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证券:欧美SAF生产项目持续推进 原材料优势将助力中国大规模产能建设

智通财经APP获悉,招商证券发布研报称,燃料加注SAF是航空业环保减排的关键达标手段,欧盟等多地提出SAF的强制掺混比例,支持政策的相继落地有望带动SAF需求的明显增长,预计2030年SAF全球市场需求量将超过1800万吨,中国生物航煤的综合需求量超过250万吨。此外,需求助推产能释放,欧美SAF生产项目持续推进,原材料优势将助力中国大规模产能建设,相关布局企业业绩有望迎来提升。

招商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航空减碳要求叠加政策支持,生物航煤需求有望实现明显增长

燃料加注SAF是航空业环保减排的关键达标手段,2050年时65%的净零排放贡献将来自SAF。政策作为推动SAF应用的关键,欧盟率先提出SAF强制混掺比例,要求从2025-2030-2050添加比例目标为2%-6%-70%,英国、韩国、印度等也明确了SAF强制掺混比例,中国则提出力争2025年SAF消费量达到2万吨以上的应用目标,未来政策的逐渐落地将助推SAF需求实现扩张。

2030年SAF全球市场需求量将超过1800万吨,中国生物航煤的综合需求量超过250万吨

SAF的需求量从2019年的不到2万吨,迅速增长至2023年的24万吨,伴随着欧盟等地强制掺混比例政策的落地,预估2030年SAF全球需求量将超过1800万吨。期间,技术及市场的成熟推进SAF价格趋于稳定,全球SAF市场预期规模将于2030年达到400~550亿美元。就中国而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SAF消费量目标的落地以及未来SAF产品出口潜力的推动,预计2030年中国生物航煤的综合需求量超过250万吨,市场规模预期在38.1-75.2亿美元。

2030年全球SAF产量将达到2300万吨,中国拟建/在建SAF产能超过500万吨

全球SAF产量从2019年到2023年经历了显著增长,但供给仍存明显空缺,仅占所有可再生燃料生产的3%,结合现有SAF项目推进情况及2050年航空业实现净零排放的预期,预计2030年SAF产量将达到2300万吨,其中,欧洲2025年采用HEFA路线产能可达720万吨,美国联邦政府计划在2030年能年产906万吨SAF。

聚焦中国,中国SAF已运营产能总量约45万吨,拟建/在建SAF产能超过500万吨。相比于欧美产能释放或受制于UCO等原料供给,中国SAF原料潜在可利用量达43390万吨/年,废弃油脂作为目前最成熟的SAF原料,可供应生产约136万吨SAF。

HEFA是目前唯一实现商业化的成熟线,Neste占据全球SAF生产绝对优势

生物航煤的主要技术路径有四条,HEFA是目前唯一实现商业化的成熟线,FT和AtJ有望逐渐走出示范阶段进入商业化运营。SAF生产商中,Neste目前SAF的运营能力可达100万吨,占据全球SAF生产的绝对优势;国内企业如镇海炼化、海新能科、君恒生物等也已开始投入产能并取得适航认证。

投资建议

生物航煤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未来政策和产业趋势的共振有望为相关公司带来发展机会。重点关注在SAF赛道已经有所布局的企业:嘉澳环保(603822.SH)、鹏鹞环保(300664.SZ)、海新能科(300072.SZ)、卓越新能(688196.SH)、东华能源(002221.SZ)等。

风险提示

欧盟及中国SAF政策变化、SAF需求不及预期、欧盟等地区SAF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国内HVO和SAF产能投放不及预期、贸易摩擦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