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英随笔:五老慈悲有福气,始终仁爱留芳名

【01】

人生中有些经历和遇见看似凶险,实际上隐藏着险中求胜的机会,平凡中亦包含着高贵的靓影,如何转危为安或反败为胜,就看上帝会不会帮助你?虽平庸但爱创作的笔者,喜将时间喻为白驹过隙,皆因找不到更贴切的形容词,也就只能怨自己诠才末学,只好粗略描写笨拙意图;怎知转身回望,岁月飞逝,物换星移,不料业已临近花甲,此非人力所能改变之衰老。大雪那天上午,朝杖高龄的王玲老师,在南加州北京联谊群朗诵《下雪了》短文:讲述一个小孩跟着父母去湖边看雪景,踩着大人的脚印在雪地上走着走着,头发渐渐地变白了……当日下午,哈岗五老在玫瑰园喝茶嗑瓜子,跟国内某省检察官叙旧,闲聊家长里短,无不慨叹时光荏苒、岁月不饶人,唯愿余生不可坐吃等死,应该进行健康养生,让身体强壮起来,力所能及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受此启发,作者突然觉得,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其他等于零,坚持这个第一位,需要健康和快乐来维系与托底,需要足够的营养来滋润,需要心中阳光灿烂,好运接踵而来。如何让身体充满青春的活力、使灵魂洁净丰盈、还有精神生活和物质保障是否美满或富裕?这就需要哈岗五老一起探索与践行。

洛杉矶五老乃作者杜撰,他们来自华夏古国,多是随子女来美国养老的,本该在家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却被上帝重新召唤在一起,居住一栋楼房朝夕相处、共度余生;既然有缘聚集于哈岗玫瑰园,一定是从前积下的诸多善因;尽管经历过风吹雨打、苦难磨炼、伤痕累累的人生,仍然老骥伏枥和宝刀不老,也就是说吃过苦受过难的老人,愈发懂得倍加珍惜这种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晚年集体生活;在天使之城,耄耋之年不算老,花甲岁数称年轻。人们早已总结出饱含深刻哲理的一些经典句子:生命不息,运动不止、拼搏不止、勤俭不止、梦想不止、助人不止、仁爱行善和宁静养性……现已年逾古稀、儿孙满堂的老大曾是上海举重队队员,曾获得很多荣誉和奖励,“运动不止”恰好符合这位中等身材举重健将的特征,毕竟坚持体育锻炼的运动员相比不愿流汗的平常人,在身体灵活程度、精力旺盛状态和思维反应敏捷等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他刚来洛杉矶,不习惯也不认可西方文明,吵闹着要回上海养老,如夫人倒是常来陪他看电影或购物,在尔湾从事IT工程的独子每天打3至5个电话问候,每次不少于半个小时,如此亲密的父子关系,真的令人羡慕。一言以蔽之,只要人活着,身体健康当属重中之重,否则,过着病恹恹吃药打针的日子,纵然活着也没有多少意思。所以说,行胜于言,站着总比躺着好,不如来个立竿见影,每天早晚散步,再配合打高尔夫、网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通常说有规律地锻炼体能,肯定能缓解身体疲劳,释放心理上的压力,可以延年益寿,如此不出半年,心身一定变得好转,健康的身体是赠给自己和亲人的最好礼物。

老二曾是上海滩知名的商界精英,拥有多家企业和雄厚的实力,在业内打个喷嚏上下游都会震荡,他格外崇尚“拼搏不止”,一贯讲究优雅得体,身材高挑消瘦,名牌搭配,干净利索、精明洒脱、卓尔不凡,早年商海搏击,在沪市深受业内同仁的敬佩,当年脑白金的创意就在央视新闻联播黄金段长期做广告,到洛杉矶办公司也是风生水起。为实现人生的辉煌目标,必须全力以赴倾其所有拼搏到底。人世间纷纷扰扰,唯经大风大浪才懂得心安理得之妙,方可物我两忘,犹如一个人独居在山中松下茅屋里,研究与思考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在不受世俗影响的安静环境中,才可排除虚名浮利的强烈诱惑,从而纯洁和丰富内心世界。不管外面的尘世多么喧闹繁华,只要心静下来,为浮躁的灵魂灌满了一池净水,把红尘中的俗气全部洗掉,名利场上昙花一现怎么也比不过心如止水或静水深流,让心灵处于平静之中,使人清醒和明白,不要盲目去四处奔波,人活着就得有尊严和清澈透明。只有真正看清虚浮的名利,才能坚定树立自己的高远志向,才能保持身心的安康,才能实现壮丽的人生之梦。

【02】

老三是黑龙江人,体制内的领导干部,夫妇俩退休后随女儿来洛杉矶,一直“勤俭不止”,在洛城生活快十年了,对这座城市了如指掌、如数家珍,缜密的逻辑思维令人折服,大有如鱼得水、左右逢源、虎啸龙吟之气势,屈尊干装修、验收设备、看守仓库、修理机械、无一不精、无一不能、老当益壮,一点也不夸张。也许一个人、一个家、一个族,谁都绕不过天道酬勤这个理,倘若明白了勤劳和节俭的真谛,便可毫不犹豫向懒惰与浪费宣战,正常生活自然不会过得乏善可陈。他们知道天使之城何处的食品价廉物美,每次采购时,都会帮助无车室友捎带物品,平时替人理发、打水买菜,尤其思路清晰、机灵敏捷、干净整洁、风趣幽默,心地极其善良。反过来想一想,假如一个人每天都是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牢骚满腹、得过且过,那么虚度年华的伤感与痛悔,可能就在未来的某个时辰又突然降临到自己头上,现实中有很多这样无法预测之事,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山外青山楼外楼,天上有神灵,到头来,柳暗花明又一村,世间遇贵人。人们把善良和勤俭连在一起,为了加重语气份量,值得庆幸的是,一个勤俭的善良人,晓得一分耕耘有一分收获的道理。长年累月、精打细算,自己付出的每一滴汗水,总会在适当的时候让自己的名誉声望日益高涨,不光是家道兴旺发达,生活质量也会随之越来越好。

