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们,拍内衣广告为什么要穿衣服

虽然前段时间Ubras在推广宣传时因有侮辱女性之嫌被“骂”上了热搜,但其主打的无尺码舒适内衣广受女性喜爱,俨然已是现在最热门的新兴内衣品牌之一。

不过壹读君看了近年来各大内衣品牌的广告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现在女明星的内衣代言都这么保守了吗?

知道的人理解这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路线,但不明真相的路人一定会怀疑自己看了个假的内衣广告。

欧阳娜娜更像是在给外搭的黑色条纹西装代言;

气质女神万茜同样让宽大的外套遮住了大半身体,隐约露出的蕾丝内衣沦为了点缀。

就连一直走性感路线的维密,在其去年的主题广告中都偏向了保守。

周冬雨让人以为维密本季主打的是毛衣新品;

杨幂这一身造型甚至没有她在杂志封面和红毯走秀上open,除了能看清英文字母的肩带,和内衣基本没有关系。

也许维密是为了表达独特的女性美学,但这组广告图配上“性感如此”的文字不免让人有被欺骗之感。

相比起来,同为该品牌代言人的模特何穗更加大胆一些,但也搭配了印花下装和黑色纱衣。

CK算是现在比较坚持自我风格的内衣品牌了,无论是刘雨昕还是林允,至少都把内衣完整地展现出来了。

但再看看十年二十年前女明星们拍的内衣广告,姐姐们自信地在镜头下展示自己的身材,感觉这些才是我们印象中内衣广告的样子。

比如从不在乎外界评价的宁静姐,

比如国民女神志玲姐姐,

再比如知性优雅的李小冉。

这些曾经的内衣广告的确更偏向于找拥有丰满上围的女明星来拍摄,但她们吸引人的不是暴露,而是气度。

所以,女性内衣广告到底怎么了?

女性内衣广告,最容易“翻车”的领域之一

李诞因为带货Ubras时言论不当被猛烈抨击而被迫和品牌方一起道歉,但他并不是第一个踩雷的人。

之前CK启用了一位集LGBTQ、黑人、女性、大码标签于一身的特殊模特,在全球就掀起了激烈的审美争议:

这是一种独特而自信的美,还是病态的肥胖?

在像女性内衣这样比较“敏感”的涉及性别的领域,无论是品牌还是代言人都会被以更严苛的眼光来看待。不说李诞作为男性为女性内衣带货是否合适,即使是女明星,成为代言人后也常常如履薄冰。

内衣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和“性”扯上了关系。如何做到尺度和风格的平衡统一是每个内衣品牌都会遇见的广告难题。

对于品牌来说,也许选择相对保守的风格虽然会被吐槽没有亮点,但总好过想要创新反而弄巧成拙造成口碑崩塌。

而对于作为代言人的女明星们来说,太暴露的内衣广告会因为“色情”被举报禁播,连自身形象都会受到牵连,同时就算愿意展示身材也很容易被评头论足。因此情愿保守一点,至少不会招来无端的指责。

从取悦异性到尊重自我

内衣广告的变化背后,其实是女性对内衣的态度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多元价值观的融合,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开始勇敢地接纳自我的“不完美”,不再一味追求聚拢塑形,而是在选择穿着时把身体的自由舒适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不穿内衣的风潮也早已悄然席卷全球。

2011年7月9日,一位美国独立女性在网站上发起“No Bra Day”活动。近十年来,这一活动得到了全世界数千万女性的响应。

很多女生下班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脱内衣。脱下内衣的那一刻感觉灵魂都被救赎了。

更何况,很多衣服真的是不穿内衣更好看,特别是夏天的紧身衣裙。

此外,以名人明星为代表的一些女性,已经将“No Bra”进行到日常生活了。她们不穿内衣真空出门,即使凸点也无所畏惧。

毕竟比起别人的评价和看法,还是自我解放最重要。

对是否穿内衣拥有选择的自由、不会因为不穿遭受谩骂或者非议,是女性地位和权利得到承认和尊重的重要表现。

同样的,无论胸大还是胸小,都不应该感到自卑,每个女性都值得被赞美。

品牌们迎合这些理念和需求,纷纷转向简约路线,在设计时去掉繁复的花纹装饰,更注重产品的无穿着感;在宣传时也希望显示出“高级感”,传达平等自由的性别观念,更多地展现与传统审美不同的独特个性美。

于是丰满、性感这些关键词消失了,代言人的选择也更加广泛,拍广告时不再刻意展现挺拔的胸部。

内衣会消亡吗?

不想穿内衣,穿着也要追求无感,那么发展下去,内衣会消亡吗?

现代的女性内衣是上世纪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在此之前,女性内衣也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才演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据考证,最早的女性内衣雏形产生于古罗马时期。罗马帝国的贵族男性不喜欢大胸,因此女性们开始用亚麻布裹住胸部。

到了16世纪,欧洲社会出现了外穿的紧身衣,由鲸须、金属、牛皮制成,可以把腰围控制在38-43厘米之间,展现出完美的“S”型曲线。

但美丽的代价是巨大的。强行将身体勒紧至极限的做法导致大量女性骨折、流产、内脏移位,甚至窒息而死。

直到20世纪初,再也无法忍受束缚的女性们开始了改革内衣的尝试。

1914年,纽约社交名媛Mary Phelps Jacobs 用两条手帕加粉红丝带自制了内衣。摆脱骨撑、露出腰腹的“无背式文胸”从此诞生,成为现代女性胸衣的鼻祖。

一战时,大量男性劳动力被送上战场,同时制作胸衣的钢材吃紧。女性开始接手男人们的工作,紧身胸衣因行动不便开始没落,只剩下胸部部分。

到了20世纪20年代,女孩们开始追求自由解放,胸衣变成了由柔软丝绸制成的“小背心”,而这是为了让胸部显小而出现的,平胸成为西方摩登女郎的风格。

30年代,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出现了“鱼雷”式内衣,这种把胸部变成圆锥形的内衣能更好的保护在工厂做工的女性。同时以A、B、C、D等字母来确定罩杯的方法出现,方便女性选购适合自己的内衣。

1950年以玛丽莲·梦露为代表掀起了“毛衣女郎”的潮流,在柔软的毛衣下穿“子弹内衣”。二战时期出现的子弹内衣再次翻红。

60年代,托高内衣和无带式内衣被发明。1967《毕业生》电影中,Mrs. Robinson的胸罩已经和现在没什么区别了。

1977年,第一件运动内衣Jogbra诞生。80年代开始,内衣设计开始探索和各种面料结合的大胆、暴露的风格。90年代,高科技面料的运用使内衣既紧贴体型,又毫无束缚,舒展自如。

在百年发展史中,女性内衣的时尚风格走过了一个轮回,内衣广告也随着内衣审美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风格。

如果随着内衣极简的风潮继续扩散,有朝一日大部分女性都不穿或者只在特定时候穿内衣了,那么内衣这个“枷锁”会逐渐被抛弃吗?

到那时,内衣广告又将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