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礼·宁波示范丨象山县打造“一站式”婚丧礼俗整治工作平台

《精神文明导刊》2022年第七期刊发了宁波市象山县打造“一站式”婚丧礼俗整治工作平台,深化移风易俗的经验做法。以下为全文内容:

近年来,浙江省象山县婚丧礼俗整治工作持续深化移风易俗,破立并进,疏堵并举,巧妙搭台,灵活设梯,打造“一站式”婚丧礼俗整治工作平台。逐步让人情礼金、宴席档次、治丧规模降下来、减下来,婚丧事操办费用进一步减少,党员干部新规执行率达到99%以上,续用“节俭风尚”滋养“共同富裕”, 逐步实现婚丧事务“一体化”,民间习俗“一条龙”。

一、建立申报快速通道,实现婚丧事务“一体化”

联合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对现有涉婚丧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以数据应用为主线,专门开发网络工作平台,串联形成申报整体链条。在进一步优化整合的基础上,将所有涉婚丧事项纳入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做到统一申报、统一管理,并实现“申报统一入口,在线审核,在线公示”,打通了从开始操办到操办完成的完整链条,全程实现在线办理。在全省率先推出殡葬事网上智慧办理实现审批双向减负。研发象山县殡葬事网上智慧办理系统,串联丧葬事宜所涉及的死亡调查、户口注销、待遇停发等“多件事”为“一件事”,集成办理,全线零跑。家属只需告知网格员,网格员第一时间上门采集殡葬基础信息,并通过“钉钉”平台线上申请,网上流转所有手续,实现“亲人身后事,家属不跑腿”。自2016年4月1日执行新规至2022年5月30日,全县共操办婚丧事26917起,执行新规26878起,执行率99.86%,节约资金约44.8亿元。同时,开通县、乡镇、村三级婚丧礼俗整治咨询专线,分别落实县婚丧礼俗整治办公室、乡镇联络员、村网格员进行咨询受理。

二、搭建红白事理事平台,实现民间习俗“一条龙”

推进红白理事会建设,先行在西周、鹤浦等5个镇乡的185个行政村开展红白理事会试点工作,建立了理事包村民小组和婚丧事申报两大重要制度,摸索出了红白理事会成员选任、红白理事会工作要素、红白理事会机制保障等关键要领,并对试点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逐一解决。至2017年8月,全县18个镇乡、街道490个行政村实现了红白理事会全覆盖。以婚丧礼俗整治示范村建设为抓手,结合地方特色打造标准化办酒场所,要求场所布置突出对婚丧礼俗整治文件规定、婚丧事简办新办文明理念的宣传引导,强化办酒场所理事、教育的双重功能。培育服务团队,强化对联村干部、红白理事会会长、厨师、念盘等相关人员的培训,推动有条件的村建立“红白理事会服务站”,实现全村100%红白事有人管事、有章程理事、有场所办事。完善服务举措,在原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四季菜单,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消除中间流通环节,降低办酒成本。改变婚丧行业“散、乱、差”现象,加强婚丧行业重点人员教育,探索建立婚丧礼俗行业协会,试行婚丧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三、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实现婚丧礼俗整治“一盘棋”

树立明确工作导向,将婚丧礼俗规范整治纳入各镇乡(街道)及县级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在年终进行统一考核评定。将农村党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纳入“锋领指数”考核范畴,操办情况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将“两代表一委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纳入重要履职情况登记内容,对大操大办、造成恶劣影响的代表、委员,提请相应领导机构撤销其资格。实行分区督查指导,将全县18个镇乡(街道)分为东、南、西三个片区,成立3个督导小组,每天清晨6点左右蹲守县殡仪馆或晚上6点实地检查婚丧宴现场,对各村红白理事会工作进行全方位督查指导,及时消弭管理漏洞和违规倾向苗头。采用联合执法的形式,组织民政、公安、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整治,抓好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加强婚丧事操办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联合纪委、组织部及新闻媒体全程跟踪督查,并对酒宴现场情况进行拍摄存档,确保婚丧事操办遵规守矩不跑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