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中的刘立忠。受访者供图
“我跟陶瓷打了60年交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非常满足、非常快乐。”12月9日,由邯郸市委宣传部、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指导,峰峰矿区人民政府主办的“记艺——从泥土到语言”刘立忠从艺60年磁州窑艺术展在邯郸市博物馆开展。当天,年近八十的刘立忠精神矍铄,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和磁州窑艺术爱好者,他表示想用更好的作品表达自己对磁州窑60年的挚爱与痴迷。
刘立忠,国家级非遗项目磁州窑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他1944年出生于邯郸,2000年起担任磁州窑(盐店)遗址博物馆馆长,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刘立忠从艺60年来,创作了无数磁州窑作品,本次展览从中遴选出100件精品进行展出,其中含80件瓷器、20幅画作。瓷器展品含多个品类,如白地黑花、黑釉剔刻花、白釉剔刻花、红绿彩、天目釉与现代陶艺系列精品,以刘立忠学习磁州窑、再现磁州窑风格的再制品来全面呈现。而精选的20幅代表画作,则以传统国画风格为主,笔力稚拙清雅,画面清新活泼。
白地黑花梅瓶,黑刻梅瓶、玉壶春瓶,白刻梅瓶……化境黑白,磁州窑的美跃然而出。刘立忠代表作品白地黑花《繁华盛世》大圆瓶,采用磁州窑传统的白地黑花技法和托坯技艺制作,画面洒脱自然、意境深远,器形稳重大气、线条优美,体现了刘立忠高超的绘画水平和对器形的准确把握。同时,其大写意的画风,简约大气的用笔,勾勒出的牡丹活灵活现,引来众多磁州窑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刘立忠熟练掌握了传统画黑花的工艺技法,既类似于中国画的写意,又区别于国画的运笔和用色,局部辅以简洁的刻线,可谓独具一格的描绘方法,不仅加强了表现力,而且别有韵味,可以说这是磁州窑画黑花装饰独特的形式语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陶瓷设计家杨永善如此评价刘立忠的技艺和磁州窑的独有特色。
红绿彩梅瓶、红绿彩《执莲童子》瓷塑、红绿彩《蹴鞠图》盘……刘立忠大师的红绿彩技法作品,画红点绿、色彩艳丽,为人们展示了磁州窑的另一个彩色世界,具有浓郁的东方民族民间文化特征。红绿彩技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釉上彩绘技法,也是磁州窑对世界陶瓷工艺技术的巨大贡献,对宋以后釉上彩陶瓷器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磁州窑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刘立忠《问天》等系列作品,别开生面,想象力丰富,其造型打破中国瓷器原有传统器形,其横卧如鱼,竖立则似神舟飞船的外轮廓。“我希望能从造型上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国家富强的精神张力,运用线条等形式感创作出自己想象中的新形体。”这是刘立忠的大胆创新之处,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他创作了《黑绘花鱼》《花釉瓷塑吉庆有余瓶》等系列作品,后来又不断推出新品。这个创新系列,为磁州窑留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也引发社会各界热切关注。
“磁州窑是邯郸的骄傲、河北的骄傲,历千年而不衰,这离不开一代代‘磁州窑工匠’的辛勤耕耘与守正创新。”喜爱磁州窑的艺术家们纷纷表示,刘立忠无疑是其中的一位大工匠和燃灯者,他在喧嚣的现实生活中,捡拾历史的碎片,寻觅消失的技艺,通过稚拙朴实的一笔一画,通过精心烧造的一瓶一罐,为世人点亮千年磁州窑的艺术之光。
“我已经养成一个习惯,每天都会坚持做一件事来磨砺自己:收集一片古瓷片,整理一张图,或画一件瓷器,三者必择其一。我收集了万余片磁州窑历代瓷片标本,经过整理后又变成一本本的图片册、画稿以及万余件制作并装饰的瓷器,人的一生也就三万六千天,这样的收获也觉得问心无愧了。”60年与磁州窑相伴,对刘立忠而言无怨无悔。
“磁州窑既是邯郸的,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刘立忠说,他的作品曾在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机构和海内外收藏家所收藏。60年呕心沥血,他从磁州窑的守望者、传承者逐步迈向创新者、弘扬者。
择一事,终一生。刘立忠用人生的一甲子,守护磁州窑的炉火,生生不息。近年来,磁州窑(盐店)遗址博物馆每年都会接纳不同院校的学生、教师前来进行专业实习和进修创作,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磁州窑。刘立忠表示,以后还要不断打磨提升磁州窑烧制工艺,用心把当代磁州窑艺术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更好地传承磁州窑文化与技艺,并让古老的磁州窑焕发“年轻态”,穿越历史,走向未来,走向世界。(河北日报记者 刘萍 史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