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黑人抬棺”这个段子迅速在各大网络平台上火爆起来,抖音最火的bgm来源于黑人抬棺视频,关于黑人抬棺的视频在B站的播放量超1800万,吃鸡手游和平精英里最近被使用频率最多的人物形象是穿西装打领带的黑人小伙……
“黑哥一笑,生死难料;棺材一抬,世间白来”,当看到一个人在作死的边缘来回试探时,此时一段电音响起,一群黑人兄弟开始扛着棺材蹦迪,这便是黑人抬棺火遍全网的形式,从而达到恶搞喜剧的效果。
01
黑人抬棺并不是简单的网络热梗,它真实存在于非洲加纳共和国,这个国家有着浓厚的“视死如生”的丧葬传统,他们认为死不是人的终结,而是前往另一个美好世界的过程,即使是倾家荡产,人们也会制作漂亮的棺材送家人最后一程,以最隆重的礼仪举办葬礼。
当地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使得棺材市场和葬礼服务业格外“兴旺”。加纳的棺材市场“生机勃勃”,死者家属会根据死者生前的喜好,让棺材制作商做出不同样式,汽车、飞机、潜艇、豪宅自不必说,是当地热销产品,还有职业COSPLAY,比如医生就睡针管里,司机睡在公交车里,技术工人就睡在锤子里,没有特别的束缚,死者想要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如果你喜欢奶茶,就可以做个奶茶状的棺材哈哈哈……
正是当地对葬礼这件事这么看重,“黑人抬棺”队伍的头头儿本杰明就嗅到了商机。2006年,当地的一个酋长过世,酋长生前特别喜欢跳舞,子女们就想找一个殡葬队抬着老父亲的棺材跳最后一次舞。当时很多殡葬队实力不够,把棺材抬翻等事故可不少见。
但当时本杰明正值创业初期,苦于没有资金,就接下了这活,找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排个舞,顺顺利利把葬礼给办了,还获得了高度赞扬,从此声名大噪,团队还上了BBC的访谈,走出国门,成功出圈。本杰明的成功让加纳当地的殡仪公司都看到了商机,纷纷提供“抬棺舞”服务,但专业抬棺还是得找这七个小伙。
02
其实在中国的农村,有些葬礼的场面不比加纳当地小,在丧礼上跳脱衣舞你敢信,有的甚至把胸直接怼到棺材上,据了解,家属认为这种香艳刺激的表演能吸引其他人前来观看,这代表本家人人丁兴旺,有钱有能力,前来观看的人越多越好,这是对逝者的尊重。
中国台湾省有一名议长去世的葬礼上,不仅租用了上百台进口轿车送葬,更有50名钢管辣妹在灵车上蹦迪。
其实也可以理解,中国也有“喜丧”的传统习俗,年过七八十的老人去世时顺利安详,这样的葬礼就可以称之为“喜丧”,参加的人基本上都不用哭,家属通常在葬礼上安排各种表演节目,引来更多的吊唁者,让逝者走的风光,让葬礼办得热热闹闹。
和黑人抬棺有很大区别,脱衣舞、钢管舞等恶俗表演并不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美好祝愿而来的,它仅仅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心,这样表达“孝”意的方式实在不可取,加上政府的管制,这种现象还是只停留在了个别地区,并且越来越少,中国葬礼还是大多停留在极度悲伤的氛围中。
03
去年一位爱尔兰男子在去世前为自己下葬时录了一段录音,亲朋好友听完后葬礼上的声音从哭泣转为笑声和释然,这一段视频在YouTube和抖音上被广泛分享传播。
在传统的观念里,我们总觉得死亡是生命中最悲伤的一种体验,所以在葬礼这种送别仪式上,我们会将这种悲观情绪放至无限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部分人的观念发生了改变,既然精彩地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不能精彩地离开呢?为什么一定要在朋友给自己送行的时候哭哭啼啼呢?为什么不能留下欢笑给朋友们呢?
英国有一个殡葬业服务商,统计出了这些年来的丧葬音乐排行榜。他们在调查中发现还有很多人选择了摇滚乐:每10名英国成年人中就有1名表示他们会考虑在自己的葬礼上播放queen乐队的“ 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 ”,听完这歌没人不在葬礼上抖腿!
在中国,死亡更是一件大于天地的事情,“死”字不能经常挂嘴边,买房子挑楼层、买车子摇牌号、电话号码等只要涉及“4”统统避开,不吉利。就连在2017年全球大热的“亡灵题材”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都险些不能过审。
“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是时候转换观念了。正如史铁生所说:"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到了那个时候,倒不用“黑人抬棺”、“钢管舞”式大操大办,正视死亡适度悲伤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