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军军长梁兴初之子:这部电视剧不是告诉年轻人怎么打仗!

1月24日央视大剧《跨过鸭绿江》完美收官,根据官方公布数据,该剧收视率仅比新闻联播低0.09,整体观众规模达2.6亿人次,创下近几年来央视一套电视剧的收视纪录,被观众誉为国产战争剧品质标杆。

想必看过该剧的人对38军军长“梁大牙”都印象深刻,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梁大牙”因为没打熙川被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大骂为“鼠将”,在接下来的第二次战役中,梁兴初率38军打了一场经典而漂亮的山地阻击战:三所里阻击战,让38军赢得“万岁军”称号。

“表演到位。将父亲勇于承担,敢于亮剑的英雄气概表现的淋漓尽致。”近日,梁兴初之子梁晓源在接受红船编辑部采访时,除了对饰演“梁大牙”这一角色的演员赵波表示肯定,也谈了对这部剧的看法。

《跨过鸭绿江》电视剧梁兴初画面

“女演员原汁原味,但很漂亮”

“这部片子演我父亲的演员,接到这个任务之后,跟我哥哥做过沟通,我哥从父亲的性格、父亲对部队的情感等多方面给他做了很详尽的介绍,还给他提供了一些资料。”梁晓源认为,演员做了功课,表演中就会更贴近于人物原型,自然会演得比较出彩。

世界无限大,荧屏无限小。在梁晓源看来,《跨过鸭绿江》(以下简称《跨》)这部剧作为重大革命历史的载体,受时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很详尽地描述事实,但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电视是一个大众的宣传媒体,一部片子能做到老少咸宜,有一个共同的确认点,就已经很不错了。”

对于创作团体,梁晓源更多持包容的态度,他认为剧作的创作演职人员并非历史当事人,能将人物演绎到目前的贴合程度已经算成功了。“总比一些抗战神剧里,演员化妆描眉涂口红,衣服干干净净,满街小白脸要真实多了。《跨》剧中女演员原汁原味,但我觉得很漂亮。比那些扭扭捏捏、故作姿态的小女生演的要好多了。”在梁晓源看来,任何艺术创作都要尽可能地贴合实际,不能把先辈浴血奋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丑化掉。

梁晓源认为,现在的经济条件、物质生活与过去无法比拟,处于这个时代的人去了解当时的人,一定有思想差距,有代沟。“人的思想结构和文化水准不一样,一个演员只能够通过他的表演,尽可能的去体现和靠近那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不能强求他做到十全十美。”

“如果没责任心,不可能一夜走145华里”

彭德怀曾说,抗美援朝二次战役的伟大胜利决定了朝鲜战争的战局。38军作为二次战役的主导部队,因为充分完成了志愿军总部交代的战略任务,受到了嘉奖。

“我爸爸1913年生人,三十三四岁就当了军长,当时是东北民主联军10纵队的司令员,去抗美援朝时,他已经当了4年的军队司令了。1951年5月,我父亲因为身体原因回国,毛泽东接见他时曾称赞地说‘久仰久仰,万岁军长’,这就是历史。”提起父亲从未说过的这段辉煌历史,梁晓源语气中满是钦佩。

《跨过鸭绿江》电视剧画面

梁晓源说,《跨》剧讲述了万岁军是怎么得来的,“如果没有责任心,部队不可能一夜之间跑145华里,他们有一种信念,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不能让侵犯之敌逃了,即便走不了,累的吐血和晕倒在路上,甚至牺牲生命,也一定要先于敌人5分钟跑到阻击地点,因为有信念支撑。”

梁兴初作为一个穷苦出身的小铁匠,在共产党的多年培养下,成为了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父亲在这个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他应该做出的贡献,勇于承担所有的责任,这是很高尚的,也是最完美的。”梁晓源说,共产党人最讲认真,一个人认真就能把事情做好。

《跨》剧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展现出先辈是什么样的人,也在告诉未来人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部电视剧不是告诉年轻人怎么看热闹、怎么打仗,而是告诉年轻人要传承什么?”梁晓源说,当年的父辈们承载人民委托的重任,不怕牺牲、流血,不完成任务誓不罢休,这是一种共产党人的精神,也是这个时代需要传承的精神。

一部革命历史剧,总会存有小毛病,比如,一些历史背景模糊没交代清,也有一些小的错误,但梁晓源依然给这部剧打出了90分。梁晓源认为,这部剧创作时间周期短,不可能做到完美,在弘扬志愿军精神的同时,没有刻意的去歪曲丑化,在当下难能可贵,这部剧就有价值。

梁晓源认为,“年轻一代,要传承和承担《跨》剧中先辈们的责任和精神,因为这就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不败之地的一种精神。”

撰文:王海荣

主编:王海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