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这三个行业从业人员增加多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已于12月26日发布,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在从业人员方面,2023年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2898.4万人,比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增加4574.8万人,增长11.9%。

对比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5年来,哪些行业从业人员增量比较多?

第一财经记者对比“四经普”和“五经普”数据,对农、林、牧、渔业(因公布的数据中,农、林、牧、渔业仅包括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在此不纳入比较)以外的18个大类行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变化梳理发现,从业人员增加最多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了1616.5万人;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量居第二、三位。

需要说明的是,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机关、事业法人,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其中,企业法人数量占89.6%。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增加最多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了1616.5万人。2023年末,全国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457.3万个,从业人员3858.3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82.5%和72.5%。

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达5325.8万人,比2018年末增加了1317.3万人。另外,批发和零售业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大幅增加,5年来增加了1780.9万人,总量达到8224.1万人。若将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数量和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合计,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总量已经超过制造业,位居第一。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两大行业的增量也比较多,增量均超过了500万人,分别增加了517.4万人和507.2万人,增幅分别达到43.7%和50.2%,不仅增量大,而且增速较快。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科技研发的驱动作用不断凸显,反映在行业上,即从业人员数量的较快增加。

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是本次经济普查首次增加的内容。从普查数据来看,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稳步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王冠华26日表示,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提升,吸纳就业能力强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从业人员结构相应发生变化,这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王冠华表示,近几年,我国的工业生产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不少工业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也带来了从业人员的调整。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发展和社会分工精细化,一些工业生产环节,像设计、检测等也被分离出来成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也带来了从业结构的变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