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爱丁堡

爱丁堡城堡耸立在黑色死火山岩顶上,居高俯视爱丁堡市,这座近似黑色的城堡在市区各处都可看到,让每个来到爱丁堡的人,都会记起那部描写苏格兰人反抗英格兰暴政的电影《勇敢的心》。当你在繁华又静谧的闹市闲逛时,只要一抬头就会看到这座要塞,让你随时忆起苏格兰人的伟大抗争。这座城堡6世纪时成为皇家住所和国家行政中心,城堡既是王宫,也是军事要塞。城堡内的景点包括:圣玛格丽特礼拜堂、王宫及苏格兰国家战争博物馆等。每年八月在此举办全球军乐队分列式,更突出了爱丁堡的军事色彩,将城堡庄严雄伟的面貌在世人面前展现。

进入城堡大门后,沿山势分为三层,最下面一层是防御工事和驻军、古代炮台;第二层是皇家苏格兰卫队驻地和城堡博物馆;最上面一层是富丽堂皇的古代皇宫所在地。城堡还有神秘的地下宫殿,相传二战时伦敦战事吃紧,英国皇室曾转移到爱丁堡,皇冠就藏在城堡地宫内。

我曾分别在晴日和雨季访问爱丁堡,阴晴不同让这座古堡展现不同的面貌。阳光普照的日子里,你可以在城墙边上极目远眺,爱丁堡市风光尽收眼底。雨中爱丁堡好似收敛了高傲的面容显得谦逊低调,在雨水浸泡下,布满黑色岩石上的青苔在疯长,青绿色的苔藓好似在雨中絮絮低语,向你诉说城堡那些久远的故事。此时门前的卫兵正在换岗,雨水洗刷着他们年轻的脸庞,这延续了几百年的仪式静默肃穆庄严。进入城堡你可以听到响彻每一角落的苏格兰风笛曲,瞬间让你想起电影《泰塔尼克号》里面那如泣如诉的风笛声。我觉得风笛可能是描述凄婉心情最好的乐音了,笛音一点点渗入你的肌肤和心肺,在里面旋转萦回震荡起伏,把你的悲情全部搅起再缓缓流出。这风笛作为饱受苦难的苏格兰人的乐器,实在是上天之选。

爱丁堡城堡的磨坊山炮台最远端,是著名的一点钟炮,每天下午一点,它会准时开炮报时。

游客通常喜欢下午到爱丁堡城堡游览,主要为了观赏著名的一点钟鸣炮。你边行走边思爱丁堡,觉得这座新旧杂陈的城市实在是魅力无穷,其古古得让人沉醉。这里就像中世纪戏剧的宏伟布景,峭壁、城堡、尖塔和古典石柱历历在目。爱丁堡大学成立于1583年,是英语圈国家第六古老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富兰克林曾盛赞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可以和爱丁堡大学相提并论。18世纪这所大学曾超越牛津和剑桥,成为引领欧洲学术发展的领衔大学。在新古典主义时期,作家、艺术家、评论家聚集爱丁堡,为它赢得了“北方雅典”的美誉。其新得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是英国伦敦之外的金融中心,这里还有无数世界名店,那些奢华品的店铺遍布街区。爱丁堡也有书卷气,剧院、博物馆、画廊在这座不大的城市随处可见。著名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每年汇聚世界各地一流艺术团体,此间吸引的艺术爱好者超过本地居民。

我在古城堡墙边正在眺望城区风貌时,爱丁堡的一位朋友告诉我,爱丁堡也是著名的文学之乡,你知道哪位作家是爱丁堡人吗?对于爱丁堡人,在我心中记忆最深的就是李爱锐,他是苏格兰传教士的儿子,出生在天津,在爱丁堡大学毕业,曾获得奥运400米冠军,获得此殊荣后又回到天津,在一所中学任教20多年,最后在潍县日本集中营被迫害致死,以他为原型的英国电影《烈火战车》获得了奥斯卡奖。正是因为李爱锐与天津的机缘,让我对爱丁堡有一份特殊的感情。面对有关作家这个问题,我迅即在脑海里搜寻英国作家的名字,终于想起两位,一是被尊为历史小说创始人的司各特,一是有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的诗人彭斯。一想到这两位,让我对爱丁堡更添敬意!

埃里克·亨利·利迪尔,中文名李爱锐,苏格兰田径运动员,基督教新教传教士。

世界上任一景点,不论它多么诱人,总得和它道声珍重而别离,但是无论你离开它多久,它在你心中一隅刻下的印痕都会长久留存,就如同那些你学习过的科目,一遇触发的场景就会拨动你的心弦,这是“游历增长见闻,知识改变命运”的最好注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