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裁员50%传闻的背后:消费机业务疲软 海外市场面临考验

作者:寒露

4月8日,有自媒体爆料称,大疆目前正在进行至少50%的裁员清扫计划,以在家办公为由,禁止员工进入办公区域,且这些员工将在不久后会被开除。

对于此消息的真伪,GPLP犀牛财经向大疆发去了求证函,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复。

但4月9日上午,大疆公关总监谢阗地疑似发布微博回应称,该公司正处于项目冲刺期,无暇理会虚假传言。

无论此事是否是空穴来风,传言中过高的裁员比例还是让大疆站在了风口浪尖。而摆在大疆面前的最大问题,则是占据着无人机市场超8成份额的大疆,正在一步步走下神坛,2020年的日子恐不会好过。

01、大疆的消费机业务到了天花板

2016年,大疆创始人汪滔在接受采访时称,无人机市场即将接近饱和,大疆的收入达到200亿元也就到顶了,在2019年开始基本上见顶,停滞不前。

汪滔对于大疆的未来认识很清楚,由于大疆对于产品的理念一直都是“会飞的相机”,而这部分市场极度容易饱和,几年内可能就会触到天花板。

为了把市场做大,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在消费级无人机方面,大疆推出了精灵系列和悟系列。

但是大疆在消费机方面的竞争优势正在削弱,其他无人机厂商有着和大疆差不多的参数,价格却比大疆低近一半。

大疆也在行业应用无人机层面寻找新的突破,于2015年成立了专门的农业事业部,推出了MG系列农业无人机。但是,农业市场的经营状况不佳,销售额只占整个大疆营业额约1%,几年内累计亏损近10亿。

2020年3月9日,大疆举办了一场线上发布会,发布了RoboMaster EP教育拓展套装,大疆介绍称,其配套的教具、课程、教材将为专业教育机构与教师提供完整的机器人教育服务。

这实际上是在向中小学教育领域进发,但是如何让家长和学校买单将是最大的困扰。尤其是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难以预计学生们有多少兴趣或自主权参与到RoboMaster EP教育中,而学校愿意投入多大的预算和师资力量去开设培训课程同样未知。

可以看到的是,大疆没有停下在多元化经营方面探索的脚步。

02、海外市场面临严峻考验

2019年5月,大疆透漏其海外市场和中国市场占比是8:2,其中北美市场占比40%,也就是说,海外是大疆的主要市场。

逐渐升级的贸易摩擦,给许多行业都带来了影响,大疆自然很难独善其身。

2019年8月,美国陆军发布禁令:一律停用所有大疆创新(DJI)生产的无人机及相关产品,理由是大疆的产品存在“网络安全漏洞”。随后澳大利亚也于8月21日下令停用大疆无人机。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0年初爆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对大疆的影响范围更广、程度更深。

资料显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约为33%,在全球经济近乎停摆的情况下,外贸往来减少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实打实的。

大疆世界各地的工厂也受到了影响,再加上国际物流运输成本价格成倍上涨,海外的户外娱乐项目主动或被动地暂停,失业率飙升,消费者手中可支配资金减少,对大疆这类非必要消费品的需求也会随之缩减,在海外市场其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

因此,为了保证现金流的安全,确保企业能够长期且健康的发展,缩减规模也许是摆在大疆面前的选择之一。

2018年底,美团CEO王兴预测2019年时曾说过一句话:2019年是过去10年里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

现在“未来十年”中的第一年刚过去三个月,虽然难以判断王兴是否一语成谶,但短期来看,最起码对大疆来说寒冬依然在,距离春暖花开尚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