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造”FOD雷达亮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可识别1.2cm机场跑道异物

封面新闻记者 谢燃岸 8月29日,记者从成都龙潭总部新城管委会获悉,由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企业成都赛

封面新闻记者 谢燃岸

8月29日,记者从成都龙潭总部新城管委会获悉,由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企业成都赛英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量身定制的FOD雷达(机场跑道异物)目前已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完成安装,并经过企业方面的调试,接下来将接受机场方面的调试,并于9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该雷达可检测机场跑道上大于1.2厘米外来物,代替人工定时巡查,保护民航安全运行。

外来物影响民航安全运行

机场跑道异物(FOD)泛指可能损伤飞机的某种外来物质。FOD会影响飞机的正常运行,造成航班延误、中断起飞,甚至危及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例如,2000年法国协和式超音速飞机,起飞数十秒后便遭遇了坠毁。机上100名乘客、9名机组人员无一生还,并造成地面4人死亡。这场悲剧的发生,竟然是前一趟航班震落在跑道上的长条金属部件,划破了该飞机轮胎所导致的。据保守估计,每年全球因FOD造成的直接损失至少在30亿—40亿美元。而间接损失是这个数字的4倍。

为减少机场跑道外来物对航班起降的影响,中国民航局机场司专门制定了《FOD防范手册》并定期完善。然而,我国机场对FOD的监测都是靠人工定时巡视,靠人眼近距离搜寻,这种落后的方法效率低,可靠性差,而且占用了宝贵的跑道使用时间,使航班次数被迫减少。

除此以外,人工定时巡查跑道外来物更大的弊端在于,在两次巡查间隔期间,仍然有飞机起降,如果前一架飞机起飞过程有金属零部件或者蒙皮掉落在跑道上,又刚好被后一架飞机碾压,这样的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FOD检测系统研发可识别1.2cm异物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FOD监测系统是我国航空业的当务之急,航管业界称之为雪中送炭。此次由成都赛英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的机场跑道异物(FOD)监测雷达,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安装使用,这也属国内首次亮相。

据介绍,赛英科技研发的FOD跑道异物监测雷达,精度已经高于美国制定的民航标准(FAA)。FAA定义的检测范围是大于3厘米的杂物可以检测到。而赛英科技的标准是大于1.2厘米,相比FAA行业标准,赛英科技提高了近三倍。

以前飞机每次起降后,根据跑道情况,人工对跑道进行一次异物FOD的排查和清理后,才能开始下一次起降,这中间要耽误一定的时间,这也是造成飞机晚点或延误的因素之一。赛英科技相关人士表示,安装这款雷达后,就可以采用“雷达发现+光学镜头拍照+定点清扫“的办法,更加省时省力。

这项雷达技术,无论监测范围与监测精度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在微波探测领域的高端装备制造能力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相关人士表示,赛英科技的这款雷达在北京大兴机场的成功使用,会在国内和国外机场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将为未来航空地面安全保障服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