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兰州工业曾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辉煌而时尚……
工业遗存讲述另一个兰州
要说今年兰州城最火爆的新晋网红打卡点有哪些,佛慈1929文创广场一定榜上有名。这里曾是诞生于1929年的兰州佛慈制药厂旧址,经历了时代变迁和历史沿革,见证了甘肃省中药事业的崛起与发展。如今,这个历经沧桑的老厂房焕然一新,成为充满创意与时尚的文创广场。
作为“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的兰州,工业文化和工业遗存家底丰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兰州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国家工业基地,在“一五”“二五”期间,有着“共和国长子”之称的“兰炼”“兰化”就在这片热土上发展壮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兰州市就进行过全市范围工业遗产普查并编印了《兰州工业遗产图录》。
然而,在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中,许多老厂房失去了其原有用途。在不断的城市建设中,对于老旧存量空间合理再利用的规划布局,也成为越来越多老厂房改造重生的新机遇。
近年来,兰州市对工业遗存保护利用方兴未艾。如兰州首座工业遗址公园“中车·拾光公园”依托原兰州机车厂柴油机分厂厂区原有的轨道、桁架、烟囱及生产设备零部件,进行艺术化加工和展示;兰州交通大学内设火车主题公园,收藏展示退役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兰州油泵油嘴厂,还有前面提到的兰州佛慈制药厂都是将原厂区建筑改造更新为文化创意园区。这类既接地气、又具人气的城市工业遗存景观,让工业遗存变得有“温度”,进一步强化广大群众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
曾经气势恢宏的厂房、生生不息的高炉、如火如荼的冶炼,对于建设者而言,是一种历史回眸,记录着那个年代产业工人们艰苦创业的激情岁月;对市民而言,则是一种情感升华,这是一部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的“历史教科书”,向人们讲述着过去的辉煌与光荣,也传承弘扬着劳动创造精神。
说到这里,不知道提起老旧厂区会让你想到什么?是铁锈斑斑的金属机床、杂草丛生的废弃流水线,还是濒临坍塌的危房?其实不然……
行走在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兰州炭素厂)现代厂房林立的厂区,绿树掩映间,有几排砖砌结构的老厂房。这些拥有60年历史的老厂房,里面装备的是世界一流的炭素生产设备,有国外引进的4000吨油压机、振动成型机、亚洲最大的焙烧环式炉,国内最先进的电极加工新线包括机器人等,各条生产线在满负荷运行,老厂房里焕发了新生机。在这里,老厂房、老设备一部分继续维护利用,发挥余热;一部分保护起来,作为爱国、爱厂教育的实物,建成教育基地进行展示,对员工特别是新员工开展厂史教育,激发他们的荣誉感、自豪感。
由此可见,既要保护和利用工业遗存,也要传承工业文化。工业遗存记录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轨迹,蕴含着工人记忆、工厂文化和工业精神,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人文情怀的重要资源。
有业内专家认为,纵观城市更新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老旧工业厂区改造成商业综合体、消费体验中心、健身休闲娱乐中心等多功能、综合性新型消费载体是一种趋势。而且,在老旧厂房改造上,应倡导多元化的更新改造模式,以艺术创意、产业重塑、商业激活等形式实现老旧厂房的升级改造、破茧成蝶。
2023年3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修订出台的《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指出,鼓励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创新创业基地、影视基地、城市综合体、开放空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等,培育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创意等业态。
因此,对老旧厂区进行改造不仅可以解决生产和生活需求,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可以充分挖掘工业遗存的历史文化和时代价值,完善城市形象,满足当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不同的地域文化,保护利用有价值的工业遗存,绽放出个性光芒,塑造出独特的文化品牌,对于保留城市记忆、延续城市生命、塑造城市文化、满足城市情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肖洁
(兰州日报)
相关新闻:工业锈带 蝶变城市秀带
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车间内部
