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半个多世纪前的《白毛女》海报前,“大春”第一代饰演者、今年81岁的凌桂明思绪万千。当年演出的种种细节,他至今历历在目。
作为最早以芭蕾这一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中国原创芭蕾舞剧之一,今年是芭蕾舞剧《白毛女》在“上海之春”艺术节首演60周年。今天,《白毛女》诞生六十周年访谈沙龙在位于虹口区曲阳路的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举行。当年的主创人员——茅惠芳(饰演喜儿)、石钟琴(饰演白毛女)、凌桂明(饰演王大春)、王国俊(饰演黄世仁)等艺术家来到现场,并参观了该馆与收藏家吴绮民联合举办的“足尖上的红色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诞生60周年纪念收藏展览。
《白毛女》的故事是根据上世纪四十年代流传在中国北方的“白毛仙姑”传说改编,通过喜儿、杨白劳、王大春、张二婶、黄世仁、穆仁智等人物的爱与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对为富不仁的地主的反抗,期盼共产党来解救劳苦大众。
这部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结合了西方芭蕾艺术和中国民族风格:舞蹈上,前辈艺术家不仅灵活运用了外来芭蕾语汇,也从民族民间舞、传统戏曲、武术中借鉴了大量素材;音乐上,芭蕾舞剧保留了歌剧《白毛女》里家喻户晓的《北风吹》《扎红头绳》等曲目,也将河北梆子、山西梆子等民间音乐融入其中,让管弦乐与民族乐器相互映衬。迄今,《白毛女》演出已超过2000场,是目前国内演出场次最多的舞剧。
吴绮民介绍,“白毛女”的故事在延安鲁艺时期就被改编成歌剧,是我国民族歌剧的开山之作,在中国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由于深受好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毛女》又被改编成电影,之后才是芭蕾舞剧,再后来又被改编成芭蕾舞电影、沪剧、越剧、京剧、评弹等多种艺术形式。
在此次展览中,一张1964年“上海之春”的节目单,成为“锁定”芭蕾舞剧《白毛女》首演时日的直接证明。节目单上写着,这部由上海市舞蹈学校演出的小型芭蕾舞剧,根据歌剧“白毛女”改编。
凌桂明告诉记者,最早将《白毛女》改编成芭蕾舞剧的是日本松山芭蕾舞团——1952年,周恩来总理向战后第一个到中国访问的日本国会议员帆足计赠送了电影《白毛女》,清水正夫、松山树子夫妇看了电影《白毛女》后深受感动。在中国方面有关人士的协助下,他们将《白毛女》改编成芭蕾舞,1955年2月在东京首演,同年7月松山芭蕾舞团访华,并于次年在华演出芭蕾舞剧《白毛女》,对中国芭蕾舞界震动很大。之后,上海舞蹈学校将《白毛女》排成舞剧。不过,与歌剧和电影不同,舞剧中的喜儿不再是忍辱偷生或抱有幻想,而是不甘受辱拼死反抗;大春参军的动机也由解救喜儿,转变为解放普天之下的劳苦大众。今年,上海芭蕾舞团携《白毛女》登台国家大剧院,排练期间,凌桂明还手把手地指导青年演员排练。
在茅惠芳的印象中,这部舞剧从最初由芭蕾舞科四、五年级的几名学生演出,到1965年“上海之春”发展为中型规模。1966年她参演时,已然成了大型芭蕾舞剧,演出时长也从最初的20分钟,达到了1小时50分钟。作为喜儿的扮演者,茅惠芳在前半场剧情吃重,她要通过小跳、中跳、大跳、旋转等腿部动作,来体现角色的内心世界。1970年,由桑弧担任导演的芭蕾舞剧电影《白毛女》开拍,为了能把人物塑造得更好些,定了让茅惠芳去演“喜儿”、石钟琴演“白毛女”。
石钟琴记得,起初喜儿进山后,头发直接从黑发变为白发,女主演仅有“喜儿”和“白毛女”两个角色。排大型舞剧时,喜儿到白毛女的发色之变,历经喜儿、黑毛女、灰毛女、白毛女四个阶段,由四位女演员共同完成。根据剧情,喜儿逃入深山,经历春夏秋冬,黑发变灰发,最后在漫天大雪中,全部变成了白发,大家都觉得很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起初,她就演过“灰毛女”,在台上只亮相了1分多钟。她第一次扮演白毛女是在1969年的广州,也是这部舞剧的第三位“白毛女”扮演者。之后一跳就是8年,她的名字也与“白毛女”相系一生。
从1964年起,王国俊便投身于《白毛女》的创作和演出,扮演了剧中的“大反派”地主黄世仁。由于角色塑造太过成功,以至于外形帅气、舞蹈功底很强的他,在当时都没有女孩写信主动追求他——同剧团扮演“喜儿”“白毛女”“大春”的演员,都有异性青年观众写信来表达爱慕之情。《白毛女》的火热,也带动了一波“联名款文创产品”。他曾见到身边亲友使用白毛女海报同款的茶杯、脸盆、毛巾、枕巾等。这在此次展览中也有所体现。
座谈会现场,主演们更是感受到观众们的热情:影迷樊先生特地从山西赶来,还带来了他收藏的多幅剧照海报;一位上海的残障人士,带来了他保留多年的剧照老照片。吴绮民在展览前,也将当时“喜儿”“大春”“白毛女”在片场的合影重新着色,翻印成了彩色照片,并做成海报送给热心观众。
“今天看到大家那么激动,我真的很开心,也很感动。”常年旅居海外的茅惠芳此次特地回上海参加活动,“这说明用心创作的艺术作品,永远都有生命力。”
作者:单颖文
文:单颖文图:单颖文编辑:周辰责任编辑:苏展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