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智能化创新突破:东规院项目荣获2024年创新东莞科技进步奖!

近日,由我院信息应用创新中心团队主导研发的《城乡规划设计与审查辅助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经过严格评审与层层筛选,荣获2024年创新东莞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点击查看获奖信息原文)。这一殊荣,不仅是对项目团队技术创新能力的充分肯定,同时体现了我院在促进城乡规划智能化、高效化、精细化方面所做出的积极探索与重要成效。

项目介绍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其运行受到无数因素的影响。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又使得城市数据量急剧增长,如何有效处理和分析这些海量数据,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城市规划者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中国城镇化正处在关键转折期,城市治理越来越复杂,需要更精准的规划治理。

面对这些需求,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探索以规划专业技术与信息化新技术的深度链接为内核,赋能城乡规划设计与自然资源规划管理提质增效的新路径,以实现更科学、更精细化的规划,因此《城乡规划设计与审查辅助系统》应运而生。

《城乡规划设计与审查辅助系统》(下称“系统”)是一个集成了FME、PostgreSQL、Redis、thrift、WebGL、Spark、GDAL/OGR等技术的软件平台。它利用FME的“链接者”特性,结合Python、R语言等数据科学工具,以及PostGIS、ArcGIS等空间分析工具,还有Deck.gl、Echarts.js等可视化工具,实现了城市科学“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建模-数据呈现”的全过程,为城乡规划和设计提供全面技术支持。

●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技术逻辑:

规划设计为管理提供依据,管理保障规划设计的实施与调整优化,二者的技术场景复杂多元又紧密关联。

●系统架构设计:

基于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技术逻辑和多元业务需求,以辅助规划设计与管理应用为导向,整合自然资源与城市规划业务,构建“一站式、一体化”的多场景应用系统架构

●系统建设思路:

①系统从“规划编制”“质检审查”两大维度为规划设计与自然资源规划管理服务,目前已累积完成44个模型构建和工具开发

②通过一体化系统平台建设,统筹城市规划设计与自然资源规划管理多元化场景的应用模块。

① 根据用户上传的研究范围建筑方案,塔楼屋顶贴图和新村屋顶贴图数据(可选),自动生成LOD2级别城市三维模型

②根据用户输入的研究范围的CAD 用地分类,自动生成用地汇总表及GIS数据库

③通过上传研究范围、输入出行方式、计算的最大秒数和间隔秒数,即可生成对应出行方式下的交通等时圈图

④通过上传研究范围、设施点和待覆盖地块矢量数据,选择出行时间和出行方式,利用百度出行算法,通过交互式调整出行时间与出行方式,自动生成交通等时圈与覆盖率评价结果

⑤通过上传审查项目范围红线,即可批量生成项目审查PPT汇报文件

⑥通过上传车辆运行视频文件,即可自动统计来往车辆数

⑦通过上传CAD范围线,基于百度慧眼人口数据、实有人口数据,即可统计出范围线内百度慧眼、实有人口数量,并形成人口热力图

⑧通过上传“应纳入图斑”和“应剔除图斑”数据库文件,输入纯度和最小图斑面积信息,即可生成设定条件的图斑范围

●基于本次系统研发项目,已成功申请2项发明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并发表1篇科技核心论文

●自2020年1月启用至今,系统各项应用功能已累计使用9.5万次,同时采用WebApp模式,在不申请数据、不泄露数据前提下,实现局外部门应用共享,获得部门及有关单位的高度认可。

团队介绍

专注于数字化创新赋能自然资源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为复杂城市问题提供数据科技综合解决方案。未来将持续发挥优势,综合运用计算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东莞城市自然资源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城市精细化治理贡献技术力量。

凤凰网广东发自东莞

来源:东莞规划院

编辑:袁方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