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分析台军反登陆能力,火力配置密度极高,单靠火箭弹洗地不行

今年4月,台湾当局海洋委员会规划了台湾岛周边海域及空域的反应“红线”,声称只要有可疑目标距离本岛30海里就会被预警系统监视,若目标无视警告继续前进,则会在12海里处将其摧毁。这段看似简短却又信心十足的发言,不禁让人感到不解及疑惑,连皮划艇都捕捉不到的台湾当局,反登陆作战体系已经成熟到这种地步了吗?

▲台湾地区兵力部署图,图源知远战略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由于解放军和台军在规模、装备上的差距,注定台军只能被动进行反登陆作战。其次考虑到气候、潮汐、海流、地形等因素最适合解放军打登陆战的当属台湾西北岸及北岸地区,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台军在新北、桃园、基隆一带部署了严密的反登陆火力配系,包括重炮、坦克、武装直升机、对空导弹等等在内,形成了“无死角”、“高低搭配”的防护网,目的就是为了充分把火力输出的空间发挥到最大化。在水面及岸滩上台军还设置了诸如三角锥、铁丝网之类的障碍物,以及水雷、反坦克地雷等爆炸物,形成了多重阻隔带。

▲台湾金门岛沿海反登陆障碍带

在整个反登陆作战体系中,台陆军作为主力与海空军互相配合,共通情报。陆军方面部署了7个“第一类型滩岸守备旅”,其定位类似于解放军的海防旅,平时不满编,主要担负一线的防卫任务。另据台当局消息,未来这类部队将增加至12个,以应对解放军新的威胁。海军这边近几年来动作也很频繁,不仅采购一大批美制洋面监控雷达,还砸钱从法国、美国处购买了导弹护卫舰和常规动力潜艇,像台湾媒体鼓吹的“雄风3型”自制反舰导弹也是台军反登陆作战体系里的“杀手锏”。

▲被吹嘘为航母杀手的雄风3反舰导弹

而台空军则斥巨资升级了东部及南部偏远地段的空军基地,并有意从美国购买AGM-158隐形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意在利用速度快、无法拦截的优势第一时间对登陆部队造成杀伤。有消息称,台军的反登陆演习“汉光37号”最早将在今年夏天展开联合实兵演习。就在前几天“汉光37号”刚刚通过JTLS电脑兵棋系统结束了模拟推演,根据报道细节,此次模拟推演还将解放军海军最新服役的075型两栖攻击舰脑补到其中,演习大致流程无非就是解放军在首轮打击中成功瘫痪台军机场及港口,在大势已去之际,台军突然一机灵“开挂”逆转,利用“天盾”防空系统和“雄风3型”反舰导弹一举击退了登陆进攻,可谓是一出做梦都不敢想的喜剧。

台陆军退役“少将”于北辰透过这几年的汉光军演,分析出了台军反登陆作战体系实施过程的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预警系统锁定目标,主要是侦察通信卫星配合海、陆、空军队岸置雷达,争取第一时间锁定目标,达到先发制人的效果。第二,海空联合拦截打击,即空军战机搭伙水面舰艇对登陆部队及其空中支援部队实行火力打击与拦截,阻碍登陆。第三,岸滩联合作战,台军将陆地距海岸线10公里的范围内作为理想岸滩交战地段,由陆军配合海军陆战队依托阻碍工事及地雷等防御武器阻止登陆部队向纵深发起进攻,并利用地形优势居高临下火力压制这片区域。

▲台军利用高速公路进行战机战备起降

台军的反登陆作战体系真的能对解放军的登陆部队起到限制吗?只能说计划再好终究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可能是仗着背后有势力撑腰,所以台军才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凭假大空的猜测,要知道这位退役“少将”于北辰还发表过“跟解放军将领一对一单挑,我不会输。”这样的奇葩言论。从另一个有意思的角度出发,台军一年撑死也就一场“汉光”这样大规模的反登陆作战演习,要知道我军现在已经把登陆作战当作常态化训练了,可想而知两岸官兵军事素养上的差距。

登陆作战即便在军工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依然是所有战役模式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一种,要完成一场大规模的跨海兵力投送需要各个兵种及部门的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尤其面对还是台军固若金汤的反登陆火力配系(抛开台军士兵战斗素养而言)所以解放军登陆作战不仅是部分军迷口中的“火箭炮洗地”这么简单。中国知名军事专家李杰在2018年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就承认我军两栖作战能力与国际一流水平尚有一定差距,缺少实战经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大规模军兵种联合训练频率仍旧不够高。

不过随着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入列,以及05式两栖车族在各支陆战部队的全面铺开,解放军一次性跨海投送力量将由原来的3000人提升到5000人,从80台各类型号重装备提升到150台。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解放军将有能力和信心组织一场多兵种的联合夺岛登陆作战,被给予厚望的海军陆战队届时将成为第一梯队,率先抢滩登陆;陆军两栖合成旅则作为第二梯队与海军陆战队实现火力互补,充分发挥合成旅的优势,扩大战果。在推进的过程中,空降兵也会与以出其不意的方式降临到敌人后方,提升纵深打击能力,台军反登陆能力在绝对的力量优势之下其实就如同一层窗户纸。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