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功勋机床
方大炭素的挤压成型机
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的量块
兰州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几十年来为甘肃省乃至全国工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拥有辉煌灿烂的工业文明,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独特厚重、不可复制的工业遗存。工业遗存,作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文化遗存,合理地再利用,对于维护城市文化和保持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如何挖掘工业文化、传承工业记忆、活用工业遗存,成为当今城市更新工作的新课题。连日来,记者走进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探寻工业遗存,重温兰州工业发展历史,记录延续工业记忆的兰州实践。
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红色文化地标
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万里机电厂,始建于1956年。作为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的大型军工央企,厂区保留了诸多赓续红色血脉、见证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工业记忆”。
苏式建筑、功勋机床、文献资料……走进该公司,一个个工业遗存唤醒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以此为载体,打造出具有航空特色和万里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聚焦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面向行业、社会、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红色教育资源凝心聚力、铸魂育人的作用。持续开展“厂区开放日”活动,促进航空文化的广泛传播。
行走在厂区,一栋苏式宿舍楼引人注目。作为建厂最早的建筑,它被妥善保留下来。建设初期,先辈们白手起家,工作生活条件十分困难。首批筹建人员住在安宁堡东面一所破庙中,后迁到十里店桥附近避寒过冬。“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先辈们艰苦创业,创造辉煌,激励着后人奋进。”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建文宣部部长马俊说,现计划在这里建设“万里记忆”厂史馆,保留原有风貌特色,收集建厂以来有价值的史料、实物,回眸发展历史,传承时代精神。
随后,记者在该公司园区主干道一侧的鲜花与绿荫之间,看到了当年的功勋机床,它们退出了历史舞台,陈列于大型玻璃展柜中。“这是与第三套2元人民币上同款的车床——C616型车床,1959年由国营济南第一机床厂出厂,为公司早期轴类零件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马俊说,这些功勋机床曾为早期战机生产零部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见证了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现已成为公司宝贵的工业遗产。
走进该公司“根·魂”党建展厅,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份份珍贵的文献资料、一幅幅照片、一个个像章、一张张票证见证了党的光辉历程和企业的岁月华章。“根·魂”党建展厅开馆于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馆藏200余件珍贵的党建历史文物。馆内复原了万里首任党委书记杨爱华同志的工作场景,完整保留的珍贵文物“杨爱华笔记”,成为“工匠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代名词。
“每年7月,新人入职第一天要参观厂区,追忆峥嵘岁月,感受前辈们的家国情怀,教育启迪每一代万里人,不忘建厂初心,牢记强军使命,奋勇砥砺前行。”马俊表示,工业遗存见证了航空工业万里6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是兰州作为西北重工业基地的历史见证,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增强信心、鼓足干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今,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正通过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向一流高端制造企业迈进。在岁月的沉浮里,这些工业遗存依然焕发着光彩,与万里人含泪奔跑、咬牙奔跑、拼命奔跑的“三跑精神”相互呼应,指引着万里人向前,再向前!
