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男的,竟然得了产后抑郁!” 33岁宝爸崩溃自述:全职带娃1年,我差点跳楼……

"不就带个孩子吗?能有多累?"

这句话,是多少全职妈妈的噩梦?

可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全职爸爸的真实故事。

他叫"茉莉爸",92年出生,硕士学历,曾经是某宠物食品品牌的西南区代理商,月入2万+,出差、应酬、自由潇洒。

可自从女儿出生后,他的人生彻底变了——

"我,一个男的,竟然得了产后抑郁。"

他在视频里苦笑,评论区炸了:

"男人也会产后抑郁?矫情吧!"

"女人生孩子都没喊累,你带个孩子就抑郁了?"

"终于知道我们女人有多苦了吧!"

可当他细数自己365天×24小时的带娃日常时,无数宝妈沉默了……

01

"从月入2万到全职奶爸,我废了"

"生孩子前,我从没想过,带娃会让我想死。"

茉莉爸和前妻是相亲认识的,婚后没计划要孩子,但意外怀孕了。

"当时觉得,生就生吧,反正我能赚钱,请个月嫂就行。"

可现实呢?

父母在外地打工,经济条件请不起保姆,妻子在体制内工作,产假结束后必须回去上班。

"最后,带娃的任务落在我头上。"

他辞掉工作,从西装革履的商务精英,变成24小时待命的超级奶爸

"以前出差住五星级酒店,现在连睡个整觉都是奢侈。"

早上6点,娃醒了,冲奶粉、陪玩;

中午12点,做饭、喂饭、哄睡;

下午5点,遛娃、陪玩、讲故事;

晚上11点,终于躺下,可娃半夜还要醒3次……

"最崩溃的是,我连上厕所的自由都没有!"

有一次,他刚进卫生间,女儿就在外面疯狂拍门哭喊:"爸爸!爸爸!"

他只能提着裤子冲出来,那一刻,他突然理解了那些在厕所里崩溃的妈妈。

02

"我老婆说:'带个孩子能有多累?'"

"我抑郁的导火索,不是带娃,而是不被理解。"

茉莉爸的前妻只有周末才回家,每次回来,不仅没安慰,反而指责:

"你怎么连孩子衣服都不换?"

"家里怎么这么乱?"

"你就带个孩子,至于这么累吗?"

"我每天累到虚脱,换来的却是她的嫌弃。"

最让他崩溃的是,女儿1岁时突发高烧,住进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医生甚至下了病危通知书。

他在医院守了5天,没洗澡、没换衣服,整个人像行尸走肉。

可孩子出院后,父母却埋怨他:"我们当年带你也没这么费劲,你怎么连个孩子都带不好?"

那一刻,他彻底崩了。

"我突然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个废物。"

他开始整夜失眠,躺在床上刷手机,明明累到极致,却根本睡不着。

"只有深夜那两小时,才是属于我自己的时间。"

两个月,他暴瘦20斤,最终确诊产后抑郁

03

男人也会产后抑郁?

很多人以为,产后抑郁是女人的专利

但研究显示,10%的男性在孩子出生后也会患上产后抑郁1。

他们的症状和女性类似:

情绪低落

失眠或嗜睡

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

暴躁易怒

甚至有自杀倾向

但和女性不同的是——男人更习惯隐藏情绪。

心理咨询师叶浟曾分享过一个案例:

一对夫妻来做咨询,妻子抑郁明显,丈夫看起来"很正常"。

可5次咨询后,丈夫突然消失,妻子才透露:"他比我更痛苦,每天想跳楼。"

后来丈夫单独来找咨询师,说:"在咨询室里,也没人真正懂我。"1

为什么男性更容易被忽视?

社会对男人的期待:"男儿有泪不轻弹",他们不敢喊累。

家人关注点都在孩子和产妇身上,爸爸的情绪无人察觉。

男性抑郁的表现不同:他们可能变得易怒、酗酒、沉迷游戏,而不是直接说"我抑郁了"。

04

"我们离婚了,但后来复合了"

长期的压抑和争吵,让茉莉爸和前妻的关系彻底破裂。

孩子1岁半时,他们离婚了。

"我以为解脱了,可离婚后更痛苦。"

他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分享自己的经历,没想到,火了。

无数宝妈给他留言:

"原来男人带娃也这么难……"

"我老公要是能像你这样理解我就好了。"

最让他意外的是,前妻看了他的视频后,主动找他聊了一次。

"她终于明白,我带娃不是'躺着玩',而是真的累。"

现在,他们虽然没复婚,但前妻每周末都会回来陪孩子,关系缓和了很多。

05

产后抑郁,不分男女

为什么我们对"男性产后抑郁"如此陌生?

或许是因为——

✅ 社会默认带孩子是妈妈的事,爸爸带娃="帮个忙"。

✅ 男人喊累=矫情,女人喊累="当妈都这样"。

✅ 没人教男人如何做父亲,他们只能硬撑。

但事实上,育儿从来不是妈妈一个人的战场。

无论是谁在家带娃,面临的都是——

⏰ 24小时待命

💤 睡眠碎片化

💰 经济压力暴增

😫 社交圈萎缩

🤯 自我价值感暴跌

抑郁,不是矫情,而是真实的痛苦。

如果你或你的伴侣正在经历产后抑郁,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1️⃣ 说出来:别憋着,和伴侣、朋友或心理咨询师聊聊。

2️⃣ 轮流休息:带娃不是一个人的事,制定分工计划。

3️⃣ 适当"偷懒":外卖、扫地机器人能用就用,别苛求完美。

4️⃣ 找回"自己"的时间:哪怕每天半小时,做点喜欢的事。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情绪持续低落,别犹豫,去看医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