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年的中国车市,正经历着一场“既决高下,也决生死”的激烈变革。价格战与舆论战交织,将整个市场搅得风云变幻,无论是大众、丰田等主流品牌,还是BBA、沃尔沃等豪华阵营,都无法置身事外。在这场洪流中,沃尔沃正以“彻底中国化”的姿态,试图在下半年的市场博弈中站稳脚跟。
车市变局下的“生死考题”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消费活力较往年明显放缓,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对于习惯了按部就班的传统车企而言,这更像是一场“渡劫”——旧有的产品逻辑、研发节奏、用户沟通方式,在快速切换的市场环境中纷纷失效。
作为全球年销76万辆的豪华品牌,沃尔沃曾依托基盘优势对市场变化保持观察,但如今也不得不直面现实:“在中国市场,如果还不肯转型电动化,基本就意味着要被边缘化。”沃尔沃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于柯鑫多次强调,2025年是沃尔沃的关键之年。
数据印证着压力的真实存在。上半年,沃尔沃全球经营受关税等“黑天鹅”事件影响,收益受挫,而这背后,是全球车市暗藏的“火药桶”——中国市场的转型速度尤其惊人,新能源车市的密码已被中国车企掌握,传统豪华品牌的原有产品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沃尔沃选择主动求变:加速新车节奏,原定计划的7款重点车型(覆盖燃油、纯电、插混)中,新款XC90、XC60、S90、EX30CC已上市,ES90、XC70也已亮相;同步启动全球组织架构优化,为应对竞争态势铺路。但这些还不够——要真正扎根中国市场,需要的是一套“中国定制”的解决方案。
XC70:中国化战略的“关键一子”
8月即将开启预售的XC70,被视作沃尔沃“彻底中国化”的核心载体。这款重启的经典IP,承载着远超产品本身的战略意义。
从市场格局看,30万级SUV市场早已是“红海战场”:理想L6/L7/L8、领克900、问界全新M7等中国品牌车型凭借智能化、场景化优势持续领跑,而沃尔沃此前的主力车型XC60,已难以独自扛下SUV市场的全部火力。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沃尔沃在中国大陆累计销量70,298辆,XC60仍是销量支柱,但面对下半年的市场压力,单靠一款车型“托举未来”显然难以为继。
XC70的到来,正是为了填补这一缺口。它与XC60将组成产品矩阵,形成“双拳出击”的态势。更重要的是,这款车被贴上了“中国味浓重”的标签——以超级混动技术为核心,瞄准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需求;在设计与功能上深度贴合本土使用场景,打破了沃尔沃以往“北欧基因”的单一叙事。
相较于S90、EX90等更侧重品牌高端形象的“北欧风格”产品,XC70的定位更务实: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品牌符号,而是直接切入中国主流消费市场的“作战单元”。沃尔沃试图通过它证明:“决心在中国有所作为,就得拿出迎合本土需求的产品”,不是一句停留在PPT上的口号。
彻底中国化:不止于一款车的战役
XC70的重要性,更在于它是沃尔沃“彻底中国化”战略的缩影。
过去半年,沃尔沃曾试图通过价格战守住阵地,消解与中国智能化新车的差距。但事实证明,这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破局,需要从产品定义、研发周期到用户沟通的全链条“中国化”重构——让中国市场从“销售腹地”升级为“研发策源地”。
从产品线看,沃尔沃正跳出20-40万区间的传统舒适区,以XC70为支点,在新能源赛道上拓展边界;从技术路径看,超级混动的押注,是对中国市场“插混车型渗透率高”这一特点的精准回应;从用户思维看,褪去豪华品牌的“滤镜”,直面消费者对智能化、性价比的真实需求,成为新的行动准则。
2025年的下半场已经开启,对于沃尔沃而言,“卖好XC70”不容有失——它不仅关系到能否分担XC60的压力,更决定着“彻底中国化”战略能否落地生根。在这场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的战役中,唯有真正读懂本土需求、扎根本土创新,才能在变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