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泽南的这部《越南・现代史中的诸民族》(吉澤南:《ベトナム・現代史のなかの諸民族,東京:朝日新聞社,1982年)乃是自越南南北统一、中越战争结束之后最早的一部对越南民族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的著作。该作,虽名其为《越南・现代史中的诸民族》,但其实只有前半部分是对越南民族的研究,后半部分主要探讨越南革命组织及其印度支那共产党问题。尽管其对越南民族问题的论述篇幅有限,但涉及到的问题却不乏相当启发,比如统一的越南如何整合“多民族”使其共属于“同一个国家家庭”、各少数民族的自民族意识如何、又如何认同这个国家——归属感如何形成、泰族共同体如何形成及其社会组织结构如何等问题。
越南到底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的特征以及各民族间的亲缘统属如何?迄今为止,关于越南民族成分确定及民族划分,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存在着较大争议。由于越南除主体民族京族之外的所有少数民族几乎都生活在山区和边境地带,且跨境民族众多,所以民族问题不仅是一个越南的内政问题,同时还是一个跨境跨民族的“国际”问题。
现今越南是由54个民族所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定说,是越南宪法所规定了的法律和政治“事实”。1979年3月中越战争甫一停火,4月23日吉沢南旋即在越南北部地区临近中越边境的凉山、高平省进行实地考察。除了战火肆虐后的满目疮痍,让吉沢南深受触动的是越北地区的民族问题:处在中越之间且同属泰系民族的状族(中国)、泰-岱依-侬族(越南)如何自处?易言之,其有着怎样的民族意识?怎么样的民族认同?又持有怎么样的一种民族与国家之归属感?(第1-4页)
吉沢南所出版此书的1982年,对越南民族的划分,一般持有64个、54个、59个民族这三种说法,且基于不同的民族、政治以及学术立场,争议不断(第17页)。1959年,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依据汉藏、孟高棉、马来波利西亚三大不同语言系统,越南共有64个民族;南北越统一后,依据南亚、汉藏、马来波利西亚语属,1978年确定有59个民族;经人口调查与研究,1980年最终确定越南的民族数是54个(第13页)。从吉沢南该书前后扉页对越南民族图示的标注,可以得知当时越南59个民族的说法颇占优势,至少作者是接受的。不过需要稍加注意的是,关于“民族”的用词和说法,一般指的是越南的“多民族性”,在越南的研究著述以及政府发布的行政公文中,并不使用意涵所指比较明确的“种族”“族群”等概念(第22页)。越南民族,或可理解为越南国民和越南人民;民族因语境不同,意涵也多重多样(第68页)。
由于越南北部的大部分民族皆是从中国西南地区逐渐迁移到越南的,所以就形成跨界而居的情形,易言之,其生活的世界是被国界线所截然断开(第53页)。这种同一民族跨界而居的事实,就造成了在探讨民族归属意识这一问题时,同一民族就会出现不同的“自民族意识”与“国家归属意识”之间的同一或对立差异表现(第40-41页)。比如瑶族,因中越直接国界线的划分,使得“瑶的世界”被政治撕裂为“中国的瑶族”与“越南的瑶族”。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瑶族的“自民族认同”与“国家归属”之间的紧张甚至是对立:到底是认同“瑶的世界”呢?还是“中国的瑶族”与“越南的瑶族”?到底是认同瑶族所属的“中国”还是“越南”?抑或整合成一个“瑶的世界”的政治共同体呢?(第63-66页)
在越南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少数民族问题是较早被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其时间可最早追溯至1935年召开的印度支那共产党会议。在此次会议中,一项特别决议就是通过了《关于少数民族的决议》,要求在革命工作中要动员少数民族参加民族解放运动,为此必须要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族名、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条件,尊重各个少数民族固有的语言文字及其民族风俗习惯(第72页)。由于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以马克思理论作为主要的政治意识形态,所以对少数民族的甄别与了解主要以阶级的分析方法,指出越南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这样三类:其一、尚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其二、开始了封建经济生活,但保留相当原始部落生活痕迹,可称之为“半部落封建经济”;其三、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经济,但仍有很浓厚的封建经济痕迹,可称之为“帝国主义的封建剥削体制”。(第73-78页)就此具体而论的话,有些民族比如越北地区的岱依族•侬族的土司制度与西北地区的泰族社会,其实是很难按照这三种理论模式来把握的。在越南地区的岱依族•侬族社会中,长期受到中越历代王朝的册封•朝贡的影响,所以历史自发形成的具有世袭性的“土司制度”可能才是最符合历史与现实实际情况的(第80-81页)。对于越西北地区的泰族社会而言,也存在着固有的服役与纳贡的“政治共同体”,不过近代以降,因“华人”的南下,尤其是反法时期的黄旗军与黑旗军的占领,直接冲击该区域的泰族共同体社会,使得该区域的泰族共同体社会长时期处于革命与政治再统合的纷乱聚合中。所以在对西北地区泰族社会的理解中,“华人”或“汉人”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外力因素(第120-125)。
于今看来,吉泽南的这部《越南・现代史中的诸民族》,无论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均有不少乏善可陈之处,但其所揭示出的越南民族整合与国家认同问题,却意义重大,至今该问题仍困扰着现今的越南政府。不过,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族群整合与国家认同问题,不惟仅限于越南,可谓是世界上所有多民族国家均面临的一大“普遍性”课题。
知越第十一期(越南历史研究总第88期)
编辑:韩周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