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11日讯(编辑 史正丞)随着全球顶级金融机构纷纷在AI领域取得进展,银行高管们看着新一代生产力陷入了沉思:对于等级森严、几十年来变化不大的华尔街而言,AI的大规模应用究竟意味着什么。
其中一个深刻且难以避免的问题是:现在还需要每年招那么多初级分析师么?
“成功银行家”的坎坷路面临巨变
过去几十年里,多数大学毕业生要成为真正的“华尔街银行家”,大致上走的是相同的路:先努力上一个好学校/MBA项目,然后从成千上万人中脱颖而出,争取每家大型银行一年百来个招新名额。
这些初级分析师们拿到10万美元(不包含奖金)的年薪,大概要坚持两年左右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熬夜制作PPT、捣鼓Excel表格,精心撰写可能没有多少人会认真看的精美金融文件。总而言之,大多数都是消耗时间的苦力活。
如果能熬过这段时间,他们会有机会晋身为经理(associate)——带着手下的分析师干苦力活,之后才是主管、董事总经理这类开始接触“撮合业务”的职务。总而言之,只有少数人才能踏过这根独木桥,成为巨型金融财团里执掌一个部门的“高级银行家”。
然而,AI时代带来的问题是,原来这些分析师需要彻夜做的事情,现在只要几秒钟就能完成。这也使得华尔街顶级投行们开始对“初级银行家的需求”感到迷茫。美国银行CEO莫伊尼汉去年底曾透露,AI技术已经能让公司少雇佣一些人了。
举例而言,德意志银行正在将大量的财务数据上传到人工智能工具中,从而实现“即时回答上市公司问题”的工具,并创建给客户的财务改进措施摘要——这也是银行的营收业务。
摩根大通的投行联席负责人Jay Horine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能使我们在10秒钟内完成原本需要10个小时的任务,他希望“这项工具能使得工作变得更有趣”。Horine也介绍称,他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识别适合进行债券发行的客户,这也是投资银行可以从中获得百万级别费用的日常交易。
高盛已经有一个1000人的开发测试团队,主要工作包括检验AI把“语料库信息”转化成为“高盛范儿”的演示文稿。一些高管也认为,现在就是改变公司未来轨道的时刻。
据悉,高盛开发管线中还有一系列有趣的项目,包括可以将冗长PPT转化为招股书(S-1表)的工具。所有冲击IPO的公司,都需要提交这样一份复杂且充满法律术语的信披文件。对于AI来说,输出这样一份文件所需的时间连1秒钟都不要。
AI的作用不只是做PPT。纽约梅隆银行的CEO在最近的财报会议上透露,由于AI可以阅读隔夜经济数据并撰写分析报告草稿,所以这家银行的分析师可以比过去晚两个小时起床。
摩根士丹利的技术主管Michael Pizzi在今年1月的一次内部会议上透露,公司将在每一个从事的领域都引入AI,其中也包括财富管理。
技术的进步,也使得我们愈发接近那个关键问题:银行们还需要大量招聘初级分析师么?
高管们已在讨论这个问题
面对AI能在几秒钟内完成分析师数小时、乃至整个周末才能完成的工作,华尔街的一些主要银行们也在扪心自问:我们还需要那么多分析师么?
据参与讨论的知情人士透露,高盛、摩根士丹利以及一些其他的银行的高管,正在讨论能够削减新人分析师的程度。一些银行内部人士建议称,他们最多可以将初级分析师的招聘人数砍掉三分之二,原因是“这份工作不像以前那么累人了”。
横向对比,咨询公司安永的预估显示,人工智能在整个银行业中可以替代近四分之三的职员工作时间。
对于该报道,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等银行均表示,现在去评论具体的工作变动还为时过早。高盛发言人Nick Carcaterra表示,该行正在试验这项技术,短期内预计不会对新入职分析师的规模做出任何改变。
同样在本周,被视为“华尔街一哥”的杰米·戴蒙在摩根大通年度股东信中表示,人工智能可能会减少“某些工作类别或角色”。戴蒙也将这项技术产生的影响与“印刷机、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