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红绿灯中的“黄灯”竟然不是黄色的?

《耶鲁的心理学第一课》[美]安宇敬 著,陈晓宇 译,湛庐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和令人反感的图片,哪一个让你印象更深刻?

为什么购物网站的商家都害怕被消费者打差评?

交通信号灯里的黄灯是黄色的吗?

现在给你340美元或6个月后给你390美元,你会如何选择?

……

安宇敬教授选取了贴近现实生活的8类问题,通过8个章节论述了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做好的8个心理准备,并进一步促使我们思考:为什么很多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越想证明自己对反而越容易错?为什么我们总是容易错误地归因?这些都是对人生的各种决策感到困惑的当代年轻人所共同面临的生活难题。

安宇敬教授在耶鲁大学任教30年,她在耶鲁大学开设的名为“思考”的本科生课程,是耶鲁大学广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耶鲁的心理学第一课》正是这门课程的精华,书里从大学生和年轻人的困惑出发,告诉读者应该如何用心理学的知识分辨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思考难题,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和人生规划。

>>内文选读:

红绿灯中的“黄灯”竟然不是黄色的?

在我儿子4岁的时候,我们在车上发生了一次争论。他问我,为什么黄灯被叫作黄灯。我没理解他的意思,考虑到他只是个4岁的孩子,所以我回答说:“它是黄色的,所以被叫作黄灯。”儿子说:“它不是黄色的,是橙色的。”我耐心地纠正他,同时暗自琢磨,是不是我丈夫没告诉我他是色盲,悄悄地把这个特征传给了下一代。儿子坚持说:“妈妈,你看呀。”为了证明他错了,我在下一个路口黄灯亮起的时候停下车来观察。我看到的是一个橙色的信号灯。虽然它不是成熟的橙子的颜色,但毫无疑问它的颜色更接近橙子而不是柠檬的。你们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

后来我发现,黄灯的颜色是故意设为橙色的,这样能见度最好。在正式文件中,黄灯的准确名称是琥珀灯,英国也用这个名称。好吧,那为什么我从小到大都认为它是黄灯呢?我感觉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我父母说那是黄灯,我自己也一直这么叫。小的时候,我会自觉地用红色、绿色和柠檬黄的蜡笔画信号灯。最恐怖的是,如果不是儿子纠正我,我真的以为黄灯是柠檬黄色。

由于已有信念先入为主,对现实的解读就带有偏差,这种现象非常常见。我刚才举的例子没什么危害,只要按照信号灯的指示开车,你叫它黄灯、橙灯还是琥珀灯都行。你可能会认为,如果固执己见有害,人们自然会随着新数据的出现修正之前的看法。然而,许多事例表明,即便眼前的证据支持相反的观点,即便固执己见害人害己,人们往往依然坚持原有的看法。

例如,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会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他人。开会迟到,他们怪堵车,即便每天的那个时候那个路口都会堵车。伤害了别人的感情,他们这样道歉:“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他们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别人总是错的,或许这样可以保护他们脆弱的自尊,却剥夺了他们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也让他们无法发展牢固、健康的人际关系。

另一些人则总是自责。他们不自觉地怀疑别人对自己的称赞(“他肯定对每个人都这么说”),贬低自己的成就(“我是靠运气”),甚至将最具建设性的负面反馈放大成无可救药的诅咒(“我彻底没戏了”)。或许他们都患有冒名顶替综合征。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任何新的证据都无法改变他们对自己根深蒂固的负面看法。

抑郁症患者最容易带着偏差解读现实,然后伤害自己。假设埃拉给朋友莱斯发信息:“周五晚上你准备干什么?”4分钟后,信息显示已读,但莱斯没有回复。2个小时过去了,莱斯还是没有回复,可能的原因有很多:莱斯刚看完信息就参加了一场特别无聊的会议,以至于忘了回复;他刚读完信息,手机就掉到面汤里;一只鸟在他头上拉屎,他一直忙着用抗菌洗发液洗头。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一直怀疑自身价值的埃拉会认为莱斯不想和她做朋友了。

基于毫无根据的刻板印象,人们会对某些人形成错误印象,进而伤害他人。无数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项研究探究了一个令人不安又充满争议的社会问题,即男女薪资差异。女性的薪水比男性低,有人认为这反映了男女能力的真实差距,所以算不上不公平。接下来的实验告诉我们,在应聘同一个职位时,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男女应聘者的遭遇有何不同。

这项研究的参与者都是美国知名大学的科学教授,他们所在的院系名声在外、受人敬仰。教授们要对学生实验室经理一职的应聘者进行评价。申请材料列出了应聘者的本科院校、平均学分绩点、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过去的研究经历、未来的研究计划,以及应聘时所需的其他信息。所有教授拿到的申请材料内容一样,只不过其中一半得知应聘者名叫珍妮弗,另一半则得知应聘者叫约翰。

尽管珍妮弗和约翰的资历完全相同,这项研究的参与者仍然认为约翰比珍妮弗能力更强,更适合这份工作,更值得接受良师的指导,即便这些参与者都是经过专门训练能够客观解读数据的科学教授。当被问及应聘者应该拿多少薪水的时候,他们认为约翰应该比珍妮弗多拿3500美元(高出10%)。科学家们这样区别对待同一份申请材料,仅仅因为应聘者性别不同。更让人难过的是,不仅男教授这么想,女教授也是如此。无数类似的研究揭示了不同立场带来的偏差。

作者:

文:[美]安宇敬编辑:袁琭璐责任编辑:朱自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