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浪漫主义爱情叙事终结

◎念一

12月4日,知名作家琼瑶在家中去世,终年86岁。金庸说:“人生就是大闹一场,悄然离去。”琼瑶便是如此。

早熟而敏感坚强也脆弱

琼瑶出生于1938年,她在《我的故事》中自述:“我生于战乱,长于忧患。我了解人事时,正是抗战尾期,我和两个弟弟,跟着父母,从湖南家乡,一路‘逃难’到四川。”成长于山河破碎之际,目睹骨肉分离,尝尽颠沛流离之苦,使得琼瑶“早熟而敏感,坚强也脆弱”。

那个时代的青年,反封建、追求解放的思想种子埋在心里。新文化运动以来,追求自由恋爱就是进步知识分子的时髦,琼瑶也受潮流影响,后来的人说她浪漫主义、爱情至上,其实她想表达的那一套,和那一代知识女性何其相似,比如她小说中无法压制的情感、对生命热忱的渴望、对人与人相处中实质平等的追求,乃至对于“发疯者”的描绘。

实际上,在琼瑶的早期作品里,就有如今看来非常应景的表达。在小说《窗外》里,江雁容与母亲对话,江雁容说:“可是,你有一群爱你的孩子,有一个爱你的丈夫,生活在爱里,不是也很幸福吗?”母亲清醒地回答:“爱是不可靠的,你以为你爸爸爱我?……或者他爱我,但他是为了他自己爱我,因为失去我对他不方便,绝不是为了爱我而爱我!”

也是这位江太太,生怕女儿走上错误的道路,于是情绪激动地说:“我最怕你们两个女儿步上我的后尘,年纪轻轻的就结了婚,弄上一大堆孩子,毁掉了所有前途!最后一事无成!”

到了《雪珂》《烟锁重楼》,琼瑶细致地描绘了女性反抗封建礼教束缚的过程,也不惮于书写革命的复杂、不以个体的意志而左右。她对革命的描写是从社会到家庭,渗透到女性的行动中,这种行动包括了爱情。

在《一帘幽梦》《烟雨濛濛》里,小说的叙事也都以女性的情感和欲望作为主要驱动力,女性的成长和处境得到充分描绘。如今,读者提起女性主义常想到费兰特《我的天才女友》、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等,其实琼瑶在上个世纪时写的女性群像也值得被回望,她的文风或许受到了丁玲、萧红等女性作家的影响。

曾被批保守后被认为先锋

但与此同时,琼瑶的作品也面临着不少指责。这些指责多少罔顾了历史的语境,就像是一个站在前人基础上更加进步的人,去批评此前的人士太保守。在琼瑶那个年代,浪漫爱的本质是对于人类生命本能、自由意志的赞颂。因此,若是脱离时代语境,断章取义,琼瑶剧的情节或台词就会显得保守,其实质是进步人士认为她“进步不彻底”。

此外,无需回避的是,琼瑶作品里的确也写过不少女性斗争的桥段、女性之间的敌意,而她对浪漫主义人格的倾慕,客观上导致她在书写平实人生、中老年女性时,笔力明显不如写小燕子等年轻角色出彩。我并不觉得这是琼瑶的作品失真,现实里同性之间的妒忌和敌意比比皆是,与其说失真,毋宁说琼瑶有她局限的一面。她能写好一类人,但写不好她不熟悉、不认可的那一部分,她的小说自我重复那一面也早已是老生常谈。但这些批评,都是建立在承认她的复杂、她在当时具有解放意义和开拓性的基础上,否则我们又如何面对她作品里那些生动的女性情谊,那一个个哪怕是配角也能让你记住的女性名字?

