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达在“初心菜园”做义工。
4月9日,奉化区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今年78岁的徐世达正在“初心菜园”里浇水、锄草。春日,阳光明媚,气温攀升,他忙得直冒汗。
“初心菜园”面积3亩,种出来的菜供给村里老年食堂“孝膳堂”,一来为了节约老年食堂的开支,二来为了让老年人吃上放心的蔬菜。徐世达和其他几位村民经常到菜园里做义工,春去秋来,一干就是8年。
这只是徐世达做的其中一件好事。
他曾担任蒋家池头村老年协会会长15年之久。其间,他精打细算,从不乱花一分钱,还自掏腰包20多万元,为老年协会购买空调、电视机、厨房用品、桌椅等设施设备,被称为“倒贴”会长。
自掏腰包20多万元
为村老年活动室购买设备
在蒋家池头村,很多村民以种植花木为生。徐世达也是一把种植好手,最多的时候种植过十几亩花草。2005年,村里在道路两旁、河边、公园等地种起绿植后,徐世达凭借好手艺,义务负责起了绿化养护工作。
家里也有一堆农活要干,遇到忙碌的时候,他提早半小时起床,傍晚晚半小时回家吃饭,在绿植养护上不落下一个环节。在他的打理下,村里的绿化一直整整齐齐、欣欣向荣。
60岁那年,徐世达被推优入党。同时,经村党支部推荐、村里老人选举,徐世达以高票被选为蒋家池头村老年协会会长。
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提供服务,他还在那一年,考出了驾照。
2008年前后,蒋家池头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富裕,因此,村老年活动室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当。村里的老年人聚集在一起,也开展不了活动。
徐世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和家人商量后,他自掏腰包20多万元,购买了空调、电视机、厨房用品、桌椅等设施设备。村老年活动室这才有了样子,更多老年人愿意往那里聚了。
为了丰富村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他根据大家的喜好,积极组织各类文娱活动。比如,为村中老年人开办戏剧培训班,自费邀请专业老师来村里指导,为村民提供不少便利。
担任老年协会会长期间,徐世达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拉二胡。
徐世达在担任村老年协会会长的15年间,虽然自掏腰包补贴费用是常有的事,但他对于协会的集体开支,却从不马虎,算了又算,比了又比,得把钱花在“刀刃上”。蒋家池头村党支部书记陈伦说:“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很‘抠门’,事实上,他经常自掏腰包为村庄、村民办事。他很低调,做了好事也不愿意多说。”
一年四季
坚持在“初心菜园”做义工
2017年,为了解决高龄、独居老人的吃饭问题,蒋家池头村办起了老年食堂“孝膳堂”。
一开始,食堂的油、米、菜等需要自行到奉化城区的批发市场采购。徐世达自愿向村里提出,自己会开车,也有私家车,可以开车去奉化城区采购。在往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每周两至三次,徐世达开车带着老年食堂的志愿者去采购。
对于油费补贴,他再三婉拒,他表示,能够为村里老年人谋福利,他很开心,这点小事是自己应该做的。
在办老年食堂的同时,蒋家池头村开辟出了一块面积达3亩的土地,命名为“初心菜园”。徐世达又开始忙碌了,开垦、播种、浇水、施肥、锄草……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他在菜园忙碌的身影。
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徐世达在“初心菜园”忙碌的身影。
在他的影响下,村里陆续有四五位村民加入到了义务劳动队伍中,共同打理“初心菜园”。蔬菜的持续供应,也成了蒋家池头村老年食堂能持续运营的其中一个原因,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徐世达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三四年之前做过一次手术,现在搬重物、爬楼梯时会气喘吁吁。对此,家属曾多次劝他,不要再到田地里去劳动。对此,他坦言道:“到田地里做了一辈子,不做很难受。”
来源:文明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