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老厂房迸发新活力
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兰州炭素厂,始建于“三线”建设时期的1965年,1971年建成投产。经过改制发展,已发展成为世界前列的优质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涉核炭材料科研生产基地。是甘肃省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炭素领域产能规模最大的炭素生产联合体。
行走在厂区,绿树掩映间是一栋栋砖砌结构的老厂房。与老厂房同时建成的,还有高耸入云的烟囱,现在经过亮化,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它们建于1965年,历经60年风雨洗礼,依然服务于生产一线。
走进车间,一台台设备正在高速运转,经过压型、焙烧、石墨化、加工四大工序,一件件产品生产出来。成品库里产品码垛整齐,整装待发。铁轨延展,产品一路驶向广阔的市场。
在该公司加工厂一车间,记者看到电极加工和接头加工两条生产线正在运行中。“虽已运行30多年,设备的性能相当完好,加工精度很高,内在战斗力强,目前还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方大炭素设备部副部长田佩东说,操作人员按照操作规程去操作,很少出现故障。检修人员把设备看作自己的孩子一般精心呵护,按照程序开展检查和定期维护。
田佩东告诉记者,四大生产工序的第一期厂房、烟囱建设于上世纪60年代建厂初期,它们的建设起点高,设计标准高,通过检测,结构强度完全能满足生产需求,在正常使用中。一些上世纪70、80年代和个别60年代的设备精密度高,仍在发挥余热。
拥有60年历史的老厂房,里面装备的是世界一流的炭素生产设备,有国外引进的4000吨油压机、振动成型机、亚洲最大的焙烧环式炉,国内最先进的电极加工新线包括机器人等,现在各条生产线在满负荷运行,老厂房里焕发了新生机。
老厂房、老设备一部分继续维护利用,发挥余热;一部分保护起来,作为爱国、爱厂教育的实物,建成教育基地进行展示,对员工特别是新员工开展厂史教育,激发他们的荣誉感、自豪感。走进方大炭素的文化展厅和档案室,一幅幅图片,一帧帧视频,记载着企业不凡的发展历程。在田佩东看来,延续工业记忆,传承发扬艰苦奋斗、品质制胜的企业精神,成为推动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目前,方大炭素已发展成为世界前列的优质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拥有10余家国内子公司和多家海外全资子公司,成为跨行业、跨地区、多元化,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新能源、化工、机械、医疗等行业和高科技领域,畅销全国,并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中国阀门产业发展特定阶段的历史见证
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原兰州高压阀门厂)始创于1938年,1966年国家“三线建设”时,将1938年建厂的原沈阳高中压阀门厂搬迁部分设备和职工与原兰州有机化学厂合并改建,原名甘肃省高中压阀门厂,1982年改名为兰州高压阀门厂。2003年在省、市、区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省属国企改制重组为民营企业,是西北五省唯一一家集高温、高压、高合金、低温、大口径阀门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行业内较早的企业,其工业遗存是中国阀门产业发展特定阶段的历史见证,对整个行业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量具检修室,陈列着数十台设备,量具测力仪、万能工具显微镜、百分表检定仪、卧式测长仪……一件件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泛黄的检定证书上记载着计量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等。“这些木匣子里装的是量块,是1966年建厂时从当时的原沈阳高中压阀门厂搬运过来的,现在这些设备完好,仍在使用,每年送往甘肃省计量研究院检测。”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外联部主任王福涛说。
在生产车间,生产线正在有序进行。而在车间的样品区,展示着该公司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阀门产品,这些产品实物直观地体现了不同年代的制造工艺、设计风格、材料运用等。
“利用老设备、老照片等展示企业发展历程,增强了员工归属感和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在新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中,我们融入工业遗存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和品质感,强化品牌形象。”王福涛说,我们对早期的重要生产设备、特殊工装器具等进行防锈、防腐、防尘等处理并妥善存放。一些老的技术资料、设计图纸等可以作为研发新产品的思路启发,从过去的技术发展脉络中找到新的突破路径。为此,我们对设计图纸、工艺手册等历史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扫描和原件的特殊保管环境营造。
