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历史观|相权衰变史,二号首长(宰相)从来不好当(《踪迹》面相篇2)
观鉴 | 锐眼观天下,毒舌鉴是非。
点名关注
一、相权的诞生
众所周知,自战国开始,两千多年间,封建地主阶级先后推出了各国国君,以及全国统一以后的皇帝,作为最高政治代表,赋予至高无上的权力,以保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
同时为使君主能有效地行使这一至高无上的君权,又根据奴隶主阶级统治的经验,建立了宰相制度。
其实,坐在帝王位子上的君主们,心里总是异常紧张的,总是担心别人威胁自己的权力。欲消除这样的心里紧张,最好的办法是把权力都集中到自己的手中,让所有的人都匍伏于自己的脚下瑟瑟发抖。
因此,历朝历代几乎所有的君主们都认为:
政令必须出自我皇帝一人,口含天宪,才可以八纮一宇,一定天下,如果搞分权必将天下大乱!
皇权是专制帝制的锁钥。可以这么说,自宰相一职的设立,从来不是为了制约皇权的,而是给皇帝代劳,当皇帝的下手,帮皇帝做些皇帝做不过来的事,因此,相权一开始就从属于皇权,宰相的标准就是要是听话,能听得懂皇帝的话,做好皇帝代理人的角色。
中央集权模式的建立,就是因为皇帝想管,但又日理万机、宵衣旰食都管不过来,于是就在中央设置代理人,又在地方上设置代理人,出现一级代理人、二级代理人、三级代理人……又上级代理人管理下级代理人,分层包干代理,这是中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从而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这个制度看上去很非常漂亮,皇帝能掌握最终权力,“统而不治”——具体行政问责于宰相,日常的军队行政事项责成于太尉,御史大夫则是监察百官,很有那么点“三权分立”的韵味。
但宰相既参与中枢决策,又是行政首脑,监督各部门的执行,其实就是一级代理人。这些代理人们往往也有一个共同的想法:
你皇帝就做好皇帝,享受人生,最好别来管我们宰相的工作,放手让我们这些专业的人治理天下,一定比你治得好!
因此,宰相一点点得寸进尺向皇帝要权,这就是皇权和相权难以弥合的矛盾。
皇帝不能容忍相权过大的,如果相权大于皇权的话,那么你不再是握有相权了,而且是皇权了。皇帝为了保持皇权的安全性,自然要致力于收回权力的。
皇帝也不得不防的,宰相往往是皇帝精神的传达者和直接执行者。在他们身边有许多追随者,大都是为了升官的巴结者。宰相的个人人品加上这足以颠覆国家的反动势力,皇权则岌岌可危。
正因为如此,皇帝和宰相之间的权力拉锯一直存在,收不回也要把宰相的权力打打散,由一人独任,改为几人分掌,因此,相权一直处于分化、重组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相权只能越来越小。
说到底是人的权力欲和皇权的先天优势决定相权长不大只会萎缩。
二、相权的盛衰
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人作为皇帝的助手,丞相为百官之长,代理行政权;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同时制约下丞相,代理监察权;太尉是全国最高的武官,代理军事权,三分其权,分人代理,最终决定权还是在皇帝手中的。皇帝留给自己的权力,大约有三部分:一是高级官吏的任命权;二是遇到国家大事,召集“廷议”,与高级官员商定对策;三是调动军队的权力。
可是,这时候“三公”中,丞相的权力还是很大,成为百官之长,皇帝的发号施令受到了丞相的约束。
汉袭秦制,西汉初年,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大体上有一个分工的,国家元首是皇帝,政府首脑是宰相,皇帝所在曰宫,宰相所在曰府,皇宫相府各司其职。
皇帝代表国家的统一和主权,有如董事长;宰相负责行政、军事、监察的具体事务,有如总经理。这原本是帝国时代最好的制度,却被汉武帝破坏,汉武帝觉得皇权要被相权架空,于是就千方百计地架空丞相。
汉武帝刘彻的办法很简单,是你不是很能吗?那我不用你了,要用也用些出身单薄的人,最好是我用别人!汉武帝外朝官不用,直接用内廷官员,把丞相相架空,然后找个借口再把丞相或撤或关或杀,要不逼着你自杀!
所以汉武时代的丞相善终者不多,以至公孙贺听说自己被任命为丞相吓得直哭,在强势君主面前,丞相不是人干的!
