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一代坦克研制方面并不落后于西方,甚至在有些方面都不比苏联落后多少,例如我们研制的63式水陆坦克,性能就不落后于苏联同类的PT-76。但是中国在一代到二代这一过程中耗费了大量时间。除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原因之外,其实有些原因却让我们很想想到。
1224试验型坦克堪称中国外形最好看的坦克之一
测试中的1224试验坦克
从最初的122三机和三液样车都失败了以后,中国又不得不回过头来搞69式的一系列后续改进型,包括笔者最喜欢的79式坦克。后来由于西方合作搞了1224样车,但是真正修成正果的还是看起来更差劲的88式,其实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当时中国陆军对于坦克的体积有要求。我们一直说苏联坦克具有体积小的特点,由于体积小,被弹面积小,机动性也会随之增加。但是实际上苏联坦克到底有多小,我们并没有直观感受。
这张图片清晰的表明了T-72和M60A1的大小
捷克斯洛伐克当年的一段教学片则直观的给我们展示了T-72到底有多小。从这张截图能够看出,T-72确实很小。而且还要在如此小的车体上安装效果更好的防护装甲,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苏联坦克设计师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高难度要求。实际上莫罗佐夫设计局成功的实现了在比T-54还小的体积上大幅提升坦克综合性能的目标,那就是T-64。苏联坦克设计的核心是以发动机为先导参数加厚装甲但不加重的车体设计。
37工程引进了西方先进火控系统改进除了79式坦克,算是当年中国陆军最高端装备,某些子系统比后来的88式还要先进。
但中国当时在坦克技术储备方面完全无法比肩苏联。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有机会引进西方较为先进的火控系统,凭当时中国电子工业水平,也很难将全系统装进一个很小的壳子里面去。但是中国陆军又不接受西式坦克那种高大的体积,这就使得中国技术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各种妥协,妥协的结果是,为了保证一两项技术指标而最终导致总体技术指标达不到预期要求。
风暴1型坦克
不过当时中国有个便利条件,就是我们舍弃了不做军火商的思路,还是研制一些专用的外贸装备,由于不是自用,也就不用完全遵循解放军的要求,而是结合自身的技术水平进行设计。例如著名的风暴系列坦克,名义上是80式坦克的改进型,但实际上可比80式要现代多了,而以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85式坦克和进一步改进而来的90式坦克则在那个年代成为中国现代化坦克的代名词。解放军后来也接受了这些优异的设计,也就是后来的96式坦克。其实虽然没有体积要求,要是最终出来的东西却也比59式大不了多少,这说明很多东西的实现是靠技术积累实现的。
T-72乌拉尔型本身不属于什么先进型号,但是却让中国技术人员搞清楚了苏联人的解决方案。1980年中国获得的一辆T-72乌拉尔型则让中国设计师彻底明白了苏联方面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的这种难度极大的要求的。也就是在此基础上中国开始了99式坦克的研制工作,并将T-72坦克上的一些子系统应用到了96式坦克上。对着时代的发展,99A坦克集中了东西方坦克的设计优点,真正成为中国陆军保卫国家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