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螃蟹”撬动“大产业”,上海海洋大学让“上海基因”水产走向世界

一只螃蟹,怎样撬动更丰富的消费场景?对此,上海睿婕水产养殖合作社理事长王友成感触颇深。今年的“十一” 黄金周,由他投资的蟹逅营地迎来“开门红”。这个主打蟹文化特色的露营地,不仅为青浦区徐练村吸引了诸多游客,还助力当地蟹农实现创收。

“开门红”的秘笈是啥?王友成指了指站在身边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成辉:“王教授团队研发的‘江海21’就是金招牌!”

位于练塘镇徐练村的上海睿婕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中华绒螯蟹“江海21”良种生产单位,前不久刚在2024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上捧回“金蟹奖”和“最佳种质奖”。“受到今夏高温影响,全国各地成蟹产量相较去年高峰经历‘过山车’式下降。在王成辉团队的指导下,我们采用了新型的‘一塘双网’多水草种模式,成蟹的产量和规格未受较大影响。”王友成说,得益于高品质和鲜美的口感,营地螃蟹不仅按个销售,还在今年实现口碑销量双丰收。

如今,中华绒螯蟹良种——“江海21”不仅在沪带动文旅产业链,还正推广到宁夏、内蒙古、新疆等西部地区,更顺利“出海”到新加坡、韩国等地。这也是上海海洋大学科研团队近年来服务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江海21”占有率已占上海成蟹养殖八成

在一众河蟹中脱颖而出,“江海21号”靠的就是口感。“腿长,味鲜”,这不仅是“江海21”的优点,更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遗传稳定等优良特征。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普通中华绒螯蟹相比,16月龄蟹生长速度提高17.0%以上。

“江海21”是王成辉团队历时10余年选育的中华绒螯蟹新品种。“它是纯正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上海可谓是它的‘娘家’。”王成辉介绍,“该品种已在全国17个省区养殖,‘江海21’占有率已达上海成蟹养殖的80%,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主导品种。”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水产养殖创新种质的开拓者李思发还记得,20多年前,中华绒螯蟹蟹种基本来自长江口野生苗种,人工育苗的科研成果几乎是一片空白。尤其是1997、1998年,由于过度捕捞和利用,造成长江口天然蟹苗骤减,天然蟹苗价格涨到10-12万元/公斤。

随着池塘生态育苗技术的发展,河蟹产业由天然蟹苗转向人工蟹苗。但在人工育苗中,存在突出的问题是小规格亲蟹(80-150克左右)的应用,造成养成河蟹的性状退化,规格小,养殖效益下降,影响了河蟹产业的持续发展。

王成辉团队从2004年开展河蟹育种以来,以育种亲本为材料,深入研究大规格亲蟹(雌>150克,雄>200克)的繁育技术,突破了大规格亲蟹抱卵困难、亲本死亡率高、育苗产量低的技术瓶颈,建立了大规格亲蟹越冬育肥技术、亲本配组技术、抱卵孵化技术、幼体培育技术等工厂化和池塘生态繁育技术体系,制定了国家标准—《中华绒螯蟹亲蟹苗种》。

近几年来,团队研究了超大规格亲蟹(母本250克、父本350克以上)的规模化池塘生态育苗效果,单只母蟹的平均育苗量为0.62—2.17kg,2024年更是高达平均3.64kg/只母蟹,为有史以来最高。

铸造河蟹产业的“中国芯”

河蟹的生长期一般为2年。王成辉团队经历了整整6代品种选育,耗费长达12年,才将河蟹的优质性状稳定下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正是为了守护河蟹产业“中国芯”。

“种质资源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资源,是种业发展的核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副院长王浩介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团队自1995年起开展国内外绒螯蟹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和创新利用工作,已先后收集国内外绒螯蟹种质资源群体909份,2.6万只,研发了国内第一套绒螯蟹表型性状精准测量系统,对绒螯蟹群体的表型性状、遗传特性等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建立了国际上覆盖范围最广、群体和样本数量最多的绒螯蟹种质数据库。

团队不仅建立了从幼蟹到成蟹的形态量化判别函数,鉴定出不同绒螯蟹种群的生化遗传标记和分子遗传标记,建立了中华绒螯蟹的第一个国家标准(GB/T 19783-2005),首次证实中华绒螯蟹长江种群存在明显的奇、偶年两个谱系,挖掘出长江种群的优异种质,还筛选出新品种选育的特异性状—“大长腿”和“尖额齿”。当前“大长腿”和“尖额齿”已成全国河蟹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

“种”和“养”是水产业中的两大核心问题。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团队围绕河蟹产业链一条科创主线,聚焦“种”和“养”两大核心问题,综合多学科的方法和手段,助推我国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河蟹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特别是大规格亲蟹池塘生态育苗技术的发展,不仅强力支撑了河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为长江口天然蟹苗的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螃蟹从按“斤”销售到按“只”销售

中华绒螯蟹已在全国28个省市区养殖,年养殖产值达900亿元。由于天然的区位优势,上海有中华绒螯蟹故乡之称,为全国河蟹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本世纪以来,上海河蟹产业坚持种源和成蟹双轮发展,成效明显。”王成辉介绍,特别是2010年上海启动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来,上海河蟹产业发生重大变化:从空间格局上看,从体系前的崇明“一枝独秀”,发展到崇明和松江的“两翼齐飞”,再到崇明、松江、宝山和浦东的“四足鼎立”;从功能格局看,从体系前的上海河蟹种源“一马当先”,到种源、大蟹“齐头并进”,到现在的品种、品质和品牌“三驾马车”;从效益格局看,从体系前的按“斤”销售,进入体系建设的按“只”销售。

“江海21”的培育体现了上海海洋大学打造渔业科技创新“先行者”和“国家队”的一个剖面。上海海洋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李云凯介绍,最新统计显示,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选育了16个水产新品种,涵盖鱼虾蟹贝藻所有品类,位居国内前列。“学校充分发挥上海水产‘种源基地’的作用,依托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国家队,积极推广水产‘上海基因’覆盖范畴。”李云凯举例,占据国内罗非鱼养殖6成以上份额的新吉富罗非鱼、国内首个草食性鱼类新品种“浦江1号”,首个草鱼的新品种“沪苏1号”均为上海海洋大学创制。

作者:吴金娇

文:吴金娇 图:邢千里编辑:王星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