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独居女性私房照:她们不再把性、爱和占有交织在一起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2016年,85后摄影师戴显婧

因为一段感情的结束,

开始了长达4年的独居生活,

并创作了《她在家》系列。

她独自带着相机,

走进了独居女孩们的家中拍照,

并客观记录了她们当下生活的状态。

至今,已经拍摄过30多位。

被拍摄者,大多是30+的女性,

年龄最大的47岁。

既有单身独居的女生,

也有已婚已孕的、有伴侣独居的。

戴显婧觉得,女性的家比男性的更丰富,

它藏着一个人的隐私、癖好,和所有的秘密。

近日,《奇葩说》中关于:

“我是独立女性,该不该收彩礼”的辩题,

再此引发大众关于女性话题的热议:

独立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一个女性要独立,

就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东西去证明?

戴显婧说:“选择独居的女性越来越多,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

更是一种独居精神。

只要不把性、爱和占有全部交织在一起,

女性,就能更加笃定。”

自述 | 戴显婧

编辑 | 张翔宇 责编 | 邓凯蕾

我现在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业余时间进行摄影,已经快10年了。

2016年,由于一段感情的结束,我在上海独居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工作变动,搬迁到了北京,至今已经独居生活四年了。

原来总是和别人一起住,很喜欢交流,突然开始独居是非常不适应的。于是,我试图从周围女性的身上了解她们的经历,找到女性之间的共鸣是什么。

戴显婧带着相机

进入独居女孩的家中拍摄

我开始拿着相机,走进了不同女性的家里,为每个人拍摄一张肖像。《她在家》这个项目,最初就是我对自己的一种探索。

已孕独居的女孩:眼神从迷茫到笃定

刚开始的拍摄对象,是直接找的身边的朋友。因为熟悉,共鸣感也更大。

这个女孩叫Agnes Shen,今年34岁,我和她已经认识近7年了。

戴显婧(左)和朋友Agnes(右)

2016年她怀孕了,我挺意外的,去她的家里探望,为她拍摄了一张肖像,当时她的眼神中还透着迷茫。后来得知她离婚了,独自带着孩子生活。

从2016年怀孕至今,她经历了不同的亲密关系,现在又回了到独居的状态。Agnes对我说,人生的不确定感对她而言非常珍贵,她正在试图进入一种开放的、同时又独立的状态。

Agnes Shen的独居影像

2016年摄(左)、2020年摄(右)

2020年,我回访了她。重新拍摄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眼神是非常笃定的,身体也更松弛了些。虽然搬到了新的住所,但很多曾经的物件,比如2016年桌子上的一盏灯,至今仍被她带在身边。

Agnes是我拍摄的第一个女孩。拍了她之后,让我觉得这件事很有趣,才促成了《她在家》这个项目。

把2016年和2020年,Agnes的两张照片摆在一起,我似乎看到了一位女性的成长史。

30+女性面临的困境

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快30岁了。

当时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一次看病的经历。一位中医拿到病例后,直接问了我这样的问题:你都30岁了,结婚了吗?为什么还没有结婚?......

我感到很惊讶,似乎一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都开始用年龄定义我。所以最初我给这个项目起名,叫《30岁的波动》,陆陆续续地在拍。

慢慢的,开始从朋友扩展到了更大的群体。一些人也会主动发邮件给我,想被拍摄。目前,陌生女孩的拍摄比例在30%~40%。

我拍摄的大部分女性,年龄都是30+的,最年长的是47岁。

我其实没有刻意限制年龄,也不想去消费30岁这个年龄节点。

但这个群体的女性,确实正在直面一些不可规避的现实问题:我是否要选择步入婚姻?是否要生育?是否要迎合父母对我的客观期待?周围的人是如何理解我的……

2020年,我把项目更名为《她在家》。她,意味着女性,也表达着真实美;在,其实是in或者being,是现在进行时的状态;家,是人最私密的空间。这三个字,就是这个项目想要客观表达的全部内容。

《她在家》系列,是一个群像,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独居女性。每个人的成片,大约是2~3张。最终的影像上,都会带到家里的环境,或者某个细节,用来补充女性的状态。

