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认识自然、管理自然,促进农食系统转型”边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
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在致辞时表示,推动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价”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黄润秋指出,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普遍受威胁的形势还在持续恶化。这其中,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他表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致力于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积极响应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TEEB)倡议,不断推进TEEB主流化。同时,广泛开展地方实践,凝聚国际协作合力。
荷兰农业、自然及食品品质部自然与氮政策部长克里斯蒂安·范德沃尔,欧盟委员会环境总署绿色外交与多边主义部门主管阿斯特丽德·施梅克,联合国环境署生物多样性和土地部门主管多琳·罗宾逊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通过视频方式致辞。
克里斯蒂安·范德沃尔指出,“即使是像荷兰这样拥有很高效的农业系统的国家,生物多样性丧失也仍是一项挑战,因此推动向更有韧性的食物系统转型非常有必要。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并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
“农业和食品系统的转型需要系统性的思考和衡量,我们应认识到影响农业和食品系统的公共和私营部门决策的真正价值和成本。”联合国环境署生物多样性和土地部门主管多琳·罗宾逊表示。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认为,要“通过更系统、全面和科学地核算农业活动对自然带来的成本和效益,促进农业和食品系统的可持续转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恢复退化的景观”。
此外,欧盟委员会环境总司绿色外交与多边主义部门主管阿斯特丽德·施梅克还介绍了欧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诸多倡议,指出转型应该涉及每一个层面和每一个个人,并特别强调要认识到女性和少数族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
边会活动吸引了多方关注与积极参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中国办公室主任周卫东就“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纳入各级政府和企业决策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发言。他强调,企业在促进自然行动和农食系统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介绍了“MakeItMandatory”商业倡议。其中,400多家企业已经签署了该倡议,支持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十年目标的落实,敦促各国领导人针对目标15采取强制性措施,要求所有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在2030年前,评估和披露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依赖性。
其他代表分别就“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框架与方法,衡量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程度”和“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纳入各级政府和企业决策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和机遇”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交流,介绍了各自在相关领域开展的工作进展,分享了中国深圳、普洱、腾冲等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应对挑战和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此次会议由中国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欧盟联合主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资本联盟承办。这一会议旨在推动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纳入相关决策过程,促进可持续农业和粮食系统转型在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是一个与联合国有紧密关联的国际机构,由200多家领先的企业首席执行官领导的全球联盟,其宗旨是促进更多的可持续商业走向更卓越的成功,从而加快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我们致力于为利益相关方、环境和社会带来最大的积极影响,帮助我们的会员企业更加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的会员企业来自各行各业和各主要经济体,总营收超过8.5万亿美元,拥有1900万名员工。
WBCSD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在纽约、伦敦、北京、新加坡、新德里设有代表处。WBCSD具有独特的定位,能够与会员企业一道,跨越价值链,为最具挑战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有效的业务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