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确实写得比较烂,对不起读者,上周实在是比较忙,这周有空写了。
上文提到,嘉靖对胡宗宪的汇报感到非常的诧异。其实准确的说,所有的上层人,即嘉靖。严嵩、严世蕃、裕王、以及徐高张等人,对此都非常的不理解。
我们作为观众,自然是开启了上帝视角,属于全知全能,我们看见的胡宗宪与杨郑何三人的争斗,也看见了胡宗宪与谭论的推心置腹,但是这一切,上层人都是不知道,所以他们出现的集体困惑。
其实真实的生活当中,大部分事情都是这种样子。每个人都处在信息不对等的博弈当中,不可能有人知道全部事情的真相,每个人都是盲人摸象,因此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所得到的部分信息,试图恢复事情本来面目,这就是靠每个人的推理。
首先就是嘉靖。
嘉靖当时已经收到了杨金水的奏报,所以对毁堤淹田的事情,已经非常明白。按照嘉靖的理解,既然田已经淹了,胡宗宪就应该水顺推舟,直接开始改稻为桑,毕竟胡宗宪再傻也知道,郑何搞的毁堤淹田,背后肯定是小阁老的主意,
但胡宗宪顶住了所有压力,反而反将一军,把杨郑何三人给逼住了,居然让这三人也同意三年不改。
这是摆明了跟严党对着干,甚至把司礼监也给拉下水了,因为胡宗宪非常清楚,杨金水就是吕芳的人。
那胡宗宪的用意又是什么。
而且胡宗宪还特别的狠,未经上报就把协办官员给杀了,这就意味着将来要审案,只有胡杨郑何等人知道实情,剩下的人都死绝了。
胡宗宪这么干,又是为什么?
嘉靖实在不明白这些,但是他很清楚一点,胡宗宪肯定不是投靠裕王了,否则胡宗宪直接把案子搞大搞个水落石出,郑何必死无疑,小阁老也得跟着完蛋。
但胡宗宪非但没有这么做,反而帮他们遮掩,上报的就是河堤年久失修,还把可能嘴不牢的人直接杀了,把案子坐实。
所以胡宗宪这一连串的神操作,直接把嘉靖给搞蒙了。因此,必须把胡宗宪叫上来问问。
但是嘉靖又怕胡宗宪不肯说实话,因为明明是毁堤淹田,胡宗宪上报的却是年久失修,已经骗嘉靖一次了,所以嘉靖直接把三方势力全部叫来,让他们相互印证。
收到奏报的严嵩,也是如此。
严嵩一看河堤失修,立刻明白肯定是自己儿子搞鬼了,一审问立马就明白这其中的真相。
当时严嵩就给吓傻了,毁堤淹田这罪名一旦坐实,诛九族都算是轻的,这么大的事情,严世蕃就敢背着他去干,那严世蕃私底下还做过多少事情?严嵩想想都不寒而栗,看来这条老命将来就是要断送到严世蕃手里了。
但严嵩又感到很庆幸,还是自己的学生胡宗宪靠得住,这么大的事情,居然给圆住了,现在相关人员已杀,只要胡宗宪一口咬死是河堤失修,那这件案子就算是翻过去了。
但严世蕃可不这么想,严世蕃觉得圆谎是胡宗宪该做,本来改稻为桑就能执行的很好,就是因为胡宗宪不肯干,所以逼的严世蕃才出此下策,逼迫胡宗宪就范。但严世蕃万没想到,胡宗宪面对如此情形,居然还是不肯干,反而把郑何逼的也一起反对严世蕃。
严世蕃当场就暴怒,准备直接干掉胡宗宪。
幸亏严嵩知道事情的轻重,直接拦下来了,否则胡宗宪被严世蕃干掉,万一胡宗宪一怒之下真的投靠裕王派系,那严党立刻死无葬身之地。
至于裕王,说白了,这次真的是躺枪。
无论是嘉靖还是严世蕃,都怀疑胡宗宪跟严党顶着干,背后的真实原因就是胡宗宪打算投靠裕王,包括杨金水。
杨金水身为司礼监的人,根本不关心胡宗宪到底投靠哪一方,但就是这样,杨金水当着胡宗宪都明说,你们这些当官的,能这山望着那山高。意思非常清楚,就是怀疑胡宗宪要改换门庭。
嘉靖直接把谭论也招回来,本质上就是怀疑谭论在背后搞事情。
但实际上这事儿真跟裕王没有任何关系。
可嘉靖把谭论召回来,给了裕王出了一道难题,到底见不见谭论。
首先毁堤淹田,这是大事,事关严党到底能不能倒台,裕王肯定想要知道事情的内幕,但现在大家都怀疑这背后就是裕王搞事情,这时候见谭论就成了瓜田李下。
更关键的是,如果这事真的让嘉靖怀疑,那裕王就非常倒霉了。现任的封疆大吏,居然因为裕王的影响,就敢跟内阁跟司礼监跟皇帝做对,这种事情嘉靖岂能容忍,而且这种事情还审不出来。就算嘉靖问胡宗宪,胡宗宪真的是受裕王指使,胡宗宪也绝对不会把裕王卖出去。
因此裕王非常犹豫。
这里有个细节非常重要,就是裕王跟高张商量要不要见谭论的时候,徐阶去哪了?
这件事情,徐阶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从头到尾徐阶都没有出现,也没有任何表态。
这不可能是编剧,也就是刘和平老师,把徐阶忘了,而是有意安排。
这时候徐阶消失非常符合人物设定。
因为这件事情如果真的闹大,有可能直接内阁倒台,甚至嘉靖和裕王父子对决。徐阶这时候如果卷进去,以徐阶二把手的身份,那嘉靖就怀疑裕王的势力太大了,上有徐阶,下有胡宗宪。
而且徐阶这个人,虽然明显是裕王党,而且是最后整死严党的幕后黑手,但从来在表面上,不会跟严嵩对抗,哪怕是在裕王府开会,徐阶都不会说过头话。
所以像现在这种授人以柄的事情,徐阶绝不会参与。
剩下的就是高张二人,一个认为见,一个认为不见,但都没说到点子上,最后还是裕王妃给出意见了,让冯保去找谭论。
冯保是吕芳的人,所有人都知道,这就是吕芳,甚至可以说是嘉靖安插在裕王府的眼线。让冯保去见谭论,表明裕王跟谭论没有什么私下联系。这也就是裕王说,天家无私事。
于是三方,嘉靖跟杨金水吕芳,严党跟胡宗宪,裕王跟谭论就分别去开会了。
可三方最后得到的结果却是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