汉武帝此举,内廷官员,以大将军统之,而外廷官员以宰相统之,等于一个国家有两个政府。此例一开,后患无穷。以后只要皇帝强势,就会破坏制度,侵夺相权,明的“内阁”、清的“军机”,只不过是汉武帝“内朝”的翻版。
然而,汉武帝另设“内朝”还只是一个公司任命了两个总经理,明清两代的做法,却是皇帝一个人既当董事长,又当总经理。
汉武帝倚重内廷的做法逐步为后世沿用,以至到东汉之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被架空的宰相们逐渐成为就这样丢掉了实权,而内廷的尚书门下等逐渐取代了丞相,成为新的实权机构。
当然,千防万防还是无法防止个人能力超强的权相出现,从曹操到杨坚,都是由相权大于君权,最终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不是自己取而代之,就是自己儿子取而代之的。
因此,相权大于君权,就不是相权了。
于是,到了隋唐时期,就得防止出现与皇帝只有一步遥的人,于是出现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同为宰相,执行、决策、审核分开,相权就被“一分为三”了,从此相互牵制,皇权无疑得到了有效的加强。
宋朝是中国历代的细腰,宋代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合称宰执,又设枢密使、三司使,相权就由一个“集体”来承担,也就是“独相”从“三相”变为“群相”,这就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不妨就以宋代为例,宋朝的君主当然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最高的权威,不过从宋真宗朝开始,宋代出现了君权象征化的趋势,并渐渐形成了君主“统而不治”的惯例。
具体的治理权归宰相机构执掌,不是单单一人。
宋代的宰相机构包括中书门下(宋神宗“元丰改制”后为三省)、枢密院,时称“二府”。宋人又习惯将副宰相“参知政事”与枢密院长官“知枢密院事”通称为“执政”,又跟宰相合称为“宰执”,是为整个执政集团,慢慢地又分离出财政权的“三司”。
宋代宰执团队的议事、决策机构为“都堂会议”——这是大宋的权力中枢。
“祖宗朝(宋太祖、宋太宗),宰相、执政员数稍多,每有所施设,必都堂聚议,参订可否而行之。”若都堂会议未能达成共识,可付百官集议,“朝廷有疑事,则集官议定以奏”。那些达成共识、需要形成诏令的事项,则进呈君主,奏请下诏,君主名义上虽有否决大权,但通常都依宰相之议而行。
君主制下,最大的权力莫过于制诏了。
诏书名义上皆出自君主,但实际上,诏书表达的通常是政府而非君主自己的意志。宋代的诏书大致有两种,一是宰执进呈、君主认可的意见;一是君主直接的授意。不管是哪一种旨意,诏书的起草、颁发,原则上都需要经过宰执机构,所谓“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非经二府者,不得施行”。
分权没有分立,权力最终还是在盖章的那个人手中!
宋朝的相权分化,其实主要是行政权的扩大分化,扩大化也是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需要各司其职。因为国家要管理的事情越来越多,日常事务只能分层负责,并依然程式化的方式处理。宋朝积贫积弱,因此财政、军事这两大部门的事务越来越多,自然会在行政系统中越来越处于突出地位,于是形成了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并存了。
这时,宰相所需要决定的事,就只剩下军国大事、高级官吏的任免和新出现的重大事务,而这些都是需要经过皇帝批准的,宰相已经逐渐变得多余了。
于是,皇帝就踢开了宰相,从幕后跑到前面,通过众多的决策环节和复杂的决策程序把决策权分散于九卿、内阁、司礼监等部门,而由皇帝总其成了。
到了明朝,朱元璋就来了一窝端,直接废丞相,皇帝接管了六部,皇权就进一步强化了。
朱元璋为什么废相?
其实关键的是,从秦汉开始,宰相事权一直在下移,行政各部门权力一直扩大,最终的必然结果就是站在皇帝与行政各部门之间的宰相没有存在的必要。
当然也是历史原因,有“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在制度上,其实明朝不少沿袭元朝的,但做了一些手术性大修复:
比如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原因很简单,元朝出现可以把皇帝当空气的权相。
比如朱元璋对老百姓进行严密的控制,原因也不复杂,元朝采取“放羊式”管理。
朱元璋废丞相,大权小权一把抓,个人能力超强,能以老农精耕细作自己土地的姿势来管理国家,天天早起晚睡地批折子,绝对是皇帝中劳模中的战斗机,而且看谁不顺眼就砍了谁,确实皇权之大,空前绝后。
朱元璋满以为自己给朱家子孙后代留下个好制度,就可以千秋万代地传下去了。
但即便如此,那又能怎么样呢?
