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 long ago,在内蒙古的大草原(grasslands)上有这么一群咩咩羊,每到夏天来临之际,他们都要被丢进水里……
PS:文章下方有单词发音视频可参考
哈哈哈哈,是不是觉得这个故事走向不太对呀。别担心,这可不是在虐待动物(animal torture),而是一种让羊咩咩远离寄生虫(parasites)的措施。
这些咩咩羊在入水之前,还要被Tony老师一波操作,给剪去全身的羊毛。一只100多斤的绵羊,它的毛就占了十几斤。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只体型大的绵羊,不要轻易说它胖,它可能只是一只无辜的虚胖羊~
经Tony老师剪下来的羊毛会被送往纺织厂(textile factory),经过工人们纺织、印染(painting),最终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羊毛制品。
作为养羊大户,整个内蒙古每年的羊毛产量高达11.8万吨,占全国毛纺业(wool textile industry)的1/4。你以为这就是全部了吗?这些咩咩羊能带来的可不止这些。即使被剪去全身的毛,这些羊群还能向全国输送上百万吨的羊肉和羊奶,更有6000多吨的羊绒以及4000万张的羊皮。
另一种羊制品——羊脂(mutton tallow)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药材。除了药用价值,羊脂还可以做成香皂(soap)、润肤膏(body lotion),成品远销海内外。
还有羊奶(goat's milk),大部分源自山羊,其脂肪颗粒(fat granule)小,仅为牛奶的1/3,比起牛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可以说是好喝不胖的最佳选择。但由于产量小,运输难,所以现在还是一种小众饮品。
而羊皮(sheepskin),历经日晒雨淋也不坏,长期泡水也不裂,实属居家旅行,必备神器。古时候的帐篷(tents)、羊皮筏子(sheepskin rafts)都离不开羊皮。到了现代,羊皮皮具开始走进奢侈品(luxuries)专柜,有的还走创意路线,制成羊皮纸、羊皮书、羊皮手办等。内蒙古的羊文化由此走出国门,传遍世界。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而内蒙古人们的一早就从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杂汤开始,配上酥油软嫩的焙子,即使在深冬,也能驱散寒意。到了中午,内蒙古人的正餐可就更多花样了,从烹饪手法可以分为煮(boiling)、涮(instant-boiling)、炖(stewing)、烤(roasting)四种。
冰煮羊:在锅里放层冰块,再铺上大块羊肉,加上配菜,佐以料酒。用冰块保持羊肉的鲜嫩,是内蒙古的一道流传久远的名菜。
涮羊肉:将羊肉片成薄片,红白相间,有肥有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羊肉吃法。往锅里一放,飘香四溢,蘸着麻酱、韭菜花(leeks sauce)、豆腐乳(fermented bean curd),好不美味。
红焖羊肉:选用带皮的羊肉,配上佐料,文火慢炖,入口弹牙。
烤全羊:将烤好的羊羔,摆在直径约1米的大盘上,在食用时剖成小块分食,取一块蘸着孜然和辣椒粉,皮脆肉香,肥而不腻,是羊肉的进阶吃法。
可以说,内蒙古人的主食既不是米饭面条,也不是馒头包子,而是实实在在的肉类。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吃别的。内蒙古人也吃面,且他们的面具有十足的内蒙古特色——筱面,这是一种由燕麦(oats)磨成、嚼劲十足的高热量面食。
但这样硬核的饭菜实在是难以消化,所以内蒙古人还爱好喝茶,以此促进消化(promote digestion)。在以前,一块茶砖(tea brick)能换一头羊呢!
我们比较熟知的酥油茶(buttered tea)只是内蒙古人民众多茶类型中的一种。除了酥油茶,还有面茶(seasoned millet mush)、奶茶(milk tea)等。不过,内蒙古的奶茶跟我们平常喝的奶茶可不一样。内蒙古的奶茶是咸的,如果加上炒米(stir-fried millet),饱腹感满满。
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拓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章单词发音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