拍摄的时候,我会先看一下她们的居住环境,然后和她们聊天。为什么我想去家里拍?因为家是人最后的一道防线,它藏着你的隐私,你的生活习惯、你的癖好和全部秘密。

即便是进入陌生女孩的家,对于她们来说,我也是安全的,是容易信任的。同时,相比男性,女性的家里也会更琳琅满目一些。

我基本不会抓拍,拍摄都是在采访结束之后。选择几个位置,让她们以最舒服的状态站着、坐着,最真实的记录。

40+面临男友出轨,

她在学生公寓独居

拍摄的女性中,单身独居的占比是最大的。

这个女孩叫June,81年出生。她是潮汕人,当地的传统观念很重。因为没有结婚,她曾被看做是一个不正常的女生。离开老家之后,她终于不用靠拼命挣钱、相亲,向别人证明自己了。

在此之前,她长期处于一段亲密关系中。她和男朋友虽然没有领结婚证,但两人一起创业、一起生活,在June看来,是非常信任的生活伙伴。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男朋友长期出轨的证据。她开始质疑自己在他眼里,或许仅仅是一个帮他分担生活压力的人。

June没有第一时间提出分手,而是独自承受了很长时间。那段时间,她不愿意和别人见面、交流,把之前没看过的书,全部看完了,算是给了自己一个冷静期。她对我说:“看完这些书,我觉得没有那么痛苦了。”

后来她主动提出了分手。2020年初,June从广州搬到了北京,做起了一份和心理学相关的助教工作。

June在北京的新家,是一个学生公寓改造的房子。第一次拜访的时候,我非常惊讶,没想到一个40+、收入不错的中产女性,生活的空间竟是如此朴素。

房间面积不大,虽然有窗户,但也不是南北通透的户型。进门的左手边是厨房,右手边是卫生间,大厅只摆了一张床。

所有的东西,都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家里唯一的装饰,是从市场淘来的一块布,上面星星点点的,有点像梵高的风格,周围还搭了一个LED灯。傍晚,灯被打开的时候,我为她拍下了这张照片。

我从一个40岁的女性身上,看到了面对生活的无常,她仍然保持着的自信和勇敢。

带着孩子独居,

和丈夫尝试开放式的婚姻关系

非单身独居,是指女生有伴侣,但双方没有住在一起。这些独居女孩,大多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标准或要求。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陈元元,她是一位表演老师,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初次见面,她穿了一件浅色的上衣,短发,也没有化妆。

她居住的房子是朝南的,采光非常好,陈元元已经在这里住了近20年了。即便生了孩子,也没有更换新住所。

进入她的家里,我看不到任何男性的东西。哪怕一双鞋、一件衣服都没有。

我带着一点疑问和好奇,问她:你的丈夫是住在哪里的?陈元元告诉我,因为疫情,两个人已经7、8个月没有见过面了。

她的丈夫是台湾人,长期在台北生活。她一直独自带着孩子,和母亲居住在南京。对于他们来说,两地生活是一种常态。

最初她和丈夫选择婚姻,是双方的父母都希望他们能够进入婚姻状态。她记得丈夫说过一句话:你是我遇到的女生里,既不要求我,又不想彻底占有我的人。

婚后,她发现和丈夫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极其一致,既可以在事业上互相帮助,又可以在精神上沟通。

虽然已经领了结婚证,但他们都可以接受另一方自由恋爱的状态,也在尝试真正开放式的婚姻关系。在陈元元看来,婚姻并不一定要与爱挂钩。

拍摄完陈元元之后,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婚姻关系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如果你能诚实地面对自己,还能找到一个和你保持底线相似的人,是挺幸福的。

大众都误解了独居这件事

现在,独居生活的人变得越来越多,已经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

我拍了这么多的独居女孩,大部分人选择独居的原因,是她们当下没有结婚,又不想合租,或者对另一半有明确的要求。

这个女孩叫陈婧雯,34岁。她身材非常好,个子也很高,从小到大都很有异性缘,她一直想要进入结婚,却坚持宁缺毋滥的态度。

她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喝茶、写书法,甚至还是红酒达人。现在,她很享受一个人独居的状态。

陈婧雯对我说:“燃烧过、经历过,就不太向外界渴求爱了。什么是结果、什么是过程,很多人都在用独居的方式体会。”