老四是个文艺老汉和理想主义者,在北京投资政法系统英模影视剧,旅居洛杉矶的时间不长,目前正在用心学习好莱坞先进的影视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尚能发现他钟情于“梦想不止”,那朵文艺鲜花盛开在心田,从不曾放慢生长速度,尽管出现营养不良,但在意识里从来就是珍贵无比的。永远不能忘记,必须富养自己的文艺细胞,才能提高文化素养。任何时候不能失去信心和希望,勇敢地坚持下去,总会看到梦想实现的那一天,上帝不会丢掉努力促使梦想成真的人。但愿不负青春年华,不负亲人的期待,要让生命的本色熠熠生辉。一个人来到异国他乡离群索居,寻找一种安静恬淡的心境。昨夜做了一个梦,好像在林语墅家中抄经练字,上椭圆形跑步机慢走,去奥斯卡电影院看好莱坞大片,到客厅里欣赏钢琴曲,躺在按摩椅上舒筋松骨,坐在书房的高背椅上聚精会神阅读世界名著……

老五是青岛人,在纽约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有房有车有事业,既不唯利是图,也不视钱财如粪土,拿到了美国最高的技术工资,获得了美国最大的信用额度,原从青岛大学财经本科毕业,当会计做账绝对是一把好手,同时还会做日本寿司与西餐,来洛杉矶为考卡车驾驶A证,得遂心愿之后到美企去谋职,曾在犹太人日本人公司任职,其实忙这些都只为圆美国梦,并且格外的痴迷于助人不止。引以为荣的独子是哈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在旧金山硅谷自主创业,公司主业跟中国清华和北大有合作项目。李太白在《君马黄》诗中曰:“……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这种特殊的褒奖,乃是发自内心不用酬谢、主动帮人的高尚行为,跟乐善好施结伴同行,也是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冥冥中自有定数,当你遇到天灾人祸或无法自行解决的困难,上帝便立即给予一个明确的提示,或派热心人来鼎力相助,拉一下或推一把,将落难者从苦海中救出来。人们称赞乐于助人的行为,不仅仅是宽宏大量和厚德载物的行善之举,还是品德高尚与无私奉献的慕道行径,更是一种自我修炼的圣化过程。所以,应当争做一个灵肉都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心灵洁净的人。俄国伟大的作家高尔基说:“你应该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虚弱和渺小的不值一提,要存有敬畏之心,俗话说,无知不是犯错的理由,傲慢与偏见才是祸根。

【03】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中有段名句:“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倘若作者班门弄斧加以解释,也只能人云亦云迎合大众美意,在先人远见卓识的基础上,诚惶诚恐地亦步亦趋,不可能拥有高人一筹的方略策论。历来有德有才的智者,在言谈举止方面,总是显得与众不同,或多或少透露出那份内心的宁静致远,可以用来修心养性。外表倒是可用朴素简约的风格,塑造华贵繁复的光辉形象。似乎只有恬淡寡欲的心态,方能代表自己拥有远大志向;好像没有安静清新的定力,就不足以表明自己怀着宏伟理想。

认真学习成了专心致志的代名词,因为特殊才能是通过先天聪颖加上后天勤奋而获得的,如果先决条件再好而不持续刻苦学习也同样无法掌握广博的知识,如若没有高大和远见的伟大抱负又怎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长足进步?懒惰一经放纵就很难再收回初心,轻薄浮躁的心性根本不能陶冶情操,只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随着时间的流逝,年华也在悄然的逝去,坚强意志无奈地被时光磨损,岁月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无义,那些对人类社会没有太大用处的残枝枯叶,只好当成废料被烧掉或任其腐烂。无知的人啊!到头来还是守着贫穷的茅房,既经不起风刀霜剑的侵袭,也逃脱不了破烂倒塌的结果,然而后悔和叹息又有什么用呢?世间动人的声音,背后都会伴随着一个喜乐或凄惨的故事。所以,人生在世,应该牢记与人为善的本初,古话说得很透彻,与人方便,实乃与己方便。“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不要担心因为善良而吃亏,其实善良的人从来不会吃大亏,福报就在眼前,好运还会不期而遇,行善之人的福报如春风拂面。如果有力量帮人之时,则尽力帮一把,若能扶人,则扶一下,上帝肯定会眷顾善良之人。

英国19世纪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曾经说:“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慈悲心就是助人为乐的秘诀。每次做好事难免要付出一些代价,甚至会被人误解或遭人算计,但过后三口六面讲清楚,仍能博得众人的尊敬与佩服!如果世间没有仗义执言和乐于奉献的天使,那么这个地方就是魔鬼的家园,聪明人懂得尽快逃离此处。人生历来苦短,垂头丧气让人看笑话,惶惶不可终日把朋友吓跑了,这就叫杞人忧天,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好心人自有好心情,是故嘴角含笑,清风送爽,诗情画意。既然难逃谴责,不如深刻悔改,少点愁眉苦脸,多点喜悦笑容,无条件地帮人排忧解难,你的人生云开日出了。虽辛苦却快乐的码字先生,仍然像往常那样吟一首拙诗《五老仁爱》来收尾:“自古逢冬堆雪人,初生童稚乐呵呵。侠义能化古时冰,惠泽可种万年青。前生锦衣啄玉食,今世独怜沦落人。五老慈悲有福气,始终仁爱留芳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