以中国之大,皇帝从专制走向了独裁,其实也并不是最佳的治理模式。
你想想这个场景,矛盾都交到皇帝那里,大家都等着皇帝来拍板决定,于是,皇帝眼前就是一帮人开始撕逼,皇帝你这个不行啊!皇帝他那个也不是行啊!甚至还管起皇帝的个人生活来,你要像个皇帝啊!也就是说,原来一些“代理人”可以承担一点唾沫星子的,结果呢,口水都可以淹死皇帝了!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皇帝个人能力强,那么一顺百顺,国势蒸蒸日上;一旦皇帝个人能力差,那么一挫百挫,国势山河日下,也就是整个帝国的命运就是系于皇帝一身了。
想想大明王朝的崇祯朝,看上去帝座上就端坐着一头猪,整个官僚阶层纷纷就向这头猪看齐,个个都猪里猪气的,问题是这头猪一直在自作死,于是下面的猪都互相拱起来,最终拱掉了朱家的天下。
其实,如果权力体系十分完善的话,那么皇帝变成猪也没关系,至少大致可以维持下去,但是这头猪拼命作大死,那么自作孽就不可活。可以这么说,大明朝就是被这头叫崇祯的猪给作死了。
乱作为的皇帝比不作为的皇帝更可怕!因为在这种权力架构之下,皇帝乱作为是无人可以阻止的!
明朝皇帝不作为,恰恰还能官僚集团发挥点集思广益的作用,当然也让一些有能力的人承担起宰相的作用。让朱元璋万万没想到的,他亲手定下的“去宰”机制,到最后反倒养肥了一批权力更大的文臣(大学士)!
明朝是内阁制产生了一个庞大的“文官集团”,后来文官集团和皇帝也是冲突不断,这其实可以看作皇权相权冲突的延伸。
事实上,明朝懒皇帝恰恰是能让大明政权运作起来的。原因也非常简单,皇帝吃不了苦,一开始找宦官来帮忙,后来又找文官来帮忙。于是,帮着帮着,就是出现新的“宰相”的替代品,文官中的内阁首辅成为“外相”,而宦官中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内相”。
为什么会这样,说起来还是朱元璋种下的因。
话说朱元璋诛胡惟庸,大权归六部,后设内阁大学士。这些大学士们就是皇帝的顾问,充当秘书的角色,刚开始没有资格议政的,但到嘉靖皇帝时,他是出奇懒的皇帝,谁执掌内阁谁就是老大,于是,首席大学士(首辅)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了。
但到那时,内阁写好东西还是需要跑到皇帝那里盖个萝卜章的。
而这个萝卜章又恰恰掌握在司礼监掌印太监那里。如果皇帝懒一点或嫩一点,又十分信任那个掌印太监的话,那么搞定掌印太监后,首辅基本上可以把皇帝放在一边,放手自己干了。
内阁首辅张居正跟掌印太监冯保“哥俩好啊,一口闷”,完全代理起君权了。正因为如此,张居正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吾非相,乃摄也”。不过,张居正也算治世有方,创考成法,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治黄整淮,修整边防,功在社稷,名垂后世,主政十年,救了明王朝,而得“救时宰相”之称。
张居正能有所成就,原因很简单,由于中国的皇帝是靠血脉传承的,其能力不一定能匹配其权力的野心,因此需要丞相来代替君主行使部分权力的。
到清代又更进了一步,皇权彻底处于(制度设计上)顶峰,“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模式到清朝就算基本完蛋了。然而,盛极必衰,这也正是帝制走向消亡的时候。毕竟皇权的加强一直是以相权和地方权力的削减为代价的。
上篇《问祖》——祖先的走来的足迹:
1、“出非洲记”
2、“入亚欧记”
3、“进中国记”
正篇《脉络》——历史脉络很粗很黑:
1、禅让密码——尧舜禅位的血腥游戏
2、马肝有毒——汤武革命的历史隐义
3、一把尿壶——生于不义的东周
4、百家争鸣——诸侯争霸的伴奏曲
5、秦汉帝国——古典华夏之形成【上】
秦汉帝国——古典华夏之形成【下】
6、以武立国—可以下酒的汉家雄风【上】
以武立国—可以下酒的汉家雄风【下】
7、乱世迷药——自食药丸的司马晋朝
8、士族凶猛,皇权的敌人和盟友
9、子宫的黑暗——五胡乱华
10、隋唐帝国,华夏的黄金时代
11、藩镇割据,唐王朝的养蛊之道
12、华夏弱腰,大宋姓怂【上】
华夏弱腰,大宋姓怂【下】
13、 “党争”之祸,司马光砸缸
14、王安石变法,变法流为变法子
15、元明清,断裂性、继承性和统一性
16、雪泥鸿瓜,不一样的元朝
17、大明劫,最大劫数还是皇帝
18、特务政治——明朝厂卫制度
19、白垩纪恐龙,失道者清朝
20、清文字狱,民族基因性退化
正篇《面相》——历史面相很厚很黑:
1、皇权政治,走向孤独的皇帝
书名暂定为《踪迹:中华的来龙去脉》,计划写作30万字,日更5000字左右,欢迎个人和机构友情资助。
欢迎不吝打赏,右下点赞、右上点分享
都是对观鉴号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