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松山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原始创新高地

东莞松山湖中心区

媒体走读松山湖时,与陈和生院士(左六)合影 梁文英/供图

11月2日至4日,东莞松山湖将迎来2020粤港澳院士峰会暨第六届广东院士联合会年会的召开。届时,上百位院士专家将集结松山湖,助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松山湖魅力凸显,正聚焦着海内外越来越多的目光。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松山湖是东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战略平台。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今的松山湖已成为东莞创新驱动发展的集聚区、生力军与加速器,致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原始创新高地。

创新驱动

加快推进松山湖科学城建设

今年5月,香港大学黄明欣教授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一种新的作用机制,打破了传统的提高强度会降低材料断裂韧性的认识,获得了强度、韧性、延展性俱佳的低成本新型钢材。相关研究在《科学》发表。这是中国散裂中子源自2018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运行以来,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散裂中子源这一‘国之重器’就像‘超级显微镜’,是研究物质材料微观结构的理想探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表示,自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两年多时间内,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服务全球用户,已经完成超过200项原创性课题研究,并且已在《科学》《自然—通讯》等期刊发表文章50多篇,为国家的许多战略需求和高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一流的装置产出一流的成果。今年8月,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简称BNCT)实验装置在东莞研制成功,为我国医用BNCT治疗装置整机国产化和产业化奠定了技术基础,将为我国肿瘤治疗带来技术性革新。这是中国散裂中子源布局东莞以来,相关技术催生的首个产业化项目。

“我们这个项目不会带来GDP,它是一个世界先进水平的装置。”陈和生坦言,建设重大科学装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在看来,这个项目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正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片区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主体,定位为重大设施平台等创新资源集中承载区。9月,东莞市委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意见》,意味着东莞将进一步举全市之力,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按下“快进键”。

除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已正式动工,预计2021年完工,这将为今后南方先进光源落户提供重要的科学和工程技术支撑,同时也标志着松山湖科学城从单个大科学装置加快向大科学装置集群进发。此外,松山湖科学城第三个新型的光源大科学装置正在谋划推进中,将与南方光源和散裂中子源形成互补效应,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能力,推动多学科运用与交叉。

松山湖科学城位于东莞几何中心,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强调,松山湖在未来10到15年内的核心使命,就是以松山湖科学城为核心平台,深度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当中。最终将松山湖打造成东莞“创新城市”形象的标杆地区!

筑巢引凤

科技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谁掌握了材料,谁就掌握了未来。”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展厅内,墙上的这句标语显得格外醒目。今年2月,汪卫华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一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正是诞生在2018年成立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卫华介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好的原创性的科学问题,应该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不仅仅是来源于书本和杂志。”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对《中国科学报》表示,材料实验室建设筹建之初,我们就提出探索打造从前沿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目前实验室内设四大核心板块,包括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

如何使尖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创新样板工厂有办法,该板块致力于推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与科研转化,为科技成果的快速转移转化提供强力的引擎。松山湖周边环境给成果转化带来了便利,汪卫华表示:“由于松山湖科学城周围有很好的制造业产业化环境,通过实验室的平台,可以帮助他们把成果更快更高效地转化出去。”

在松山湖科学城,材料实验室通过合作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源头活水”。

像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样,东莞已经成立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等3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大部分集中在松山湖科学城,其中有4家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累计培育科技企业1600多家。这些机构有力带动了一大批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成果、新项目在本地出现并落地转化。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依托大科学装置,松山湖的磁极效应越发显现,正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人才磁极效应愈发凸显。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已聚集包括陈和生在内300名高端科研人才常驻东莞工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引进包括王恩哥、赵忠贤、汪卫华在内的10名两院院士、24个创新样板工厂科研团队,集聚双聘和全职科技人员近800人。通过借智借脑,松山湖科学城将逐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集聚地。

成立于2007年的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以“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和“通过市场化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特色,被誉为“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代表”。在该院院长张国军的带领下,工研院从不到40人的创业班底发展成为拥有600余人的研发团队、1000余人的产业化团队,累计孵化高科技企业900余家,自主创办科技企业70家,为上万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国军介绍发展情况

“这12年时间,我们见证了松山湖的快速发展。”张国军在建设工研院的过程中也感慨于松山湖的发展,“2008年过来的时候,我见过松山湖的基础建设时期,2010年到2020年,我见证了松山湖逐步积累爆发的时期,到了2020年,松山湖成为国家科学中心的先行启动区,又是一个新起点。”

产业聚集

构建全产业链创新体系

近年来,东莞市以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总抓手,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着力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全链条创新体系,取得明显成绩。

截至目前,全市区域创新体系进入国家战略布局,松山湖科学城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国家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上升至21位,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一批前沿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初见成效。

生物产业是东莞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规划到2025年,东莞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产值要达到1000亿元。目前位于松山湖的东莞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已聚集超过400家生物技术企业,覆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化妆品、保健品等不同领域。同时,涌现出一批独具创新特色的企业或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菲鹏生物创始人崔鹏(左)介绍企业发展

走进广东菲鹏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菲鹏生物),只见一间间实验室里,身着白色大褂的科研人员穿梭于各类仪器前,正在专心致志地做实验、搞测试、比数据。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以其创新技术打破了国内生物活性蛋白依赖进口的局面。对于新冠诊断,菲鹏生物除了提供核酸诊断产品,也于2月研发推出了免疫诊断产品,在10~15分钟就能快速给出初筛结果,十分高效。

菲鹏生物创始人崔鹏表示,受松山湖创业环境的吸引,菲鹏生物落户东莞,并于2018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菲鹏生物于1月24日起免费向新冠病毒核酸诊断试剂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100万人份核酸原料,在核酸检测相关机构中广泛应用并获得普遍赞许,是本次疫情防控核酸检测试剂的主要原料供应商。

记者了解到,松山湖高新区从2001年开始筹划建设,20年间从工业园区,逐步发展为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建综合型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2019年,松山湖GDP高达677亿,财政收入达到163亿,其中近84%来源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

华为机器、华为终端总部等先后在松山湖落户,华为在莞的科研人员已有数万人。目前,松山湖已经形成了年产值规模超过5400亿元、以高端电子信息为代表的“4+1”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引进了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规上企业产值超千亿企业1家、产值超百亿企业3家、产值超50亿企业4家、产值超10亿企业4家。

截至今年3月份,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已累计引进和孵化80余家科技型公司,累计产值超25亿元。接近80%的孵化成功率,远远高于全省、全国及全球平均水平,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机器人创新创业孵化之路。其中,在此孵化的云鲸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鲸)在业内颇具名气。

云鲸智能联合创始人高寒介绍产品研发

“松山湖是云鲸梦开始的地方。东莞这片创业沃土,有无可比拟的完整产业供应链,给了我们非常好的环境与配套支持。”云鲸联合创始人高寒表示,云鲸成立于 2016 年,总部位于东莞。今年上半年云鲸产能急需扩大,东莞政府帮助云鲸找到了新工厂。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