标准是赢取市场的关键。该公司自成立以来产品技术共获得153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9项),早期到后续不断更新迭代的专利技术反映了技术发展路径和创新历程。以第一起草人制定和修订的JB/T1308《超高压阀门系列21个标准》、GB/T35740——2017《工业阀门用镍基合金铸件技术条件》、GB/T12230《工业阀门用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JB/T11484——2013《高压加氢装置用阀门技术规范》,重点参与起草的JB/T12955——2016《氧气用阀门》和JB/T10530——2018《氧气用截止阀》等行业标准以及曾经的工艺规范等文件是其技术和行业地位的一种见证。
从一件件工业遗存中,不难梳理出企业的发展变迁和文化脉络。“我们还对公司老员工进行访谈,记录他们的工作经历、回忆等,并整理成文字或影像资料。”王福涛说,工业遗存是公司发展历程的见证,传承了从1938年以来的创业精神、匠心精神和奋斗精神等,激励着新一代员工继续努力拼搏。同时也承载着企业的品牌文化内涵,成为向外界展示公司悠久历史和品牌深度的一个窗口。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艳玲 文/图
宝贵遗产 摆脱千城一面
岚沭文创园葵艺术空间
1929文创广场放哈咖啡
岚沭文创园小广场一角
岚沭文创园创意街区
兰州,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更见证了中国工业化的辉煌历程。作为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兰州拥有丰富的工业遗存,这些遗存不仅见证了兰州工业的历史,也为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随着时代的变迁,兰州市积极探索工业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通过科技赋能和创新发展,为这些老工业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佛慈1929文创广场:在城市脉络中新生
走进兰州市城关区佛慈1929文创广场,历史的气息与现代的活力完美融合。这里曾是佛慈大药厂的原址,如今却变身为集设计工作室、艺术展示空间、创意体验中心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
佛慈文创广场的前身是创建于1929年的佛慈大药厂。彼时,面对日益衰落的中药业,爱国实业家玉慧观、郑书平等人立志改善国药之品质,举起科学提炼,改良国药的旗帜,在上海创立佛慈大药厂。1956年,在国家支援大西北建设的整体安排下,药厂从浩荡的黄浦江边迁到壮阔的黄河河畔,在兰州正式投产,企业命名为“兰州佛慈制药厂”。2018年随着佛慈“出城入园”整体搬迁至兰州新区,老厂房开始升级改造,旧貌换新颜,佛慈1929文创广场由此诞生。
“佛慈1929文创广场的建立,不仅保存了我们的历史记忆,更为年轻一代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意和才华的平台。”佛慈1929文创广场总经理周建华向记者介绍,“这里不仅是一个购物和娱乐的场所,更是一个文化交流和创意碰撞的空间。”
依托佛慈历史印记、百年佛慈发展历程,佛慈1929文创广场利用其工业遗迹,融入现代商业设计理念,旨在打造以文化创意、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为了体现老建筑、老厂房、新产业、新生命的形象,工作人员采取修旧如旧的手法,并注入现代元素。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0亩,有120个停车位,现已入驻星巴克、肯德基、必胜客、黄记煌、喆啡酒店、渣渣老火锅、Bigger健身房、聚品汇客超市、民间粮仓、放哈、湘香居、霸王茶姬、海纳教育、361、特步等80余家品牌,汇集网红打卡地、美食餐饮、亲子娱乐、时尚购物等多重元素,不仅保护和传承了自身的历史文化,而且还为兰州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广场中央,一个由旧机器改造而成的喷泉正在喷涌,周围种满了各种植物,为这个充满工业气息的地方增添了一抹生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让人们感受到工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周建华说。
兰州岚沐文体旅创意产业园:文化铸新魂
走进兰州岚沐文体旅创意产业园(简称“岚沐”),仿佛穿梭在时间的隧道中。在兰州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蓬勃活力的土地上,兰州木器厂曾是工业时代的璀璨明珠。始建于1952年的它,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南滨河中路405号,承载着无数人的奋斗与梦想,为兰州市的工业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曾经,机器的轰鸣声在厂房中回荡,一件件精美的木器从这里走向千家万户。然而,时代的发展如滚滚洪流,传统工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传统木器产品的销量逐渐下滑,企业发展陷入瓶颈;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方式的更新换代迫在眉睫,而兰州木器厂在设备和技术上的滞后难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历经多次改制、重组,后逐渐转变为以仓储为主。
2016年,兰州岚沐文体旅创意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老厂,开始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转型之旅。如今,园区总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成功吸引了283家企业入驻,其中文化及相关企业接近200家。这里已然成为了一个集文化、体育、旅游、创意、广告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日趋成熟。
