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马全林:西北防护林老化退化问题凸显亟待解决

今年47岁的马全林是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长,经过二十多年的荒漠生态学研究与荒漠治沙实践,他已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沙漠医生”;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一直在为西部的生态环境保护鼓与呼。

去年以来,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国家重点任务,马全林积极参与了全国政协组织的多项调研活动;日常工作中,他深入祁连山国家公园、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尕海自然保护区、金塔沙漠公园、腾格里沙漠、玛曲草原和阿万仓湿地等地开展资源现状、动植物保护、造林绿化、生态旅游等方面的调研,通过与主管部门、保护区工作人员座谈交流,走访牧民和农户来收集社情民意。

日前,马全林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他提到,随着西北防护林陆续进入成熟期、过熟期,加之气候干旱、地下水位下降、造林密度过大、生态用水补给不足、管护措施不到位等客观原因,不少防护林出现老化退化现象,树种选择、防护林建设标准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以下为对话内容:

“甘肃敦煌毁林”事件反映出没有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澎湃新闻:您长期关注西北干旱地区的防护林建设,对于前段时间媒体曝出的“甘肃敦煌毁林”事件,您怎么评价?对于国有林场改革您有哪些建议?

马全林:“甘肃敦煌毁林”事件是在较长时期内形成的结果,形成原因涉及多个方面,既有政策机制的原因,也有管护不到位的原因,但根本问题是在经济利益面前,当地没有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2020年,我国已全面完成了国有林场改革,国家林草局即将印发《国有林场管理办法》、编制《国有林场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文件,确保林场运行经费,改善林场基础条件,以解决多年来职工住房无着落、工资无保障、社保不到位等问题。但是,还有一些林场存在正式编制少、差额和自收自支人员多,造林抚育、林业执法、防火等管护队伍力量弱,生态补偿标准低,基础设施依然落后等问题。因此我建议进一步强化国有林场的公益属性,加强林场的技术力量建设;建立差异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提升生态补偿标准,保障生态管护与建设经费;建立职工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提高林场职工的待遇和收入水平;进一步改善国有林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林场信息、科技、文化水平;在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下,积极探索国有林场生态产业发展新模式,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

基层林草技术队伍建设仍待加强

澎湃新闻: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您提出“加强县级林草机构与队伍建设”、“规范草原围栏强化野生动物保护”等提案,请问您提到的问题目前是否有所改善?

马全林:县级林草机构与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根本改善,一些地方森林抚育、林业执法、森林防火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所以我仍然建议进一步推进基层林草技术队伍建设,建立并完善林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但“关于规范草原围栏强化野生动物保护”的提案有了一定进展,2020年10月20日,国家林草局和中国草学会组织召开专家咨询研讨会,对近年来草原围栏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当前草原围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建设草原围栏,积极谋划开展草原围栏面积、类型、分布及利用现状调查,推进草原围栏标准和设置规范研编工作,印发了《关于科学规范草原围栏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科学规范开展草原围栏建设,解决围栏建设中出现的规划不科学、建设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充分发挥草原围栏在草原管理和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西北防护林老化退化等问题凸显亟待解决

澎湃新闻:今年您关注哪些话题,准备提交哪方面的提案?

马全林:今年我特别关注国土绿化、生态保护、乡村振兴以及西部农村青年教育培训等问题。

针对西部干旱区绿洲生态防护体系,我在调研中发现,首先部分绿洲生态防护体系防护功能衰退明显。随着西北防护林陆续进入成熟期、过熟期,加之气候干旱、地下水位下降、造林密度过大、生态用水补给不足、管护措施不到位等客观原因,不少防护林出现老化退化现象;其次,树种选择不当以及过度绿化(超出水资源承载力)问题凸显。一些地方政府提出脱离实际的造林目标,开展大规模、高密度造林绿化,甚至在许多不适于造林的草原、戈壁地区大规模造林,或在固定沙地(丘)重新造林,出现“栽而不活”(年年造林不见林)或“活而不长”(俗称为“小老头树”)现象;再次,防护林建设标准低。比如在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投入中,设计的标准是乔木林为500元/亩,灌木造林为240元/亩,但实际上,干旱区的造林成本在1500元/亩以上,因为固沙林营造没有考虑设置沙障的工程费用;此外,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各种破坏防护林的现象还没有得到完全制止,部分防护体系破碎化严重。为此,我将提交“关于加强绿洲防护体系建设,筑牢绿色生态屏障的提案”。

第二份提案也与造林有关。全民义务植树行动在新时代的实施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城镇周边地区,绿化覆盖率也越来越高,适合义务植树的地方逐年减少。与40年前相比,如今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环境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义务植树运动越来越难以组织开展,常常流于形式。有的人并不清楚这是一项法定义务,更不了解其具体规定,有的人有心无力,除非单位集体组织,很难抽出时间去现场植树。此外,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后期管护缺乏资金保障,未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因此,义务植树行动应与时俱进,积极求变,丰富义务植树的内涵和形式,优化提升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开展科学造林,提高植树质量。为此,我将提交“关于优化提升全民义务植树行动的提案”。

澎湃新闻:有关乡村振兴和西部农村青年教育培训的提案具体有哪些内容?

马全林: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开展森林乡村建设不仅能够有效增加乡村绿色和美景,增强森林功能效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形象,也能促进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特色产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对实现绿色富民、增强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发挥重要作用。国家林草局已组织开展了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工作,认定了7586个国家森林乡村。各省区也高度重视,在积极申报国家森林乡村同时,启动省级森林乡村创建工作。

但由于国家和省级对森林乡村建设工作没有专项经费,加之各级政府财政困难,森林乡村建设工作实际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各地森林乡村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制约了森林乡村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我提出“关于支持森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

农村青年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实施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并且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现出现了“土地撂荒”、“空心村”、“三留守”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巩固脱贫成果的压力很大,乡村振兴任务十分艰巨,更需要发挥农村青年的作用。

针对西部农村教育水平与高中教育普及率普遍较低,农村青年外出务工量大但创业能力弱,西部农村青年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我将提交“关于加强新时代西部农村青年教育培训的提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