俄罗斯面临多路袭击,本土安全能否守住?|凤凰聚焦

俄罗斯近日很不太平,美援武器轰炸、恐怖分子袭击在俄境内多地同时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令俄罗斯上下震惊,也引发世界关注。俄罗斯还能保护本土安全吗?俄罗斯内部将受何影响?俄乌冲突形势是否将发生重大变化?

Part.1

23日午间,民众在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市的海滩上沐浴阳光。忽然间,导弹碎片从天而降,四处散落。

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乌克兰向塞瓦斯托波尔市发射了5枚装有集束弹药的美制陆军战术导弹,其中4枚在空中被俄方防空系统摧毁,另外1枚被击中后偏离了既定航线在空中爆炸,溅落的导弹碎片造成至少4人死亡,其中包括2名儿童,另有150多人受伤。

据现场目击者称,当时并没有响起空袭警报,以至于人们没有时间躲避。

这5枚装有集束弹药的陆军战术导弹本计划射向何方?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如果是说攻击军事工事或堡垒的话,一般都会用钻地弹或者是单独的高当量弹头。俄罗斯国防部公布这5枚陆军战术导弹的主要攻击目标是贝尔贝克军用机场。使用集束弹药,就是要破坏机场上停放的这些飞机,因为集束弹药爆炸,可能对于水泥混凝土的工事来说不伤皮毛,但对于价值很高的战斗机、飞机来说,就有可能使其丧失战斗力。”

当前俄军在克里米亚部署了众多防空力量,俄军第31防空师在此,主要负责半岛上空的安全,还有两个防空导弹团都配备了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包括四个营的S-400远程防空系统。除此之外,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黑海舰队第1096独立防空导弹团已经装备了新一代S-350“勇士”中程防空导弹系统。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主流的北约装备,加上主流的俄罗斯防空系统,矛和盾基本上是相当的。现在几乎没有百分之百拦截率的防空系统。”

射程达300公里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是美援乌众多重要武器之一。这意味着乌克兰可利用其直击克里米亚等俄军战线后方纵深目标。

5月,拜登有条件地同意乌克兰用美制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

此次空袭,乌克兰使用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还装载着集束弹药。

集束弹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投入使用,当时也被称为“蝴蝶弹药”,具有杀伤效率高、打击范围大等特点。

湖南师范大学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滕建群:

“杀伤性太大了,特别是对无辜百姓。而且有一些哑弹故意延时爆炸,这些炸弹落地之后分裂爆炸,比如爆炸之后的950发子弹,有一半可能是不爆的,等人员接近之后再爆。弹药主要是为了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但是往往受伤害的不是士兵,更多是普通百姓。”

Part.2

俄国防部强调,乌方的陆军战术导弹是由美军提供,所有飞行任务都是由美国根据卫星情报的数据输入,所以这次“恐怖袭击”是美国蓄意造成,责任全落在美国及从其领土施袭的乌克兰政府。

美媒报道称,平民伤亡让部分美国右翼活动人士站在了俄罗斯一边。但也有美国分析人士认为,平民死亡是俄罗斯击落空中的导弹造成的。

24日,美国五角大楼回应称,乌克兰对袭击目标的决定都是自行作出,与美方无关。

军事专家 曹卫东:

“北约一定是双标的。如果是俄罗斯打了乌克兰,那俄罗斯是不可饶恕的。但是如果是乌克兰打了俄罗斯可以理解为打偏了。可能本来是想打军舰,但没想到打到城市了;本来想打军人,但是打到老百姓了。”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按照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说法,乌方完全有权利合法地在其领土之内打击俄军目标,而不是跨境。按照美方的立场,克里米亚属于被俄临时占领的乌克兰领土,所以乌军使用美国援助的陆军战术导弹,打击克里米亚的任何目标,在美国看来都是合理合法的反击,或者说是收复领土的行动,不涉及触犯俄罗斯的主权。”

塞瓦斯托波尔是克里米亚的港口城市,被称作“黑海门户”,是俄罗斯海军基地黑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自今年4月以来,乌克兰就已经使用“ATACMS”对克里米亚的詹科伊空军基地、贝尔贝克空军基地等俄罗斯军事据点发动了攻击。

本次袭击发生后,泽连斯基的高级助手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表示,克里米亚半岛实际上是“一个大型军营”,里面有“数百个直接军事目标,而俄罗斯人正试图用自己的平民来隐藏和掩盖这些目标”。

军事专家 曹卫东:

“塞瓦斯托波尔港是重要的海军基地,周边一定会有很多仓库、弹药库,有官兵的宿舍、住宅,还有指挥系统,以及一些维修辅助的设施。”

乌克兰方面暂时未就此事件作出回应。

24日,俄罗斯外交部召见了美国驻俄大使琳恩·特雷西,表示俄罗斯“肯定会”采取报复措施。

25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与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举行电话会谈。这是两国防长15个月以来首次通话。本次通话由美方发起并强调了在俄乌战事持续的情况下,保持开放沟通渠道的重要性。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别洛乌索夫警告奥斯汀,美国继续向乌军提供武器,会导致局势有进一步升级的风险。

23日这一天,除了塞瓦斯托波尔,在俄罗斯南部,位于里海之滨的达吉斯坦共和国也发生了恐怖袭击,目前尚无任何组织声称对此次袭击负责,但达吉斯坦共和国领导人梅利科夫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有意将此次袭击与乌克兰联系起来。