“园区邀请了众多兰州市标志性的艺术家及演艺中心、文化企业入驻,如电影导演王鹏和本土音乐人张尕怂、兰州首家曲艺家协会,以及掐丝珐琅手工艺、本土知名艺术空间等,还建设了匠人公社、众创空间、创意街区、美食一条街、画家村等。”兰州岚沐文体旅创意产业园的负责人祁勇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旅游领域,园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成了城市中心自驾游服务基地等功能区域,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同时,积极与周边旅游资源联动,成为了地区旅游的重要节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在改善老工业区城市形象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新场所,增加了全区旅游收入。
在创新孵化方面,园区为入驻的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不仅有房租减免等优惠政策,还搭建了各类平台,助力企业孵化成长,解决创业者的发展困惑和融资困难。众多创业型企业在这里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在广告产业方面,园区先后建成改造了广告发布大厅、纪录片拍摄中心等,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地方文化旅游和广告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省市场监管局认定为“甘肃省广告产业园区”,实现了全省省级广告产业园区零的突破,标志着其在广告产业领域的引领地位。
此外,园区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与各部门合作先后建成1500平方米七里河区非公经济智慧党群服务中心,300平方米政协委员工作站并成立七里河区政协委员祁勇盛工作室;全省首批新兴领域区域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甘肃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实践基地,承接了众多省内外各类活动,充分发挥了其社会价值。随着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吸引了省市区各级单位及非公企业、青年创业者、团体等参观学习。
老厂房的红砖墙上,涂鸦艺术家们留下了色彩斑斓的作品;曾经的仓库变成了创意市集,每个周末都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淘宝”。无论是充满呐喊声的篮球公园,还是洋溢着文艺气息的艺术空间,如今的岚沐,成为青年创客们名副其实的“造梦空间”。
兰州文创产业园:多元生态的创新探索
位于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路的兰州文创产业园,自2009年创立以来,已经完成了一、二期的建设工程。园区的第一期工程,将原兰州恒孚油泵油嘴有限责任公司——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兰州油泵油嘴厂的旧厂房,转型为文化创意的新天地。紧接着,园区的第二期项目在2016年启动,通过对原甘光厂的老旧厂区进行精心改造和创新利用,为这片区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意。
依托老旧厂区建设的产业园区,经过十五年的精心培育与沉淀,该园区已蜕变为一个多功能的文化产业生态综合体。这里不仅汇聚了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和金融贸易等多元化要素,而且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产业生态圈。
园区以其独特的城市文化新空间,融合了共享办公、展示展览、创意交流和文化演绎等多重功能,集合了红色党建、文化推介、艺术沙龙和咨询服务等活动,引领着文化时尚的潮流,推动着文化创新和思想交流的前沿。
同时,园区还打造了一个文旅消费的目的地,集文旅景区、夜间经济、文化市集和文创消费于一体,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和消费体验。在这里,文化与旅游、消费与体验完美融合,为城市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无限魅力。
“关键在于创新和融合。”兰州文创产业园的负责人师岩告诉记者,“园区既保留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工业遗存,又融入了新世纪时尚流行的创意理念。如目前大家熟知的壹岛精酿网红打卡餐厅、太平洋A9影城、77演艺剧场等,均是在原油泵油嘴厂的加工车间、组装车间基础上改造而来。A9国际是依托原部分甘光厂老旧厂区(前办公后车间的原貌)改造而来。”
2023年初,兰州文创产业园获得省市人社部门的认定,荣膺省市两级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的称号,并在同年年末举行了隆重的“兰州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揭牌仪式。进入2024年,园区再攀新高,获批成为兰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分园。目前,该园区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联络站、技能大师流动工作服务站、技能人才用工单位联络站等多功能平台。
