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举办的2023年全国千强镇发布暨镇域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南昌县向塘镇位列全省第一,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向塘镇第一次在全省镇域排行中拔得头筹。
领跑全省镇域发展,何以是向塘?霸榜能手,为什么是向塘?
向塘强,强在哪里?
□全媒体记者 高学斌
外向经济发力
货物出境“畅通无阻”
这几天,江铃集团一批专用车再次通过南昌国际陆港发往海外。
作为“全省首个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全省唯一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全省唯一的国家一级铁路物流基地”“全省唯一的江西省物流中心”和“江西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位于向塘镇的南昌国际陆港处于沪昆物流大通道和粤港澳物流大通道的连接点,铁路、国道、高速三线纵横,与南昌空港、南昌水港无缝衔接,“6小时经济圈”覆盖上海、南京、广州、深圳、厦门、杭州等16个中国经济发达城市。
1936年,向塘火车站开通运营,历时8年建设的浙赣铁路也正式完工,由此拉开了铁路入赣的序幕……经过近90年的发展,向塘镇已拥有江南最大的向西货运编组站、江西省物流中心以及全省唯一的国家一级铁路物流基地,江西南部地区有70%的货物途经向塘发往全国。
作为南昌国际陆港建设的亲历者,南昌县向塘镇党委委员李云翔细数着陆港的发展变化——开港九年来,南昌国际陆港开行外贸班列5469列,其中今年前10个月,到发外贸班列1303列,到发标箱(重箱)92126个。得益于南昌国际陆港,“江西造”产品已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出口企业1200余家。2022年外贸出口完成1.75亿美元。
“目前已经实现中欧(亚)班列每月常态化发行。以前货物运到中亚地区需要15天时间,现在通过中亚班列只需9天。”南昌向塘铁路口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缪作磊说,2022年11月5日起,从南昌国际陆港开行的所有中欧(亚)班列都采用了“铁路快通”的进出境模式,班列出境更加“畅通无阻”。
“在上级的大力支持和共同推动下,南昌国际陆港继2021年底成功荣获全省唯一‘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字号招牌后,今年又获评全省唯一‘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对于我们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加快补齐补强基础设施赢得了发展良机,同时也为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在陆港落户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向塘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向塘镇党委书记万耀华说。
物流优势凸显
交通枢纽贯通南北
菜鸟网络南昌向塘园区大门外,几十辆大型厢式货车沿马路一字排开,等待进入园区卸货。此时,作为菜鸟网络南昌向塘园区负责人的湛嫱,正为了“双十一”所带来的配送压力而忙碌。“为了今年‘双十一’,我们物流中心增加了数百人。尽管整个中心已有数千人在岗,但还是感觉人手不够。”湛嫱告诉记者。
菜鸟网络南昌向塘园区负责淘宝系企业在江西省内所有货物的流通。每年的“双十一”期间,暴增的货流都让这里的员工感觉压力巨大。
事实上,不仅仅是菜鸟,对已经入驻向塘镇的京东、传化、招商局、申通物流、本地生活等130多家物流企业来说,每年的“双十一”都是一次大考。为何如此多的物流企业选择向塘镇?
