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郝柏村:人间正道是沧桑

郝柏村,字伯春,1919年8月8日出生,江苏盐城人。中国国民党军事将领、一级上将,曾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国防部长”以及前台湾当局“行政院长”、中国国民党中央副主席等职。

蒋经国执政台湾后期,对继承人问题考虑很久,选择本省籍李登辉充当副手,并无让其接班意愿。蒋经国安排孙运璇担任“行政院长”,本意自己担任两任“总统”任期,就让孙运璇接班继承大位,但是孙运璇突发脑溢血中风,打乱了蒋经国台湾当局领导人的人事布局,紧接着蒋经国意外病重突逝,依据宪法由“副总统”李登辉顺利接班,国民党执政当局就此步入万劫不复之地!

国民党败退台湾七十年,只有两位军人执掌过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和“行政院长”军政大权,一个是陈诚,一个是郝柏村。在蒋经国突病离世,李登辉接任政权平稳转移过渡时期,军方扮演着稳定政局的重要角色。时任国民党中常委、参谋总长的郝柏村举足轻重,郝柏村代表军方联名致电并公开发表谈话支持拥护李登辉遵宪继位,并在李登辉代理国民党主席职务一事,表示军方不介入党内纷争,实则上对李登辉党政权力集于一身、巩固其集权领导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1988年7月20日,在国民党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李登辉作为台籍人士首次登上了国民党最高权力宝座,台湾进入了“李登辉时代”。

李登辉上台后,逐渐暴露出其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本来面目,1989年12月将“军事强人”郝柏村从参谋总长位上换下,改任“国防部长”,以削弱其兵权。1990年2月,国民党推选“中华民国”第八任正副“总统”候选人,对李登辉“独台”倾向日益不满的郝柏村建请国民党两大元老林洋港和蒋纬国搭配竞选台湾当局领导人,与李登辉公开竞争,即导致台湾岛内国民党第一次大分裂的“二月政争”。

“二月政争”以李登辉顺利过关而落幕,1990年5月20日,李登辉正式就任“中国民国总统”。6月1日,李登辉出人意外提名郝柏村由“国防部长”转任“行政院长”,一生从军的郝柏村被迫放弃一级上将头衔,以文职身份就任行政首长阁揆,李登辉一石二义鸟之举,既迫使与其长期作梗的国民党元老、蒋经国得力干将李焕辞去“行政院长”之位,又诱使郝柏村离开深耕几十年的军队系统,削弱其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培养自身军事强权力量。

府院之争,是郝柏村政治命运的分水岭。李登辉作为台湾本省籍人士就任“总统”和国民党主席后,与岛内反对派民进党联系更加紧密,“台独”势力日益壮大。李登辉大刀阔斧推动“宪制改革”,不断加大“修宪”步伐,国民党内部以李登辉为首的“主流派”,与以郝柏村等国民党元老为主的“非主流派”剑拔驽张,斗争异常激烈,尤其是李登辉的“总统制”与郝柏村的“内阁制”矛盾冲突越发升温。

1990年5月11日,“新国民党连线”举行成立大会,新连线是国民党内部的革新派别,以推动国民党改造运动为宗旨,包括郁慕明、洪秀柱、赵少康、李胜峰等国民党的中青年精英人士,新连线逐步发展为国民党内反对李登辉的中坚力量。1993年8月10日,新连线正式宣布脱离国民党,另组新的政党,党名为“新党”,意在“取其生生不息新气象”。

李登辉与国民党内“非主流派”的矛盾更加白热化,实行“清党行动”。李登辉借助民进党力量对国民党内“非主流派”代表物郝柏村发起“倒郝”声浪,逼迫郝柏村内阁总辞。1993年1月30日晚,郝柏村被迫发表声明不再续任“行政院长”。2月4日率领内阁总辞,郝柏村历时2年9个月的文职生涯结束。郝柏村的被迫辞职,标志着“非主流派”阵营的最后一个政治堡垒被攻破。

郝柏村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独”。一位民进党人士形容郝柏村像牛斗士一样,只要亮出“台湾独立”旗帜,郝柏村就会不顾一切地冲过去。郝柏村在接受采访时一再重复:“我们反对台独,才是真爱台湾”。“一个中国”是郝柏村的基本信念。在担任“行政院长”任内,批准成立了台湾“陆委会”和海基会,为台湾与大陆“三通”开辟了互相联系与协调的通道。2005年9月3日,受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并获颁纪念章。

2019年8月8日,适逢郝柏村百岁华诞,郝柏村历时10年、亲笔撰写的25万字《郝柏村回忆录》在台北正式发布。郝柏村特别重视两岸关系,许多章节都提到相关论述,尤其提到1972年中国大陆与美国签定的“上海公报”终结“台湾地位未定论”。他明确提出,“九二共识”是走向和平统一的正道,“统”“独”没有模糊地带,过去以“中华民国”为招牌的“台独”时机已过去了,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以“虚统”掩护“实独”的时代过去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梦想尤为贵,郝柏村反独促统的民族大义和两岸情怀将千古流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