园区内设有50多个专业实训室,涵盖了设计、文创、非遗、无人机、美容美发、烘焙、保健按摩、康复理疗、家政服务、插花、茶艺等多个工种,为技能人才提供了全方位的实践和提升机会。并先后组织省内十余所职教类院校亮相香港国际IP授权展开国际研学,为推动甘肃技能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探索新的路子;与首批国际研学团-英国威尔士大学国际研学团互动,开启兰州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在开展国际人才交流、涉足国际研学业务、实现中英联合办学等业务模块的第一步;组织省内技能人才、非遗资源等参加“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让甘肃技能人才培养成果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获得国家人社部、甘肃省人社厅的高度认可。
工业遗存焕发新生,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色彩。兰州岚沐文体旅创意产业园、佛慈1929文创广场、兰州文创产业园等项目的成功改造和园区的建设,不仅为艺术家、设计师、创业者等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更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生活空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静 文/图
工业故事 期待用心挖掘
原油泵厂老厂区改造而来的文创街
杜擂升
雷紫翰
刘奔腾
姬广武
在历史的长河中,工业遗存如同珍珠般点缀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们见证了工业革命的辉煌,承载着技术革新的记忆。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曾经的工业明珠逐渐淡出舞台,留下的不仅是废弃的厂房和机器,还有对未来的思考。如何让这些工业遗存焕发新生,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工业遗存的历史价值、现实挑战与未来机遇又有哪些?工业遗存如何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点亮城市空间,激发创新活力,亟须采取一系列措施。
讲好兰州故事 见证工业遗存复兴
——访省政府文史馆研究员、兰州市金城文化名家 杜擂升
工业遗存体现了几代兰州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勤劳智慧。兰州工业遗存不仅承载了兰州这座城市的记忆,还承载了市民的情感记忆。兰州工业遗存独特魅力的文化价值,凝聚着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时至今日,我市工业遗存——兰州中山桥成了最为重要的城市地标,成为游客来兰游览的中心和打卡地,是“活”化工业遗存的典范。还有兰州水车、兰州水烟、兰州羊皮筏子等工业遗存作为独具特色的兰州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都是见证兰州自建城以来发展脉络的“活化石”。
“我们面临的挑战在于,对工业遗存的‘家底’尚未摸清,缺乏完善的分级、分类保护机制。特别是对于兰州工业遗存背后深藏的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我们缺少深入地挖掘和弘扬。我们需要讲述兰州的工业故事,尤其是那些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基因、见证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工业遗存。这些工业遗存,如同一部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记录着一代人的峥嵘岁月,等待着我们去唤醒、去讲述。”省政府文史馆研究员、兰州市金城文化名家杜擂升说。
杜擂升认为,对兰州的这些工业遗存,当下应该正视并加快进行有效利用,把兰州工业遗产遗存与新时代风貌结合起来,与今日的人们生活相结合,开发更多的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结合的工业旅游项目供群众现场体验。特别在兰州特色街区保护利用上,在文化和旅游与美食消费等结合上,结合历史故事和历史名人,通过开发工业文化研学实践项目,多方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工业文化教育实践活动。讲好兰州故事,让兰州的工业遗存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推动文化传承、教育普及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静
加速培育以工业遗产为底蕴的新型业态
——访兰州大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雷紫翰
经过长期的积淀,兰州拥有丰富多样的工业遗存,不仅见证了兰州当年在全国工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同时还体现着兰州的工业文化传承脉络。这些不同时代的工业遗存,通过创新转化,大多数具有开发利用潜力。
近年来,兰州市有多处工业遗存已先后被开发利用。
前身为中车兰州机车厂柴油机分厂的厂区,被改造成为兰州市首座公益性工业遗址公园——七里河中车·拾光公园。早年曾为人民大会堂制造沙发而闻名的兰州木器厂旧址,现已改造成为兰州岚沐文体旅创意产业园。地处段家滩的油泵油嘴厂在保留旧厂房等工业遗存的同时,打造成了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兰州其他各区县的工业遗存,还有待进一步发掘整理资料,陆续争取获得认定并予以保护。