“我认为,首先是物流通道向物流枢纽转变带来的优势。”万耀华说,向塘作为物流通道,成为国家物流枢纽后,进一步奠定了全省唯一物流中心的地位,物流链与产业链的加速联通,成为众多企业抢滩登陆的重要原因。
“基于便利的交通优势,菜鸟网络南昌向塘物流中心是我们唯一设置在乡镇一级的物流项目。”湛嫱说,面对每年都在增长的货量,他们还在周边布局相关的物流项目。
物流畅则贸易通,贸易通则产业兴。
“我们公司在国内外建有13个工厂,设在向塘镇的工厂既是中心工厂,也是公司唯一的旗舰工厂。”台资企业屏荣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荣浩告诉记者,借助向塘镇的物流优势,南昌工厂的产品正全面辐射长三角和珠三角,今年更是直达港澳。
产城高度融合
发展动能强劲有力
作为全市内陆开放的重要高地,向塘一直以来都以“实干勇争先 矢志当示范”为要求,坚持“千亿陆港、百强乡镇”的目标,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引智能之产、建智慧之城、育智创之才。
“近两年来,我们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梯度转移,吸引一批优质项目入驻陆港,签约了10余个重大重点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60亿元。”向塘镇商务局负责人刘峰说,目前向塘已有8家世界500强企业和15家上市公司落户,商贸物流发展迅速,目前建有标准仓超过150万平方米,是南昌市商贸物流最为集聚的片区。据了解,向塘镇还将继续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致力完善以现代智慧物流为主、推动高端服务和先进制造同步发展的全链条产业格局。
坐落在向塘镇的京东物流亚洲一号南昌智能产业园分拣中心里,多条一字排开的分拣线上快递包裹正在飞速向前。作为陆港园区的标杆企业,京东引入了“地狼仓”和智能化矩阵分拣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峰值全天可分拣150多万件快递包裹。当前,南昌国际陆港正在推广“5G+智慧工厂”“智能仓库”等新模式,推动园区产业“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与此同时,向塘镇正在加快实施“老城复兴、新城崛起”计划,老旧小区改造一期已全面竣工,投资近2亿元的老旧小区改造二期正在加速推进,完成新城区105国道、河滨路、物流大道、工业大道、星城大道等16条路网改造,“天网+地网”城市智慧建管模式日臻成熟。
据了解,向塘辖区内不仅有1550多家企业,还入驻了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科技职业学院等5所高校,在校学生5万余人。向塘镇通过“政校企”平台共建、信息互通,推动辖区各高校在园区企业开设教学实践基地,企业也在学校开设了定制定向专业,一大批物流管理、机械维修等专业性人才定向流入陆港企业。
“我们在2021年4月与当地政府和京东集团签订了协议,通过政校企三方面合作,以打造定向定制专业班等方式,让学生在校门口实现培训、就业一条龙,致力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和满足南昌国际陆港新城、京东物流集团及物流行业建设和发展的优秀毕业生。”江西工商学院常务副校长李盛艳说。据了解,南昌国际陆港园区内广宥鞋业、海螺水泥、京东物流、菜鸟网络等大型企业均设置了现场教学点,近几年来,留在向塘就业的大专以上学历专业性人才超过1200人。
江西广宥鞋业有限公司是运动鞋制造商耐克公司在亚洲的生产基地之一,是向塘镇最大的用工企业之一,员工2400人,月产耐克运动鞋65万双。“我们企业开门就能引进急需的各类技术人才。”江西广宥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宗鹏程告诉记者。
“美丽向塘”建设
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
随着向塘镇的快速发展,各类民生设施也同步实现高质量提升。2023年南昌国际陆港在建重大重点项目46个,总投资352.69亿元,其中民生项目9个,总投资近20亿元。
陆港医院项目是向塘今年重点推进的民生项目,总投资1.18亿元,按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设置病床位300张。“目前该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预计明年竣工投入使用,可以同时满足向塘、冈上等几个陆港片区乡镇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另外,很多年轻人非常关注的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陆港亚洲湾项目也将在年底全面竣工运营,不出向塘即可享受都市购物体验,这也是我们把人才留在向塘的关键项目。”向塘镇经发局局长凌德义说。
在南昌国际陆港建设过程中,向塘镇也在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围墙、硬化扩充路面、安装消防栓、“荒地”改建成停车场、翻新综合农贸市场、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打造干净整洁、有序亮丽、环境优美的“美丽向塘”。“以前到下雨天,菜场里就到处积水,地面也黑黑的,我们要穿雨鞋才敢到市场来。现在环境漂亮多了,地面干净不会滑脚,我们来买东西也更开心。”向塘镇正街社区居民李荣海说。
为打造和谐幸福的美丽家园,向塘镇从树立新风尚、繁荣新文化、创造新市容三个重点发力,围绕抓好新时代家风家教建设、培育良好社风、传承传统文化、创建文明村镇等各项工作,丰富建设理念和方式方法,促进民风、家风、社风建设与文明实践有机结合。打造了全国文明村剑霞村,全镇范围内涌现出中国红十字总会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龚志榜、全国最美家庭万秀玉家庭等一批先进典型,全镇讲文明、尊道德、学模范的良好风气愈发浓厚。记者了解到,换届以来,向塘镇相继获得“全市科技创新型乡镇”“全市平安南昌示范建设乡镇”“全省生态园林城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一座创新开放、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正在崛起。
来源:南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