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彭祎 杨傲
今年65岁的佟爹爹(化姓)罹患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近日,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吴建华教授团队为其实施医院首例折叠式顶压球囊(FCB)视网膜复位术,成功挽救其视力。据了解,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也是武汉市首家开展该术式的医院。
佟爹爹家住河南省焦作市,患有高度近视二十余年,两个月前,他发觉左眼视力下降得厉害,眼前黑黢黢地看不清东西,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
该院眼底病专科副主任医师李祥芸为他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结果显示佟爹爹的左眼颞下方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病变已累及视力最敏锐的黄斑区,还有一个马蹄形裂孔,这表明佟爹爹的左眼出现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李祥芸副主任医师表示,究其原因,极有可能是高度近视所致。
李祥芸副主任医师介绍,高度近视患者发生‘网脱’的概率远高于正常人群,主要原因在于随着近视度数加深,眼轴距不断加长,牵拉视网膜形成裂孔,玻璃体液化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最终导致视网膜脱离。如今,佟爹爹的双眼视力仅剩0.04、0.06,几近失明。“网脱”患者若延误治疗或引起永久性失明,甚至会造成眼球萎缩,影响外观。
经过全面的术前检查和会诊,考虑到佟爹爹“网脱”虽然发病时间略长,但裂孔单一,位置周边,且患者年龄较大,常规视网膜复位术后需要一段时间的低头俯卧的特殊体位,患者因身体因素难以配合,吴建华教授团队在与佟爹爹做了详细沟通之后,建议佟爹爹考虑最新的微创折叠式顶压球囊(FCB)巩膜外加压视网膜复位术。“相较于传统外路手术,FCB不必执行球后麻醉、牵拉肌肉、巩膜放液、术中定位、裂孔冷冻等繁琐步骤,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术后无需特殊体位,患者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少。”吴建华教授解释道。
吴建华教授在手术中(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供图)
术前,吴建华教授团队利用三维重建技术,精准确认裂孔位置,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术中,团队将折叠好的人工晶体球囊植入脱离处的眼球外壁,注入平衡盐溶液使球囊鼓起,形如千斤顶将脱离的视网膜“顶”回去,手术仅用时20分钟。术后第二天,佟爹爹的视网膜即完全复位,医生为其安排了视网膜裂孔光凝术确切地封闭了裂孔,其左眼视力恢复至0.2,视网膜“完璧归赵”。
吴建华教授提醒,视网膜脱离重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高危人群可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若出现前期症状,应及时前往专科眼科机构就诊。
更多资讯请扫码加入极目新闻眼健康群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