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600余年,跨越多个时代,朱元璋的陵墓为什么至今未被盗掘?

时代不同,当然原因也各不同。600年跨越了明清两朝、民国和日占期、新中国等,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能够幸存于这样多不同的时期,是幸运,也合乎情理。

朱元璋的陵墓被称为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侧,是与有名的“马大脚”马皇后的合葬墓。因岁月沧桑,尽管地上的木质建筑大多已经不复存在,但墓葬的地下建筑部分至今保存完好,没有遭遇过大规模盗掘。

一、明清两朝的孝陵

在古代,封建礼制思想深入人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都有严格的制度和道德约束。

(一)明朝的集体守护

汉族人的宗族观念。对明朝皇族而言,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创者,王朝后续历任统治者都是他的子孙,其还将家族其他子弟分封到了各地为王,人数众多,势力庞大。他的坟墓就是这些朱姓子孙的祖坟,有明一朝,保护工作自然被极为看重。

汉族人的种姓观念。对普通百姓来讲,朱元璋是全体汉族人眼中的大英雄,他的坟墓自然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和保护。

元朝是蒙古族推翻南宋后建立的朝代,本就难以让占人口多数的汉族人接受,又实行了四等人制度、初夜权制度等等让汉人极为愤怒的一系列不平等制度,再加上肆意侵占良田改为草场更让汉人几乎没有了活路。

(二)清朝的政治考量

入关前期的清朝遭到了汉族人的激烈抵抗。首先,清朝是来自东北的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在汉族人眼里无疑也是祸国殃民的外族。其次,清朝趁乱入关,联合汉族叛降将领镇压了汉族人的农民起义武装,用弓弦勒毙了南明皇帝,在汉族人眼中无异于乱臣贼子。

正是主要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考虑,汉族人一直在持续做着斗争,包括扬州三日、嘉定三屠,以及后来的三藩叛乱,再后来转入地下的天地会等等。

满洲八旗虽然战力强大,但也禁不住这样的持续消耗,本就人数不多,这样硬拖也会被拖死,更何况入关后八旗子弟的战力直线下降。为了使江山永固,安抚汉族,让自己在道统上至少看起来名正言顺就变的格外重要。

怎么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

一是,声明自己的入关是为了帮助明朝镇压农民起义,而非推翻明朝;二是,在具体做法上保护和祭拜明皇陵,强调自己的正统性。

既然如此,在整个清代,朱元璋的陵墓不仅没有遭到破坏,反而被有力的保护了起来。

(三)盗墓者的技术手段

古代盗墓者的工具极为简陋,罗盘、探杆、铁锹几乎就是全部的工具了,靠这些盗掘一般墓葬还勉强胜任,想要盗掘帝王陵就有些痴人说梦了。

帝王陵往往工程量浩大,地宫位置很深,一般在二三十米甚至更深的地下,还会设置各种各样的防盗墓装置。在古代技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没有鼓风机、探测器、抽水机等设备,盗掘起来极为困难,对三五人一伙的小股盗墓贼来说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民国和日占期的孝陵

(一)同宗同源的民国

民国又是一个汉族人建立的国家,三民主义中反复强调的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鞑虏”指的是满族,“中华”是指汉族人当家作主建立的国家,明朝和它的建立者朱元璋的明孝陵就成了民国的追捧对象。

“国父”孙中山逝世后也同样被葬在了南京,陵墓距离明十三陵不远,可见民国人对明朝的认可度之高。

(二)颠倒黑白的日本

日本人为了为自己侵略的正当性辩护,声称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建立一个强大的黄种人国家,摆脱列强的欺凌。

作为汉族政权的象征,明朝帝王陵成为了日本人手中的一张政治牌。在淞沪会战前后,国民政府被迫灰溜溜的逃到了重庆,上海和南京落入日军手中。日本人搞南京大屠杀的目的是震慑住国人的抵抗,而保护在南京的明朝帝王陵也有利于避免进一步刺激中国人的反抗情绪,殊途同归。

三、新中国时期的孝陵

新中国成立后之所以没有大量发掘帝王陵,一方面是当前的技术水平仍然没有达到可以较为完好的保存帝王陵文物的水平,另一方面是保存和守护好帝王陵是对逝去人的一种尊重,是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一种守护态度,也是民族的一种精神寄托,再一方面,也曾经尝试发掘过帝王陵,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建国后,郭沫若曾经牵头发掘过一座明朝的帝王陵,那就是明万历皇帝的明定陵。明定陵在十三陵中规模相对较小,易于发掘。

即使如此,仍然耗时一年半才抵达地宫大门,就在打开的一刹那,里面的各种名贵字画、丝织品、木制品立刻失去了光彩,顷刻间灰飞烟灭,能完整保存下来的文物不足千分之一。这也是为什么现今对外展览的明定陵文物多为复制品,很少有真品的原因。

历经劫难的明孝陵,在可见的将来仍将继续得到大力保护,作为南京的旅游名片,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象征,受到络绎不绝的中国人敬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