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记者 王婉)曾经,六盘水是一座被烙上“煤都”印记的老工业基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赋予了这片热土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来自上天的特殊眷顾,让其坐拥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
如今,“凉都”成为了六盘水城市转型的金字招牌。一个“凉”字,让这座城市令人无限神往。“春踩水城春绿、夏来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在雪上飞舞”,每个季节,都能在六盘水寻找到旅游的乐趣;每个季节,都能在六盘水寻找到旅游的方向。
9月21日,第十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六盘水举行。六盘水从“煤都”到“凉都”的转型以更加丰富的形象走入大众视野,有着优越环境、优良生态、文化内涵的“多彩凉都”展示在世人面前。贵州也通过旅发大会模式,实现了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打造旅游强省、助力脱贫攻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旅游产业赶超跨越的新路。
奋起直追,旅游业持续井喷式增长
六盘水,因煤而生,因煤而兴,却也因煤而困。曾经,“一业独大”,形成了过度依赖煤炭的畸形产业结构,许多产业都从煤炭延伸而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六盘水面临着摆脱资源路径依赖,谋求转型发展的双重任务。与很多煤城打造工业旅游、发展旅游产业不同,六盘水的旅游发展另辟蹊径,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19度的夏天,全面突出山地地形、避暑气候、丰富物候、厚重文化及产业基础等优势条件,打造中国凉都旅游文化品牌。旅游业从无到有、有中变优,成为贵州旅游业的一匹“黑马”。
乌蒙大草原(夏俊杰/摄)
这些年,围绕休闲、运动、康养、度假等主题,六盘水打造了牂牁江、妥乐银杏、娘娘山、野玉海、月照养生谷等景区景点,打造了北纬26度以南、世界上纬度最低的4个天然滑雪场,打造了温泉、索道、山地运动、低空飞行、水上娱乐等新业态新产品。六盘水现已建成A级以上景区27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10个,省级旅游度假区8个,旅游持续“井喷”增长。
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姚咏/摄)
数据最为真实客观: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3000.8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0.49亿元;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4231.5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1.06亿元;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5285.1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00.51亿元……通过旅游业的带动,六盘水市已经有9.8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
放眼贵州,与2006年相比,贵州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2.9倍、30.8倍,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特别是近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持续保持30%以上增速,进入中国旅游第一方阵。
精耕细作,旅游品牌影响力明显扩大
2004年,第一届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举行。一座写了半辈子煤炭“文章”的城市将目光转移到了气候上,“凉”字成就了城市的转型。现在,历时十六载、连续十七届举办的消夏文化节,已成为六盘水的“当家品牌”:从文艺展演、成果展览,办成了“文化的盛会、交流的平台”;从政府组织、群众看戏,办成了“开放的平台、百姓的舞台”。
六盘水梅花山(景区供图)
2013年开始,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作为全国夏季马拉松特色赛事成功举办。此后,一年一个台阶,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先后荣获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国际田联的铜标赛事。连续7年的举办,让其在跑友中拥有了极高的人气,成为了六盘水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不仅展示了凉都的城市形象,更带动了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凝聚了市民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多年来,六盘水坚持发扬发展“凉”文化,“凉”,成为深入城市骨髓、带有城市味道的“特产”。
六盘水大河堡(王婉/摄)
此后,盘州获批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并成功承办第一期国家全域旅游培训班;岩博村、百车河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舍烹村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野玉海入选“贵州十大新地标”;“三线”建设博物馆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个个品牌让六盘水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凉都这张名片越来越“亮”。
放眼贵州,“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深入人心,包括中国凉都在内,爽爽贵阳、醉美遵义、瀑乡安顺、花海毕节、梵净铜仁、风情黔东南、天眼黔南、水墨金州黔西南竞相绽放,贵州旅游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美名远播。
转型发展,旅游产品极大丰富
