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3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将近40名风控人在疯控叔的带领下走进了小米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小米科技园新总部,与小米风控团队——小米内控内审监察部进行了现场交流和研讨。
小米公司副总裁、内控内审监察部总经理刘少顺先生对从全国各地各单位赶来的风控界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为到访的交流团队详细介绍了小米公司的发展历史、小米风控团队的组建和发展历程,对于内控、内审、监察、合规一体化风控和数字化风控的经验和体会。
刘少顺先生曾就职于索尼、三星以及诺基亚公司,并于2016年加入小米开始负责风控方面的工作。
在这次分享中,他提到了小米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好产品的使命,并进一步阐释,基于使命之上的愿景就是要以员工为中心,同用户交朋友,做一家酷的公司。
在分享中,他首先提到了VUCA来描述当下的大背景,即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在复杂的不确定性状态下,就要求我们如何去变革来适应企业。
小米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成为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随着公司日益庞大,对规范化管理的迫切性也越来越高。
雷军说:公司正在从游击队转变为正规军,管理就是管理风险!
我们为雷军总对于风险管理的深刻认知鼓掌!2016年初,刘少顺先生加入小米,从零开始,组建团队逐渐完善了内控、内审和监察、合规体系,并向着大风控体系前进。
在风控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深入剖析风控部门同业务部门之间存在的认识和沟通障碍并给出了解决方案,他提到了以下几点:
1. 风控的“产品”思维
作为风控部门,也要有“产品”的意识。应用互联网思维,强调场景和交互,风控部门将部门的内控、审计产品化,并同业务部门产生交互和连接,在场景中让业务部门以及领导层切实的看到风控产生的收益。推动风控体系的建设。在建立起产品化思维之后,就是进行数字化,通过数据把整个流程管起来。
2. 合适的时间窗口或者事件推动
在小米上市、全球化扩展以及内部腐败事件发生后,领导层开始重视风控,并真切的体会到风控带来的收益。上市后面临的一系列合规要求以及内部管理的要求让风控部门比较容易找到切入点,全球化扩展使得海外营收占比不断提高,也在要求小米不断提升合规能力,内部腐败事件的发生也推动领导层开始更注重内部管理体系的建设。
3. 发现人之大,永远重视人的因素
刘少顺先生从职业角色来分析,提出要将创始人、打工者以及职业经理人有机融合的观点。从风控部门来看,需要做好心理建设,即明确职责定位,但又不片面的同业务部门相对立,而要做业务部门的“朋友”,这样更有利于开展工作。同时,有了这种心态,才能够帮助风控部门更好的了解业务,即使有很多时候是热脸贴冷屁股,但依然要做一个适应者和创造者,为业务部门赋能。
4. 做透一件事,保持年轻心态
在VUCA时代,每个人对于不确定性都会产生焦虑,还有是职业的倦怠感,就是说40、50的那个无力感和在往上走的这种拼搏感都没有了,就剩下自己的存在感是不是还存在。保持一个年轻的心态,不轻易用经验否定新做法就是极为重要的品质,也可以帮助风控部门把每个点每个细节做通做透,真正接纳自己。
5. 对公司价值观发自真心的热爱
风控作为一个“良心活儿”,需要团队共启愿景。在慢慢建立这种紧迫感的过程中,用我们的话说就是用心,当我们做内控和审计或相关的工作你真正用心的时候,你去将心比心用心的时候,我觉得就无往不破。
有了以上的认知,在手机研发和供应链的风险管理上,风控部门开始展示自己的价值。通过一系列手段,让领导层终于看到了一个企业端到端的流程化、体系化的治理思想是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成长,和业务进一步产生了深度的绑定。
同时对高风险领域的审计,提出BP的概念,就是做业务部门的伙伴。充分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和逻辑,实现更深层次的交互。
本次交流会也是疯控叔和“风险管理世界”公众号读者的见面会,他和大家分享了对于风险管理工作如何在企业下一步更好发挥作用的一些观点以及写作的一些心路历程。之后由疯控叔和刘少顺先生一起和现场的各位同仁讨论了在工作中大家碰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
在刘少顺总经理的带领下,小米内控内审监察部在2019年取得的一系列优异的成绩,在各位风控界同仁的见证下,由疯控叔向小米内控内审监察部颁发了“卓越风控奖”。
本次参会的企业代表来自各行各业,既有大型国企、又有民企、外企,既有传统行业、也有互联网科技公司、知名咨询服务机构,非常具有代表性,部分代表来自:
网易、滴滴、京东、快手、IBM、一汽大众、航天科工、国家电投、三峡国际、华能、大唐、中石化、天津港、潍柴动力、粤海控股、清华大学等等众多知名企业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