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发长文分析上海疫情。针对“上海理论上10天至两周可全面社会清零”这一问题,吴尊友作出最新解析。
同时,4月9日上午10点,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副市长、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宗明,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商务委主任顾军介绍上海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会上,发言人表示:上海拟再次全员核酸检测,根据结果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划分“三区”施行阶梯式管理。
No.1
两周全面社会清零?疫情何时出现拐点?
吴尊友: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情况将很快好转
分析全文如下:
6日,上海单日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达到近2万例,成为我国新冠流行以来省、自治区、直辖市单日新增感染者人数创纪录的新高。近一个月,上海公布单日新增感染者人数持续增高。同时,全国的每日报告新增感染者人数也呈现持续升高态势。大家非常担忧。 上海的疫情何时能出现拐点?全国严峻的新冠疫情形势何时能得到好转?
这种疫情状态持续的时间长与短,取决于我们的防控策略、以及防控措施落实的力度。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从严从实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近期呈现的疫情上升以及多点散发的情况很快会得到好转。
实现疫情好转要努力做几方面工作。一是 要对疫情特别严重的上海和吉林两地,采取雷霆行动,强化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切断传播链,阻断新感染,扭转疫情上升局面。 二是在目前有疫情的地区,要特别注意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防止出现类似的规模性的疫情反弹。三是对于没有疫情的地区,要提高疫情监测的灵敏性,对于新疫情的出现,要努力做到发现在第一代、控制在第一代、消灭在第一代病例,把可能发生的新疫情遏制在萌芽中。
在孙春兰副总理到上海调研指导新冠防控工作后, 上海单日报告新冠感染者人数仍然呈现大幅度上升,应该解读为,大量感染者的发现,是上海强化落实防控措施效果的显现,特别是短时间内开展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发现了既往累积的大量新冠感染者。
上海这波疫情十分严峻,一方面,感染者数量大,而且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感染者;另一方面,感染者分布广,波及到上海市各区的200多个街道,社区传播广泛。感染者的治疗管理、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管理等,都远远超出了当地医疗卫生系统的承载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及时控制住疫情,难度非常大。
当疫情出现广泛的社区层面传播后,要实现社会层面清零,全员核酸检测是最有效的策略措施。 以清零为目的的核酸检测,一要快,二要全。
奥密克戎毒株的平均潜伏期为3天,确诊病例一般在首次出现症状前1-2天就开始向体外排出病毒。也就是说, 一个人如果与新冠感染者发生有效接触(即被感染),在当天甚至第二天进行核酸检测,基本是阴性。第三天核酸检测,才有意义。
鉴于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刚刚修订的区域核酸检测第三版要求,全员核酸检测要在24小时内完成。当完成第一轮全员筛查,那些感染且已经向体外排毒的感染者,都能被筛查出来。但那些感染了病毒但还没有向身体外排毒的感染者,在第一轮筛查中会呈现核酸阴性。这些尚未排毒的感染者会继续留在社区,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他们将很快发展成为向体外排毒且具有传染性的感染者,将会继续在社区传播病毒。
因此,第二轮筛查必须紧接着开展,赶在其将病毒传染其他人以前,能将其筛查出来,切断传播。由于核酸检测超敏感,只要咽喉部位有病毒,一般来说都能检测阳性。 如果感染者核酸检测为阴性,用棉签采样都无法采集到病毒,那么,其在24小时内通过呼吸或讲话,将病毒传染给别人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
因此, 全员筛查必须快,而且,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筛查,必须接二连三,一轮接着一轮连续开展,就能很快实现社会层面清零。 对于具有27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来说,如果在2-3天内完成一轮全市范围内全员核酸检测,连续开展3至4轮全市全员核酸检测,理论上说,10天至两周,就能实现社会层面疫情清零。
在全球第四波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特别是周边国家及地区疫情处于疫情高位流行,给我国“外防输入”造成巨大压力。要严格坚持“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落实四方责任,将新冠防控的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广大群众要理解、支持和配合防疫工作,保持良好健康习惯,积极接种疫苗,做自己健康的责任人,坚持戴口罩、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预防新冠个人防护措施。
只要落实好这些措施,我国严峻的新冠疫情形势很快就会好转。
No.2
上海拟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
依据风险程度大小进行“三区”阶梯式管理
上海市有关负责人9日介绍,拟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研判,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依据风险程度的大小,按照“三区划分”原则,进行阶梯式管理。
“三区”是指防范区、封控区和管控区:
防范区是指近 14天内没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自然村或单位、场所 ,防控策略是减少流动、避免聚集,可以在行政区域内适当活动,但要严格限制人员聚集。
管控区是指 近7天内没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自然村或单位、场所 ,防控策略是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足不出小区、严禁聚集、错峰取物,原则上居家,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大家可以下楼走走,分开时间到指定区域无接触式取用物资,同时也要加强对取用物品的消毒。
封控区是指近7天内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自然村或单位、场所,防控策略是实施7天封闭管理,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封控区与管控区之间,根据疫情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封控管控期间,要进一步做好居民基本生活和应急就医服务保障,要保持各医疗机构急诊正常开放,尤其要加强社区和医疗机构联系,及时救治急诊患者和特殊群。
No.3
感染痊愈者有传病风险?
邬惊雷:已有抗体,目前没有造成传播的案例
发布会上,针对“ 个别痊愈的感染者反映,出院或者解除医学隔离观察后被社区拒绝回家。这些人群到底有风险吗? ”这一问题,发言人邬惊雷作出回应。
邬惊雷表示,痊愈的感染者出院或者解除医学隔离观察,首先要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等相关标准,如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N 基因和 ORF 基因 Ct 值均大于等于35,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方可出院或解除医学观察。
同时,我们对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的人员都会做好健康管理。我们根据国家方案制定了出院人员健康管理规范标准,如离院前,医院对相关物品和环境进行终末消毒,包括对患者行李、衣物、个人物品等自身携带物品进行清洁消杀;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生活垃圾和遗弃物作为医疗废弃物处理。
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减少与社、区居民接触。
从目前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来看, 新冠患者治愈出院、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后,他们体内已产生相应抗体,根据疾控专家研究,目前还没观察到造成传播的案例。 希望家人和社区不必为此担忧,更不能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