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市场上,上游原料企业直接与品牌签约的案例并不多,一方面需要公司有足够专业的科研研究基础,特色原料,专利产品等;另外也对原料公司本身的开放度有极高的要求。
作者 | 木 头
2020年的开年,虽然被疫情打乱各大企业开工的节奏,但随着中国经济慢慢复苏,已经有一批企业逐渐步入正轨。
4月底,国货护肤品牌三草两木做了一个特殊的发布会——“三草两木×德国德之馨联合实验室成立”的云签约直播仪式。
与德之馨签约,三草两木是看上德之馨在肌肤屏障修护板块权威的话语权,三草两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后续双方将会有更多的合作。
在中国市场上,上游原料企业直接与品牌签约的案例并不多,一方面需要公司有足够专业的科研研究基础,特色原料,专利产品等;另外也对原料公司本身的开放度有极高的要求。而随着近年来,成分党的崛起,品牌对成分的要求越来高,越来越明确,这俨然已经成为一个趋势。
据公开资料显示,德之馨集团(Symrise AG,下文简称德之馨)总部位于德国,并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业务。徳之馨是德威龙公司(成立于1919年)与H&R公司(成立于1874年)合并的一家皮肤专研机构,是全球最早提供防晒技术的企业之一,同时在修护肌肤、传统防腐剂替代以及美白和植物成分等领域居于领导地位,并为行业提供符合国际趋势的解决方案和领先技术。
据德之馨2019年财报显示:Symrise AG在2019年继续保持良好稳健增长,并实现了该年度的所有目标,销售额增长8.0%,达到34.08亿欧元。
而在充满挑战的2020年开年,德之馨在2020财年仍保持增长。在第一季度,销售额增长8.0%,达到9.171亿欧元(2019年第一季度:8.488亿欧元)。
“ Covid-19大流行证明了对全球经济的严峻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员工的灵活性和巨大的承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Symrise AG首席执行官Heinz-JürgenBertram博士说。
而说到德之馨与中国的渊源,可以从1982年说起。当年,德之馨进入中国市场,随后在上海、南通、青岛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及配方实验室。
“来到中国是一个大胆且有远见的决定。”德之馨首席执行官Dr.Heinz-Jürgen Bertram曾公开表示。
由于开年疫情的影响,德之馨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有些许波动,防晒和化妆品原料、食用香精销售额有所下滑。
但德之馨也在声明中说道:“预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会临时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导致产品组合调整。”他们还表示,目前能够保障消费者基本生活需求的许多高需求营养,个护和卫生产品正是公司的对口领域。
而针对中国市场的变化,德之馨也做出了自己的尝试和改变。
做强背书,与国货合作建立研究室
“从两年前开始,我们陆续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客户直接点特定的技术或原料,尤其是电商相关企业包括电商品牌,微商等。他们对成分要求会很明确,比如说像我们的玉肌灵Dragosine®、377等等。”德之馨相关高管在接受聚美丽采访时表示。
“当我们发现过去的很多服务满足不了新的需求时,我们会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完善自己。”
在中国市场上,成分党兴起,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成分,一批嗅觉灵敏的品牌开始在成分上下功夫;而短视频植入,直播卖货等社交传媒的大众化,则让柔性供应链悄悄普及,一些新锐品牌开始直接和原料商合作。
2019年年初,德之馨和透真达成化妆品功效性科研战略合作。
德之馨化妆品原料部(大中华区)总监梅鹤祥在现场表示:签约透真品牌之前,德之馨方面做过很多调查,透真品牌可谓是中国化妆品行业电商领域的一批黑马,对新领域、新技术特别专注。德之馨需要的就是这样重视技术、重视科研,又充满正能量的合作伙伴。此次德之馨与透真达成合作,将有助于德之馨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加速德之馨在中国化妆品领域的发展。
而后2019年3月,德之馨再次与护肤品牌WIS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敏感肌护肤的专业领域做更多协同研究。
今年疫情刚恢复的4月,德之馨又宣布和三草两木联合成立实验室。5月,双方合作的一款抗蓝光粉底液上市。据悉,这款产品除了满足妆效的需求之外,还具有 “养护”功效,是“抗蓝光精华+粉底液”的结合。而另外一款屏障修护精华,也正在积极筹备中。这款精华基于德之馨专利VIERFACH KMPLEX——四重屏障赋活技术,对肌肤屏障进行四重靶向修护,实现对肌肤屏障生态的呵护。
