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彭凯平:疫情伤害最大的是年轻人

最近又一个专家火了,他就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他通过温文尔雅的表达,让我们意识到疫情影响最大的其实是还在学校的年轻人。

彭凯平教授指出,疫情对于我们下一代的影响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大很多,因为疫情会让他们对于生命无感受,不知道活着要干什么。没有疫情的时候,我们知道活着需要学习、成长、陪伴、郊游等,现在好像什么都做不了,生命的意义感下降比较多。我们看到的是经济生活、事业、职业等受到伤害,其实伤害最大的应该是我们的年轻人。他们的青春,有三年在疫情当中度过,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悲剧。

彭凯平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呢?因为彭凯平教授及团队携手新华社在去年给全国30多万的中小学生开展了心理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心理问题上的焦虑、抑郁、情绪失控等问题都出现了明显上升的情况。

因此,家里有学生的一定要特别注意他们的情绪状态,疫情的存在让他们本该青春洋溢的年纪,不得不束手束脚。

假设你家现在有一个高三的学生,这意味着他们的高一上学期刚结束,疫情就来了,就这样在不断开学、停学、网课之中度过。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疫情还没有结束,这种影响是无形的,也是深远的。

网友也对于彭凯平教授的发言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哎,难得的良知专家!

别说疫情会让青少年感觉压抑了,疫情让我们这些成年人也会感觉无比压抑,除了生意和职业上的影响之外,它对我们的生活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举个例子,当我们感觉身心疲惫的时候,可能会带着家人到海边度个假,也有可能找个安静的地方让内心再次充满电。可是疫情以来,我们几乎哪里都去不了,特别是家里有孩子的,只要出过市就需要向学校报告,大概率需要在家隔离3天或者7天。

如果成年人在事业上再遭遇一点挫折,打击也是不可忽视的。

不管我们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创业者,如果感觉到了较大的压力,彭凯平教授建议我们通过以下两个步骤来提高我们的心理韧性。

第一步,深呼吸、闻香、倾诉、写作、运动、抚摸自己的檀中穴等,这些行为都可以让我们从负面的情绪当中超越、超脱;

第二步,要有“熬得住,扛得下”的坚守能力。这是一种需要意志力来迁移的能力。意志力该怎么锻炼呢?

从小事做起,训练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比如说:让自己坚持上课、坚持抬头挺胸、坚持做体育锻炼等等。

人在遇到不太顺的事情时,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找个事情来做,做什么都不重要,只要去做就会起到减压的作用,比如:洗个澡、拖个地、唱歌跳舞,甚至是大喊大叫。

在听到彭凯平教授的建议之后,我感觉自己还是挺欣慰的,因为我无意中做到了很多教授建议我们做的事情。在疫情到来之前,我个人每周都会到健身房健身5天时间,每次健身1个半小时。可是疫情到来之后,健身房总是关门。我的健身计划也就搁浅了。

可是在停止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自己也总是会感受到莫名的压力,情绪也有一点点不平稳。为了克制自己内心的这种躁动,我就将自己的办公室打造成了健身房,买了哑铃、动感单车、瑜伽垫、跳绳等十多种健身器材,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雷打不动健身1个半小时左右。

除了健身之外,每天至少看两个小时最新出来的商业类书籍,用来提升自己的咨询能力,学习最新的商业思维。

只有这些动作做完之后,我才会开始一天正常的工作。不管是写作还是接受客户的咨询,发现思路都会特别清晰,并不会感觉压力山大了。有时候客户想要的方案,我只需要一个下午就可以做出来,整个人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因此,我特别建议大家可以通过运动来锻炼身体和释放压力。如果业余时间比较多的,可以再强迫自己强制养成看书的习惯。如果自己已经财务自由,那么看什么书都可以。如果想要快速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那么多看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书籍,过来人会告诉你该怎样处理工作中的各种困难。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资本思维与创新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淘汰的产品和过时的商业模式,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上。

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创新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