对于兰州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兰州大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雷紫翰认为,急需对兰州市的工业遗存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调研。以区县为单位,组织对所辖地域近现代工业遗存进行深入细致的普查调研,为全面保护、科学传承和创新利用奠定基础。分门别类予以建档和初步评级,进一步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工业文化遗产认定。在全面普查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宽口径地依次确定区县工业遗产和市级工业遗产;然后根据其重要性和物项丰富程度,提前做好扎实的甄别论证,以便于及时推荐申报省级和国家级工业遗产,或争取进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此外,雷紫翰建议,在全面保护和科学传承的同时,设法引进各方投入,大力扶持对工业遗存的创新利用。依托工业遗产建设工业题材的博物馆、旅游景点、文化园区的同时,更应该分类进行系列开发,形成全新的工业遗产转化利用产业体系、专题研学基地和相应的海内外交流平台,进一步丰富兰州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加速培育以工业遗产为底蕴的新型业态,切实为强省会行动而助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艳玲
让工业遗存在城市更新中重新焕发生命力
——访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刘奔腾
兰州不仅是丝路上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工业重镇。尽管兰州地处内陆,但工业发展历史悠久。1872年,左宗棠在畅家巷成立了兰州制造局,这可以看作是兰州近现代工业的一个开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布局下,兰州经过“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迅速成为西北地区的工业明珠。
“得益于兰州辉煌的工业历史,今天的兰州工业遗产体现出种类多、价值高的特点。”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刘奔腾院长介绍,在《兰州市工业遗产名录》中,工业遗产类型涵盖了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医药轻纺等工业领域,遗产内容包括场地、建筑、构造、设备、管线、标语等工业元素,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和艺术价值。
受兰州“两山夹一河”的环境影响,工业遗产空间分布呈现出“大集中、小分散”的特征。“大集中”是指大量分布在西固区的石油化工和安宁区的机械电子类工业遗产,“小分散”则是指散落在七里河区、城关区、郊区(县)的其他类型工业遗产。兰州保留下来的工业旧建筑数量不大,但幸运的是集中成系统。例如,围绕着兰州航空万里机电厂,周边有国营机器厂、兰新仪表厂以及其他衍生出的配套工厂。刘奔腾认为,从历史保护角度来看,城市肌理、道路街巷、树木景观、生活风情跟建筑物一样重要。只有尽可能保护好工业遗存,才能彰显出该区域机电类的工业历史整体风貌。
保护之外,更要探索利用路径,让工业遗存在城市更新中重新焕发生命力。“兰州新一版国土空间规划中提出‘北上、东进、西固、南屏’空间战略,意味着工业遗产集中所在的中心城区将向高质量空间品质转型。”刘奔腾说,在此背景下,工业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取决于城市发展目标、区位环境与条件、政府意图、市场需求、功能定位等因素。工业遗存保护和再利用的规划设计必须转变理念,更新项目不再是体现设计师个人创意的作品,而是考量并平衡了政府、建设者、当地居民等各方面诉求的结果。也只有如此,才能探索出适宜兰州“此时、此地”的工业遗存保护模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艳玲
挖掘工业遗存历史 增强文化自信
——访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金城文化名家 姬广武
丰富的兰州工业遗存资源、多彩的兰州工业遗存文化,是兰州发展的富矿。
2010年,为兰州和国家军工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黄)河北三厂”的长风厂、万里厂、兰飞厂被列入“工业遗产”。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凝聚省委、省政府强省会行动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精致兰州”建设中深入挖掘兰州工业遗存文化,适逢其时,势在必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兰州在近代工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金城文化名家姬广武说。
姬广武认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财富,可由省、市及有关县区牵头,国资、文旅、党史办、地方志等部门、单位及部分迁兰大企业组成工作班底,通过跨部门合作,形成高效的工作体系,统筹规划和协调工业遗存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同时,注重将工业遗存文化与移民文化相结合,共同规划,同步推进,以此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和创业激情。此外,兰州市还应将加强对历史文献、资料、实物的收集整理和抢救保护,打造《兰州工业遗存》系列短视频,出版大型画册《兰州工业遗存》等,记录和“抢救”那些已经消失的“兰州品牌”与“兰州制造”,以数字化技术传承兰州辉煌灿烂的工业文明,让城市的美好记忆得以保存和延续。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