许多作家是越活越保守,琼瑶却能知世故而不世故,《还珠格格》其实是她六十岁左右时写的作品了,但里面也不乏反封建、倡导个体解放的表达。如今流行讲女性友谊,《还珠格格》不就是古早的女性友谊作品吗?小燕子、紫薇、金锁等主角并没有“雌竞”,而是以爱为单位,结成了互助的小共同体。就连原本看似反派的皇后和容嬷嬷,琼瑶也留出笔墨写她们的主仆情谊,写皇后身处皇权与父权叠加的紫禁城里的悲剧性。《还珠格格》系列塑造了如此多令人记忆深刻的女性形象,在那个年代,它没有标榜女性主义、大女主叙事,它被当做琼瑶酿制的“爱情神话”,但它所描绘的这个女人世界又是如此元气淋漓、层次丰富。

近十年琼瑶作品的热度明显不如“还珠时期”,她晚年写的八十万字小说声势亦不如《烟雨濛濛》《还珠格格》壮大。为什么人人都在怀念她,事实上又已经消退了阅读她的热情?

也许,这离不开文本和环境两大因素。在文本上,琼瑶小说的意义,离不开解放人欲、歌颂浪漫爱的时代语境,当这种语境消失,琼瑶小说本身的结构、语言问题就会被放大,更面临被时间锈蚀的危险。这种危机,其实不只是琼瑶会面对,跟她同时代的金庸、亦舒都会。如今看武侠剧的还有,但年轻一代里读武侠小说的也不如八零后、九零后多了。而在环境上,如今反而是离婚节目流行,看见当下青年人现实困境、给予心灵抚慰的媒介得到更大共鸣,琼瑶的语境反而渐行渐远了。有趣的是,部分人批评琼瑶保守,但对比新人、新作品,她反而显得更先锋。大概时尚是个圈,说不定哪一天风水轮流转。

琼瑶没变只是时代变了

其实,将琼瑶和金庸放在一起对比,也是很有趣的。琼瑶和金庸,是中文通俗文学的两棵大树,深深影响了七零到九零后的价值观。

琼瑶,是爱情至上。金庸,是侠义为先。一个是情感上的理想主义,以爱情作观念革命。一个是道德上的理想主义,以武侠躯壳写士人精神。

坊间对琼瑶的评价,随时局流动。《还珠格格》播出之初,家家户户收看,琼瑶是爱情教母和流行圣手的代名词。彼时正值世纪之交,思想活跃,文艺作品反封建、反教条的多,时人并不觉得琼瑶在其中多么革命、先锋,反而有一种批评,说琼瑶美化宫廷,崇拜豪门,把乾隆爷、五阿哥、福尔康这帮人粉饰了,反而是对容嬷嬷这样的宫廷奴仆含有恶意。《情深深雨濛濛》,上海大户人家故事,陆振华本质上是翻版皇帝,琼瑶写陆家故事,延续的是明清世情小说写家族的传统。放到今天,部分批评家该要说琼瑶只写豪门权贵、中产阶层和幸运进入豪门的“小燕子”,而贫民群体只是配角。因此,那时候坊间对琼瑶的评价,是认为她反封建中又有保守,歌颂爱情至上,却又体认豪门。

在实用主义、理性计算者眼中,琼瑶版本的浪漫爱,正变得越来越不现实,理性结合,甚至门当户对的观念,压过爱情至上一头。但另一方面,昔日观看《还珠格格》的小孩长大后发现,原来琼瑶剧反而比现在的爱情剧、古装剧更先锋,琼瑶歌颂至情至性的人生,自己更比小说之人更决绝、更潇洒,她把自己活成了一部最琼瑶的小说。

于是当琼瑶去世时,很多人把她当做一个时代的孤本去看待,而她的离开,仿佛标志着一种天真而热烈的浪漫主义爱情叙事的终结,迎面向我们走来的,是嘲笑“恋爱脑”,工具理性占上风的时代语境。而琼瑶本人,则是一直没变,她还是那个歌颂个体解放、挑衅保守叙事、站在中心呼唤人间大爱的潇洒奇女子。2023年,在台北小巨蛋举办创作60周年演唱会时,她依然坚定地说:“我常常说,爱要大声说出来,不说出来对方怎么知道。所以我今天也大声地跟你们说,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爱身边的人,也爱自己的家人,同时把我这份爱传承下去,发扬出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