5月22日,Babycare与德国德之馨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皮肤科学研究、原材料联合研发、个人及婴童护理品等方面展开多维度深入合作。与此同时,Babycare与德国德之馨合作的首款婴童肌肤护理产品初生元气霜也正式推出。
疫情当前,各企业纷纷采取应急措施或者临时措施来努力维持供应链的稳定性。德之馨这种创新的做法,既为自己带来新的流量来源,也给合作伙伴带来更多产品的思路和灵感,是一场科研共产的结合示范。
南通工厂试生产,巩固香精香料巨头优势
德之馨在香精香料的优势不言而喻,其与奇华顿、IFF、芬美意并称为香精香料行业中的四大公司。
2018年4月11日,德之馨东北亚创意中心落成仪式在上海浦东金桥举行,据了解这个创意中心将为德之馨庞大的香精香料业务提供研发支持,同时也将与德之馨在全球的其他14个创意中心协同作用。
也是在这一天,投资约一亿美元的德之馨香精香料(南通)有限公司主体工程正式封顶,这个工厂将成为德之馨在中国设立的第二个也是最大的生产基地,这个基地将和上海工厂形成联动,更好地为需求快速增长中国市场服务。
今年5月,德之馨南通工厂正式开始非危化品的商业投产,这一总投资高达5000万欧元的重大项目,最终将形成年产量4.5万吨香精香料的生产能力。
“我们南通工厂的开业,表明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信心,我们正致力于服务这个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市场。当然,我们也在密切关注COVID-19疫情的发展,”首席执行官Heinz-JürgenBertram伯特伦博士就战略方针发表评论。“我们严格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制定了针对疫情的防护措施,成功保持了整个南通业务的正常运行,并按计划投入生产。我们希望能为中国的客户提供可靠且有保障的服务,共同成长。”
尽管相较于欧洲、非洲市场,一季度中国市场表现相对疲软,但从德之馨近段动作来看,仍然把中国视为重要增长点。
除了南通项目外,德之馨还在滁州新上马一个总投资2000万欧元的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未来,企业将通过区域总部这个平台,集中总部资源,充分利用总部优势,协调德之馨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德之馨在中国的业务。
关注研发趋势,精准洞察消费者
德之馨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原料上,更明显的长板在于其研发实力,且能精准洞察市场做出预判和决策。
以“微生物群”的相关研究为例。随着益生菌、益生元等以微生物为主的化妆品原料在市场中频频现身,越来越多的微生物护肤品牌被市场关注。
数据显示,2019年在谷歌网站中“microbiome”(微生物群)一词的搜索量相比前一年增长了110%。英敏特报道表示,微生物群研发的火热带动了整个英国面部护肤市场的发展。
在今年年初,聚美丽发表的《》一文中我们也指出,在微生物群的研究中,SymReboot ™L19(麦芽糖糊精和乳酸桿菌发酵物)由大型化妆品原料生产商Symrise(德之馨)研发的一种精制、且易于处理的菌类,是一种薄膜完整的有益化合物。据报道,该成分在应用在皮肤表层细胞时,可通过加速微生物群一些既定的传递动作,来增强皮肤本身防御能力并舒缓肌肤。
而早在2018年聚美丽主办的2018(第五届)中国化妆品创新大会上,梅鹤祥作为德之馨代表的演讲中,已经提到完整阐述了皮肤微生态的原理及应用。其在演讲中提到:
微生态屏障是一个比较新的提法。我们皮肤上大概有19个门,一千多种细菌。皮肤菌群主要分为三类区域:皮脂腺部位(丙酸杆菌类属、葡萄球菌属)、湿润部位(棒状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干燥部位(变形杆菌、黄杆菌纲)。微生物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
生物拮抗:抵抗外来致病菌,直接抑制微生物,维持正常菌群的平衡,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生物屏障作用:竞争粘附,形成微菌落®生物膜®定植抗力;
免疫作用:促进分泌细胞因子,诱导炎症、生成毛细血管和上皮细胞再生;
化学屏障作用:生成抑制性代谢物质,如抑菌肽,抑制其他细菌;
维持皮肤表面的弱酸性(pH4-4.5):该pH环境下,共生菌比如表皮葡萄球菌等可以生长,但临时性细菌如金葡菌不能繁殖;
营养竞争作用/营养作用。(更多内容可以戳原文链接)
除此之外,德之馨还有诸多专利原料,如Dragosine®Plus、SymVital® Age Repair等。
而现在,德之馨开始运营自己的公众号,在公众号上定期分享我们的一些思考和发现。通过这样新的分享,有吸引不少品牌找到德之馨一起策划产品。
作为全球性的企业,德之馨立足于不同的市场,发现化妆品行业新趋势,在积极推进行业发展上的贡献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