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的流失,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个历史问题。确实如此,从鸦片战争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的所谓“探险家”涌入中国,之后的100年间,他们与各种古董商、文物贩子一起,导致近1000万件中国文物从此流失海外,故土难归。
事实上,文物流失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近年,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圆明园兽首、天龙山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的回归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大家在惊叹文物本身的精美之时,抚今追昔,不禁在心中激起“国事蜩螗,文物亦不能幸免”之感。
天龙山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
我们不得不重新记起,敦煌、柏孜克里克、黑水城等地的大量精美绘画、雕塑,“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九龙图》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名画,以及不可胜计的青铜器、瓷器等等至今在海外星散零落。更有许多文物在流失后即下落不明,不知所踪。它们在异国他乡的某个地方依然在发出无声的呐喊,期待着能回归它们的故乡——中国。
敦煌藏经洞所出盛唐8世纪《引路菩萨画 》挂轴
(纵 80.5厘米 ,横53.8厘米,现藏大英博物馆)
常青、黄山的新著《国宝流失百年祭》正是对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文物流散史实及流失文物多重价值的梳理与研究。作者常青是北京大学考古系学士与硕士、美国堪萨斯大学中国艺术史博士,在美国三大博物馆都从事过研究工作,参观过欧美大部分重要的博物馆。作者黄山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历史系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文物在古代中亚的传播和流通。两位作者基于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多年的海外博物馆从业、研究经历,从庞杂的信息中梳理出翔实的历史细节,并细加整理,为读者讲述了究竟是哪些人以何种方式导致众多中国文物流失海外,这些文物有何种价值,以及它们现在身在何处。
《国宝流失百年祭》部分目录
《国宝流失百年祭》以斯文·赫定的探险为开端。斯文·赫定,师从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正是他为“丝绸之路”命名)。从1888年开始,在“沙埋古城”的传说驱使下,他数次进入新疆。1896年,在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途中,斯文·赫定的驼队找到了一片久无生机的废墟——古于阗国重镇丹丹乌里克。
丹丹乌里克遗址出土的壁画
(1900—1901年)
1900年,赫定在沙漠中进行了数月的寻找,在准备返程之时,偶然发现了被黄沙掩埋的千年名城——楼兰。斯文·赫定由此名声大噪,到中国探险、寻宝的热潮也由此开启,美国的亨廷顿、英国的斯坦因、日本的大谷光瑞等以争先恐后的姿态前来中国,中国文物的厄运随之而来。
斯文·赫定探险队在发掘楼兰古城房屋(20世纪初)
在此后的章节中,作者同样以人为纲,讲述了德国的格伦威德尔和勒柯克,英国的斯坦因、伯希和,日本的大谷光瑞,俄国的柯兹洛夫、奥登堡,以及美国的华尔纳等人在新疆各地、甘肃敦煌、内蒙古黑水城等地的掠宝行动。
在柏孜克里克、克孜尔等石窟中,勒柯克对文物进行了毁灭式掠夺,他第一个将这些壁画直接用狐尾锯切割、简单用干草包裹,即运往德国。这些壁画的一部分目前尚存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大型壁画,因为二战期间被固定在当时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的展厅墙上,直接毁于1945年英美联军对柏林无差别轰炸的战火之中——本书封面用图克孜尔石窟第205窟左甬道内侧壁的4—6世纪《阿阇世王知佛涅槃故事图》即是其中之一。
《阿阇世王知佛涅槃故事图》
(原藏德国柏林民族学博物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毁)
本书外封、内封均运用
《阿阇世王知佛涅槃故事图》元素
勒柯克的这些强盗行为在当时即遭到同伴格伦威德尔的反对。当时还未到过新疆的斯坦因在日记中义愤填膺地说:“这种粗野的行为根本不是考古。”大谷光瑞探险队的队员也气愤地说:“以文明国家学者自命的欧洲人……可以说比盗贼还卑鄙。”讽刺的是,这些后来者比勒柯克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今天的敦煌、柏孜克里克等地,那些空空的洞穴仿佛是对这段惨痛、荒诞历史的嘲讽与叹息。
日本大谷探险队满载文物离开敦煌时的留影(1912年)
美国人华尔纳从敦煌莫高窟唐代第328窟搬走
半跪式菩萨彩塑像(1924年)
古董商或者说文物贩子在文物流失的过程中同样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尽管因文物门类众多,且古董交易多是比较秘密的私人行为,很难深入取证,但作者仍然参考众多资料,对中国文物被贩卖的过程和情况做出了专业性的阐述和介绍。这些商人的代表是卢芹斋和山中定次郎。
卢芹斋出身寒微,初为张静江的随从,之后成立卢吴公司,先后在巴黎、纽约开店,自1915年起,以“C. T. Loo”向西方出口文物长达30年之久,成为20世纪上半叶最大的中国文物贩卖商,不计其数的中国国宝流出海外,这些文物中即包括“飒露紫”和“拳毛騧”,以及洛阳金村大墓出土的众多珍宝。
丘行恭与“飒露紫”浮雕
(现藏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
山中定次郎的山中商会起步早于卢芹斋,同样在世界各地广开门店。1912年,山中商会买下恭王府旧藏文物,之后在美国分批拍卖,创造了可称“辉煌”的业绩。在山中商会的运作下,李公麟、赵孟頫、王冕等著名画家的画作流入欧美,天龙山石窟等的雕像被大量盗凿。今天,众多的海外中国文物身上依然贴着“山中商会”的标签,其中隐含的正是国宝流失的沧桑历史。
商代晚期或西周初期青铜四出戟凤鸟纹卣
(高35.5厘米,宽22.8厘米,
现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编号:34.66,
1934年购自山中商会)
1930年,著名史学家陈垣著《敦煌劫余录》,请陈寅恪先生为其作序。序中说:“或曰: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中国文物的流失又何止敦煌,而在学术之外,它们身上亦有深厚的历史、情感等多重价值。因为这些文物不仅仅是壁画、佛像或者器物本身,它们背后是一个完整的文明系统,以及数个文明在此交流的痕迹。在《国宝流失百年祭》中,作者详细列出了所有主要人物或探险队到中国“寻宝”的时间路线图,并细加梳理了“国宝流失大事记”,我们能从中获得诸多经过考证的历史信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深入了解中国文物流失的真实历程,以及这些珍贵文物在海外漂泊辗转的悲凉命运。
2021年12月,牛津大学考古学教授达恩·希克斯(Dan Hicks)多次公开敦促大英博物馆能妥善处理、归还那些流落英国的文物。2022年4月,英国格拉斯哥市宣布将其收藏的全部17件贝宁古国青铜器归还尼日利亚。而在中国,国家数十年来为使文物回归付出了艰辛努力。我们祭奠这段国宝流失的历史,更要关注那些仍漂泊海外的文物——它们的家乡在中国,它们仍想回家。
《国宝流失百年祭》内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