盛夏8月,走进位于六盘水四钟山区的月照养生谷,一场激烈的“岩壁芭蕾”正在景区神雕峰内生动上演。作为今年贵州省首个最高规格的攀岩赛事——2020中国凉都·六盘水神雕峰攀岩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名选手同场竞技。
六盘水夏季马拉松(胡吉斌摄)
以建设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六盘水加快推进避暑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结合建设,相继建成梅花山旅游景区、牂牁江湖滨旅游度假区、野玉海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乌蒙大草原旅游景区等10余个重点旅游景区。此外,还建成梅花山滑雪、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滑雪场等4个中国纬度最低的滑雪场,培育了冬季滑雪、温泉度假、户外运动、农旅文融合发展等旅游新业态。
六盘水冬季旅游(夏俊杰/摄)
六盘水旅游产业的创新融合,不仅仅体现在体、旅的“联姻”——
推行“旅游+文化”,连续2年举办万人广场舞大赛,开展非遗扶贫,推动农民画、蜡画等非遗工坊进景区;打造“凉都锦绣坊”103个,带动6000余名妇女就业,人均月收入达2000元;
推行“旅游+商业”,举办农特产品展销会,以节促旅,以旅促销,仅茶产业就带动全市25.57万人增收,猕猴桃产业共覆盖农户4.05万户14.86万人,刺梨产业带动农户13.7万人脱贫;
推行“旅游+工业”,积极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打造铝产业及铝制品箱包系列产品,带动周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671三线文化园、岩脚面条产业旅游链条等成为工旅融合典范。
从千人一面到独树一帜,全域旅游之花在六盘水的大地上竞相开放……
放眼贵州,近年来,贵州旅游产品多样化、精品化、个性化发展,独特的山水风光、自然风貌、凉爽气候等生态旅游产品享誉全球,民族风情、人文历史、红色文化等文化旅游产品名扬天下。“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健康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探险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持续建设,旅游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过去,受限于交通不便,六盘水的旅游资源多隐匿在贵州群山之中。而在后发赶超的征途中,六盘水在全省第二个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县通高铁,并且开通了到北京、上海和全国重要“火炉”城市的航班,主要景区景点与骨干交通网络也基本实现了快速连接,旅游通达性和便捷性大幅提升,距离已经不是问题。
北盘江大桥(资料图)
今年,随着安六高铁的开通,六盘水更是开启了“县县通高铁”的新时代,“快进慢游”旅游格局基本形成。六盘水成为旅游开放桥头堡的势头,已经日渐明显。
同时,六盘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城区建设面积已经超过80平方公里,城市道路达到430公里,城市绿化率33.77%,凉都体育中心、凉都大剧院、美术馆、规划展览馆等相继建成,六枝特区郎岱镇、水城县玉舍镇先后入选中国特色小镇,城镇化率50.63%。
乌蒙故艾蒙酒店(夏俊杰/摄)
在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过程中,六盘水全面掀起“改厕、改圈、改厨”和“房屋靓化、庭院硬化、环境美化”的“三改三化”攻坚热潮,努力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将农村打造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据了解,目前六盘水现有美丽乡村省级示范点21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51个,9个村落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旅游产品体系日臻完善。
放眼贵州,近年来,贵州境内道路、通信、集散中心、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品牌酒店、旅行社、旅游运输车队等上下游企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乡村旅游管理服务三个省级标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
引领带动,旅游扶贫成效显著增强
近段时间以来,天不亮,在水城县海坪风情街经营炸乌洋芋、拌凉粉,以及售卖各种饮料的梅毕长就开始一天的忙碌,她将从老家收购而来的土特产——乌洋芋清洗、刮皮、切块……为前来海坪旅游的客人精心准备着美味。
海坪千户彝寨(姚咏/摄)
50岁的梅毕长,是一名从杨梅乡台沙村搬到海坪千户彝寨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迁之前,因其丈夫腿残疾,全家人的开支只能靠她外出务工维持,生活困难。
2017年搬到海坪后,当地政府不仅为梅毕长安排了保洁员岗位,还将位于风情街的一间30多平方米的临街门面,以每平方米每月20元的价格出租给她丈夫管理经营,以卖台沙村乌洋芋为主。
随着当地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前来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梅毕长的店面生意也越来越好,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过越甜。
在六盘水,像梅毕长一样,依托旅游产业发展吃上“旅游饭”的老百姓还有很多。
六盘水妥乐古银杏村(夏俊杰/摄)
曾经的“煤都”早已换为游客嘴边熟悉的“凉都”,“世界这么热,我要去凉都”的口号风靡全国!
六盘水旅游业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的攀升,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正在丰富滋养这一方水土的人民,端“旅游碗”、吃“生态饭”,生态之美引领出发展之变,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充溢在六盘水山间水畔。
放眼贵州,近年来,贵州实施旅游扶贫九大工程,建成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村寨、农家乐经营户等2400余家,带动112万贫困人口受益增收。旅游业作为富民产业,已成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劲支撑。
作者:王婉
编辑:王晓
编审:王雪峰
审签:易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