Part.3

当地时间6月23日,俄南部达吉斯坦共和国首府马哈奇卡拉市以及杰尔宾特市传出枪声。达吉斯坦内务部门称,一处警察哨所遇袭,一座东正教教堂起火。根据当地居民拍摄的画面显示,在马哈奇卡拉市中心,多名袭击者手持步枪与俄罗斯警方激烈交火。

距离马哈奇卡拉以南约125公里的杰尔宾特市,武装分子冲进一座东正教教堂,射杀了一名仅携带气手枪的警卫,随后66岁的神职人员被割喉而亡。

几乎同时,该市仅有的一座犹太教教堂也遭遇袭击,武装分子纵火焚烧教堂,整条街都被火光照亮。

袭击者对于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似乎并非偶然。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这些恐怖分子肆无忌惮,甚至没有做面部遮挡,袭击的目标就是东正教教堂和犹太教教堂,而且选择的日期是东正教和基督教的‘三一节’,而且被害者也大多是在教堂参加宗教节日的人,包括神父。显然极端主义的组织带有明显的宗教和文化斗争对抗的意图。”

在达吉斯坦地区激烈的交火中,俄联邦调查委员会称5名袭击者被警察击毙,尚不清楚是否还有在逃袭击者。在被击毙的袭击者中,包括达吉斯坦共和国谢尔戈卡拉区区长奥马罗夫的两个儿子和一个侄子。奥马罗夫已被开除公职并被逮捕、接受问讯。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达吉斯坦一直是恐怖主义较为发达的地区,这次又是区长的儿子和侄子参与其中,是体系之内的人。至少说明这次袭击事件不是完全的外来的恐怖主义。”

截至24日,此次恐袭事件已造成20人死亡,其中包括17名警方人员,另有超40人受伤。达吉斯坦共和国领导人梅利科夫当天签署命令,宣布哀悼三天。

俄联邦侦查委员会已根据“恐怖主义活动”条款对此事件立案调查。

目前,尚无任何个人或组织宣称发动这次恐袭。

据俄媒报道,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表示,此次恐袭是俄罗斯的敌人从国外策划和资助的。她强调,“在无法从外部击败俄罗斯的情况下,敌人正瞄准俄罗斯多民族和多宗教的特征,设法从内部破坏俄罗斯社会”。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俄罗斯内部出现的这些不幸的事件,都会让俄罗斯联想到大国竞争、地缘政治博弈。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与西方之间无论是传统安全,还是非传统安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渠道都停摆了。”

24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作出了回应。他称,大家都看到了俄罗斯在过去发表过荒谬的责任声明。大家可能还记得,今年3月莫斯科发生恐怖袭击后,尽管美国事先就袭击事件向他们发出了警告,他们却在指责美国。因此,莫斯科政府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作出荒谬、夸张的责任声明并不罕见。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俄罗斯前副总理罗戈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不能把这个俄罗斯境内的恐怖袭击简单地归咎于西方和北约,这样不利于解决国内的非传统安全的威胁问题。”

湖南师范大学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滕建群:

“俄罗斯现在遭受恐怖袭击事件的频率越来越多,甚至俄罗斯人都觉得为什么原来曾经一度针对美国,针对欧洲国家,针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事件都不做了,而是转向了俄罗斯、叙利亚、伊朗。所以俄罗斯现在猜想,这些恐怖袭击事件跟欧美国家有一定的联系。”

Part.4

达吉斯坦共和国位于北高加索地区,东临里海,西接俄车臣共和国,南与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接壤,其首都马哈奇卡拉距离莫斯科大约2100公里。该地区以穆斯林人口为主,其余人口主要信仰基督教和犹太教,民族成分复杂。

本次遇袭的杰尔宾特市则是传统犹太人聚居之地。

湖南师范大学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滕建群:

“不管是车臣、格鲁吉亚还是阿塞拜疆,都与中东在宗教信仰方面有密切联系。达吉斯坦共和国内的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主要是逊尼派,占80%以上,可能跟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没有联系吗?”

三个月内俄罗斯境内发生两起恐怖袭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价称,这对普京的声誉构成了挑战。英国卫报称暴力事件可能表明,克里姆林宫难以维持秩序,而普京的注意力集中在俄乌冲突上。

23日,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地区,某座公寓楼的停车场被乌克兰无人机击中,一名俄罗斯人身亡;

24日时,莫斯科州弗里亚济诺市工业区一栋办公楼发生火灾,已导致8人死亡,火灾原因仍在调查中;

25日,乌方称其袭击了俄军在沃罗涅日州的一个野战弹药库,该弹药库遭袭后爆炸起火,火灾面积达3500平方米。

湖南师范大学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滕建群:

“它的国内压力可能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安全方面,要防备恐怖袭击;在国际上还要顶住欧美国家,越来越深度地卷入到俄乌冲突中帮助乌克兰,包括允许乌克兰使用它们提供的远程打击武器来攻击俄罗斯境内目标。俄罗斯可能会承受更大的代价,所以对俄罗斯,对普京政府来说,接下来的日子不会那么轻松。

当北约援乌武器使用的限制越来越少,当战火逐渐延烧到俄罗斯本土,当恐怖活动在俄罗斯日益猖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安全为名的军事袭击行动,换来的是安全,还是恰恰相反?

制片人:宋阳

编导:胡远蓉

编辑:王津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