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是第5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今天上午,浐灞生态区十五支驻村工作队参加临潼区扶贫日宣传暨“互联网+社会扶贫”推广活动,浐灞驻仁宗工作队、芋坡工作队在活动现场搭建了扶贫产品展台,向活动现场群众进行展示推广。
2018年是我市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对此,浐灞生态区立下愚公移山之志,誓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直以来,浐灞生态区坚持以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政治任务不动摇,以“12345”为核心,以“57”退出标准为目标,以“村退出户脱贫”及群众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为重点,突出“五个美丽”和“惠民项目”等工作,全面履行帮扶单位职责,在精准扶贫上出实招、办实事,取得阶段性成效。
浐灞生态区党工委书记杨六齐(右二)听取驻村队员介绍乡村特产
今年9月4日,西安市召开全市脱贫攻坚上半年暨“秋季攻坚”动员会议上,浐灞生态区被评为优秀帮扶单位。
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主任门轩赴宗任街办土桥村、芋坡村调研指导脱贫帮扶工作
那么,在脱贫攻坚的路上
浐灞铁军是如何做的呢?
今天浐灞君就带你了解一下!
凝心聚力精准帮扶
扶贫帮困启动仪式
临潼区仁宗街办、穆寨街办15个贫困村(行政村合并后为10个贫困村)是浐灞生态区的对口帮扶村。浐灞生态区派出15名处科级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和第一书记,30名党员干部专职驻村户,201名联户帮扶干部一对一帮扶201户贫困家庭。
强化组织领导深入基层
帮扶工作队联户联心遍访贫困户
临潼仁宗、穆寨两街办的致贫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因病、因残、因学、缺劳力、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等。
对此,浐灞生态区党工委书记杨六齐、管委会主任门轩等领导多次赴基层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并走访慰问临潼骊麓十五个贫困村,听取致贫原因和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探讨脱贫攻坚中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帮扶对策和措施。先后制定完善了《西安浐灞生态区2018年脱贫攻坚项目及资金计划》、《生态区脱贫攻坚激励办法》、《驻村帮扶督导调研工作制度》、《社会力量捐赠资金(物资)管理办法》、《生态区2018年常规督导方案》等规章制度,使帮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六大产业为扶贫“造血”
全国各地的扶贫经验证明,扶贫要从输血走向造血,产业扶贫是必经之路。
以仁宗村为例。浐灞驻村工作队,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因势利导,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全力打造了六大产业项目,助推精准扶贫。
发展乡村旅游
创新思维,因势利导,策划举办了精准扶贫首届骊山啤酒节暨第二届帐篷节。既为当地带来了游客,又解决了就业、农副产品销售等问题,拓宽了贫困户收入渠道。
首届骊山啤酒节暨第二届帐篷节
仁宗村“六大产业”的建立,已初步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增收难问题。让贫困户在产业“造血”中实现稳定脱贫、稳定增收。
走出大山看城市
所谓“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智”,要想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就得现帮助贫困群众转变观念意识,改变生活方式,提升文明程度。
十五个驻村工作队先后开展了“访穷亲·看变化——联户联心一家亲”等系列活动。
贫困家庭代表齐聚浐灞
九月,扶贫工作队通过“扶贫扶智扶志”宣讲团、道德大讲堂和入户宣传等形式,为201户贫困户进行了宣传教育,交流引导,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八月,工作队邀请201户贫困家庭代表齐聚浐灞,让他们走出大山看城市,走进城建博物馆、驻足世博园,邀请贫困儿童参加体育夏令营等活动,化解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树立树立“脱贫光荣”导向。
10月17日,临潼区扶贫日宣传暨“互联网+社会扶贫”推广活动现场
此外,帮扶干部还带着家属、亲朋好友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结对认亲,来家做客。加强和贫困群众的密切联系,坚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斗志和信心。这些所有的举措和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贫困群众的一致认可。
浐灞生态区
在“户脱贫村退出”的关键阶段
浐灞铁军真正树立了
“等不起”的紧迫感
“慢不得”的危机感
“坐不住”的责任感
“用心、用情、用力”帮扶贫困户
打赢这场硬仗,浐灞铁军,势在必行!
”
浐灞生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