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明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同时,会议提出九项重点任务,其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第一位。
针对这一重磅会议,观察者网连线了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老师,请他对我国2024年经济工作的收官之会进行全面解读。
【对话/观察者网 唐晓甫】
观察者网:从您的角度看,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您关注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李迅雷:我觉得最大的亮点就是把促进消费放在了工作部署的第一位。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部分都是将科技引领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新质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这次我们将促进消费放在第一位,这说明我们下一步经济目标的方向更加明确了。
观察者网:会议对2024年的工作成就总结时候谈道: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并列举了在新质生产力、改革开放、重点领域化风险等方面的情况。您对我国今年经济表现如何评价,我们能够完成任务目标吗?
李迅雷:我觉得我们能完成相关目标。今年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总体保持平稳,年初的一些目标得以顺利完成。比如在年初我们设定5%左右的增速GDP增速。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的增速是4.8%,我认为第四季度的增速应该不会低于4.8%。2024年全年实现4.8~4.9%的增速也在5%左右,实现了目标。
今年也是房地产的调整之年和防范风险之年,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化解三大风险,也即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开始,我们在防范风险方面做了良好应对。我们深度推进了化债措施。在9月26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我们又进一步提出了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化解地方“隐形债务”等等。同时,在此期间主要金融机构也没有出现系统性风险。哪怕面临外需不足的风险,我们的今年出口数据也比较好。所以总体来说,2024年指标完成情况不错。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央视新闻
观察者网:在谈到当前复杂环境的认识的时候,此次会议提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您如何理解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挑战?
李迅雷:我觉得由于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即将上任,我们面临的外部压力比2022年更大了。只不过特朗普提出不仅对我们,还对全球加收关税的措施正在让现代重商主义抬头,这对于全球化和美国自身十分不利。
针对国内问题而言,会议提出国内需求不足的说法。这一说法相比于之前又有所变化。去年提到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今年不仅提到了有效需求,还提到了总体需求不足,更加具体了。
第二,会议提到了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这也是我们面对的现实。我们企业面临内卷、企业经营压力比较大、产能过剩等问题,相比于去年改善并不明显,分化是在加剧。
第三,人民群众也面临着就业和收入增长的压力。年轻人就业问题受到全国人民关注,国民收入增长受制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下降,无法保持高速增长。仅就收入而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增长阶段,一般而言居民收入端整体增速和经济增速基本一致,所以我们需要调整预期。
最后,我觉得社会隐患,包括中央金融机构、地方债务、房地产等的金融隐患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风险也不可能去年提出防范要求,今年就会结束。这是我们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观察者网:会议提到了要尊重经济规律,这个表述之前似乎比较少见;同时还提到了5个统筹: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从这些角度来看,您认为,这是不是说明以往经济工作中存在一些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李迅雷:现在中国面临经济调整阶段,有些问题我们需要协调救急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现在客观存在的企业的经营、债务到期、现金流压力等等问题。他们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比,一个是短期压力、一个是长期目标,如何处理相关关系,需要进行通盘考虑。
我们现在经济结构经过很多年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调整压力,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经济结构。综上所述,我们在执行中央的经济政策的时候,就要通盘考虑,实现系统性思考,而不是只抓住一点把其他问题忽略了,这不利于中国的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也不利于应对潜在风险。
观察者网:此次会议提出了明年主要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明确提出“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将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放到了更加优先的位置;还要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如何理解上述语句?作为普通人应该如何调整自己未来的收入预期?
李迅雷:我觉得我们要保证经济发展保持一定速度,但是同时不要为了追求速度而放弃其他目标。毕竟稳定就业是我们现在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这时候我们就有一定的压力。
我们这些年,物价水平持续低迷,我们需要让物价有所上涨。而稳物价背后就是稳消费,只有需求量大,供需才能平衡。进一步,刺激需求增加的背后是实现居民收入增加,他们彼此相互关联。所以这次会议提出,居民收入增长要和GDP同步增长。现在我们已经有一个共识,经济是个大系统,只有里面的各个因素彼此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经济增长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观察者网:我们可以看到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2025年经济工作,并提到明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也是自2011年以来货币政策基调首次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同时在财政政策上,也是自2020年来首次将“积极”的财政政策改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而在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接提出“适时降息降准”“保持流动性宽裕”。您能否解读一下这些表述变化背后意味着多大幅度的调整?