她非常在意生活中的仪式感,喜欢把玫瑰花摆在家里,我拍她的时候,会把玫瑰花带进去,摆在她的身边、放在她的肌肤上。

拍摄之前,戴显婧会先和Wenni聊天

选择独居的第二种原因是情感变化,比如男生出轨,让很多女生“被迫”走进了独居状态。

Wenni目前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为了上下班方便,她搬到了一个新房子里独居,已经2个月了。

2019年,她和在美国认识的前男友回国后,开始了同居生活。晚上起床上卫生间时,发现他还有另外一部手机,并发现了他出轨的照片和记录。Wenni当时觉得,自己从脚底一直发麻到了头顶。

当天晚上,她就从同居的房子里搬了出来,在酒店住了三天后,一个人搬了家,开始了独居生活。

那段时间对她来说挺难的,每天晚上都会做噩梦,连独自下班走夜路,有人从身后路过都会被吓到。

李琛

独居的第三种原因,是出于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李琛是一名编剧,她是在爱情中比较被动的人。很担心爱人和自己想象中的样子相差太远,因此一直选择独居。

Jojo

第四种原因,是女性虽然处于恋爱状态,但不想过早进入同居的生活状态。

Jojo不喜欢自己的生活秩序被破坏。她很喜欢在房间里点蜡烛,但又不想强迫另一半接受这些,所以目前,她和男朋友没有选择同居生活。

除了看电影、追剧,她还喜欢看李佳琦的直播。她觉得李佳琦给了自己很多陪伴,又不会干预自己生活,挺好的。

《她在家》陆陆续续发布在一些平台之后,我收到了很多反馈,其中有一条评论很直接:结婚率都这么低了,你还在鼓励女性独居?

我觉得大众都误解了独居这件事,认为这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比如经济条件不允许,或者是你不合群,无法和他人长期相处……

拍摄了这么多的女孩,我发现很多人是享受独居的,因为她们对亲密关系和爱的需求,没有急切的渴望,这与每个人的原生家庭有关。

把性、爱和欲望分开,

女性的笃定感更强

床,是所有照片中都会出现的一个物件。它很私密,让你充满了想象。

一进入陈元元的家里,我就看到卧室大床的旁边,摆放着一个小床,还有两个大小不一的被褥。我便知道,她晚上会陪伴孩子一起休息。

拍照的时候,我想体现这种关系。我让她坐在床上,一边喝茶一边和我聊天。她没有看镜头,有点皱眉,侧着头低下去,影像里保留了小床的被褥,好像在和世界抗争的状态。

Linda长得很漂亮,她曾一直处于恋爱的状态中。拍摄的时候,她刚刚结束了一段亲密关系。

她搬到了一个面积很小的房子里,家里被书和衣服占满。加上采光不足,取景不太容易。

但她的状态很好,和Linda聊天的过程中,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句话是:性和爱,就像一团火,随时可以熄灭,但爱是更广阔的一种能力。

我最终决定站在床上俯拍她,她的头发散落在书的前面,包括她的眼神,就是当下的状态:不再在情感上依靠他人,只靠自己,对她来说,是非常有力量的。

我遇到过很多感情上暂时被困的女生,我觉得,当女性不再把性、爱、欲望和占有,全部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她的笃定感是更强的,也更能自洽。

女性独居,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

更是一种独居精神

平时一个人在家,我会看看书、练练瑜伽,或者打理一下植物。

《她在家》这个项目,陆陆续续持续4年了,都是我利用周末时间拍摄的,已经变成了我可以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影像上,每个人都没有极致的痛、极致的笑,看上去是非常平静的状态。无论她当下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我只把自己当作一个记录者。

我看到了越来越多不同年龄,和不同身份的女性背后的东西。独居,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独居精神,它意味着不依赖。

30+的女性,这个群体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不再为了父母勉强自己。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2021年初,戴显婧开始尝试拍摄母女

接下来,我希望能拍摄到更多年龄段的人,比如90后、95后,甚至是母女。

拍完每一个女生之后,我们都会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中。你也偶尔能通过朋友圈,了解她当下的生活状态。

但能让一些正在独居的,甚至想要独居的女性,正视自己内心的需求、身体的模样,觉得自己不再孤单,就是非常值得的。

图片由戴显婧提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