李迅雷:我认为相关政策调整幅度会比较大,这次工作会议关于相关政策指引讲得更加明确,历次的经济工作会议很少提到降准降息。这次明确提出相关要求,我预计如果落实到细则上,财政赤字率会从3%提高到3.5~4%,这意味着明年财政赤字的规模大概在5万亿人民币左右。此外,我认为特别国债规模大概有2-3万亿,专项债规模估计为5万亿。所以我预计,广义财政赤字规模大概会有12万亿元人民币,广义财政赤字率7%到9%。
关于货币政策,我认为明年降准幅度大概会在0.5~1%之间,降息幅度大概在0.5~0.7%之间,全年预计将会有2~3次降息。
观察者网:此次会议提出: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我们很多地方消费券也发了,有的地方也发了生育激励基金,您认为未来我们“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还需要做什么?
李迅雷:经济工作会议首先提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的补贴规模,提到了提高退休工资金额,提到了提高医保补贴的标准。这可以让老百姓在养老和医疗支出方面的保障得到提高。
在促进消费方面,考虑到现在以旧换新适用范围的扩大到服务消费领域,其本身就对促进消费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稳就业本身就是一个促进消费的好手段,也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以上措施都有利于实现相关目标。
此外,会议比较强调提高财政支出的资金效益,效益关注资金的间接和直接回报率,这也就是要求相关方面把钱用好,把投资用好。这也同时意味着如果投资方面没有更好的项目,那么多余的财政支出可以更多地用于民生领域,这样对惠民生更加有利。
毕竟蛋糕就这么大,如果投资不注重效益,投资比重过高,那么民生的比例就降低了。所以我的理解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政策的重点放在了大力度地促消费上。
观察者网:化解债务仍然是地方政府的重中之重。在11月8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包括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内的官员,对总计10万亿元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政策做了解读。而这次在债券问题上提到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明年增发您预计会是多少?如何理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这句话的具体含义?中央政府会对财税体制进行怎样大规模改革?
李迅雷:我认为财税体制改革,三中全会已经有明确表述:中央财政事权原则上通过中央本级安排支出,减少委托地方代行的中央财政事权;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确需委托地方行使事权的,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安排资金。
中央财政要在统筹、优化经济结构方面能发挥作用。2023年,中央财政支出占比明显偏低,约14%,我觉得明年有望提高。明年特别国债的规模我估计是2~3万亿,其中1万亿主要用于补充国有大型银行资本金。剩余大约两万亿会由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民生、社会保障以及促进消费。
财政部 网络
这对整个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有利。我估计明年会有大约2.8万亿人民币的化债规模,这些资金主要通过政府专项债。如果专项债总规模是5万亿,就意味着还有2.2万亿专项债可以被用于收储,其中将主要用于购买保障性住房。
观察者网:对普通读者而言,大家很关心“稳住楼市股市”,今年以来中央积极出手,在稳楼市、稳股市、稳企业信心等领域已经出了大量的政策。您觉得是不是中国经济是不是已经软着陆了,到了探底回升的时候了?您对明年经济增长率如何预判?
李迅雷:我觉得为稳楼市、稳股市还是做得不错。9月26日以来,我们的股市有了一个明显的上升。虽然之后有所调整,但是相比于9月24日之前的2700多点,指数表现还是不错。今年A股市场总体呈现上涨的势头,房地产也有了止跌回升的迹象。所以我觉得随着2025年稳楼市的增量政策出台,经济增长会和我们的消费和投资同步,如果消费能增长5%,经济增长速度也应该差不多。
所以,明年政府的目标大概率也是5%左右,只要消费起来了,实现5%左右的目标难度应该不大。
观察者网:近期关于美联储将在下周进行“鹰派降息”,也即美联储或将削减点阵图中对降息的指引的预期越来越高。您是否认为潜在“鹰派降息”预期和中美利率倒挂的现状会对我们明年的财政、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李迅雷:美联储12月应该是大概率会继续降息,明年初大概率也会继续降息,但是他们可能会在明年下半年结束降息周期。只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国内继续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有一定的独立性。现在中国的实际利率处于历史高位,高于美国,所以我们不能看名义利率。我认为明年中国的降息空间比较大,国内降息降准的空间依旧存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