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镇位于定远县东南30公里处,东与界牌、北与仓镇、西与二龙相连,南与肥东县接壤,正在建设的明巢高速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82.6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1个社区,186个村民组,总人口27677。
全镇耕地85600亩,以农为主,粮食主产为稻、麦兼种山芋、豆类等,经济作物有油菜、 花生、棉花等;水产养殖以龙虾、甲鱼为主。
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大桥镇认真做好新时代农村发展各项工作,以产业兴旺为突破口,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以生态宜居为目标,打造美丽新家园;以乡风文明为抓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治理有效为前提,提升政府满意度;以生活富裕为根本,决战脱贫摘帽,不断提高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确保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
“徽式”肖岗 生态宜居
大桥镇肖岗村安子中心村位于定远县大桥镇东北,与界牌集镇泗洲庙村相邻,是古安集所在地,隶属肖岗行政村。
如果单单只看房子,城市和乡村的差距在安子中心村并不十分明显。一栋栋徽式建筑有致地排列着,里面配备了独立的卫生间、厨房,室内有精致的装修,还有一个宽敞的院子,大部分农家选择在院里搭一个棚,用于屯粮。
村里的水泥路直通每家每户。路两边除了村民们晒的稻谷、棉花,很少看到垃圾。一位正在家门口翻稻的阿姨看到采风团一行人走过,自顾自地说了一句“是来检查卫生的吧”。
走进村民张青松家,女主人热情地招待了采风团一行,给大家介绍着家中的情况,说着这两年的变化,即使不仔细听说话的内容,也能从她的表情中得知他们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
张青松家是一栋二层楼房,面积116个平方。楼下一厅一厨一室,楼上两室一卫,还有个很大的阳台,封起来就是个阳光房。客厅的墙上挂着张青松一家人的合照,从照片可以得知,他有两个漂亮的女儿和一个帅气的儿子,家里一共5口人,这样的房子正适合他家的情况。
据张青松的妻子介绍,她家是因为村里引进了养猪产业,土地被流转而拆迁安置到现在的房子里的。
2016年12月18日,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肖岗村建设生猪养殖基地,项目流转用地面积2552亩,涉及拆迁9个村民组,搬迁群众175户585人,安置群众102户382人。结合温氏养殖项目拆迁户的安置,大桥镇党委政府决定规划建设安子中心村示范点。工程规划从2017年2月份正式启动,2017年7月开始施工建设,中心村安置房分为三种类型:老年房(51.37㎡)、中套二层楼房(116.4㎡)、大套二层楼房(131.9㎡)。
张青松家分到的就是这中套二层楼房。这些房子除了需要自己花钱装修,村民们并不需要多出一分钱。
据大桥镇崔书记介绍,中心村内部建有水泥道路、为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公共厕所、乡村大舞台、篮球场、停车场、游园、亮化、绿化、安置房附属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配套的幼儿园、集贸市场、农机大院、邻里中心等将于2021年6月底前建成。
文明实践 移风易俗
从张青松家步行约3分钟,即可到达大桥镇肖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站内设有三室一家、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股份经济合作社办公室、党建工作室等多个办公室,为村民提供全方面服务举措,提高村民生活满意度。
据悉,大桥镇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科学理论、宣讲党的政策、培育核心价值、丰富乡村文化、建设乡风文明”为主要内容,结合群众需求充分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阵地建设方面,大桥镇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志愿服务大队,各村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志愿服务分队,镇各职能部门成立了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以及科技、教育、扶贫、理论宣讲等志愿服务小队。
环境建设方面,大桥镇一以贯之地坚持“红色大桥,生态水湾”发展理念,全域推进“五清一改”环境整治。庄重典雅的大桥集镇建成区、整洁壮观的安子中心村和义和中心村美丽乡村示范点、秀美自然的草坝张环境整治点等焕发新姿,人民公园、东城公园、中原局旧址、军事博览园等胜景云集。
文化建设方面,大桥镇通过不断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水平,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出门受教育,文明带回家”,丰富活跃乡村文化生活,持续改善移风易俗,建立良好社会风尚。
红色大桥 生态水湾
近年来,大桥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扣“红色大桥,生态水湾”这个发展主题,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积极借鉴江浙经验,同时结合本镇历史文化悠久、红色资源丰富的特点,着力打造古今融合、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历史红色文化名镇。
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位于定远县大桥镇三官村湾杨村民组,三面环河,是半岛弧形的偏僻村庄,原河道上架设吊桥一座,易守难攻。1940年2月,刘少奇在该村主持召开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提出了开展反摩擦斗争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新四军的壮大和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9年初,大桥镇恢复重建了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占地3000平方米,房屋基本按原状重建,为清一色的青砖小瓦徽派建筑,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整个展览馆分“序”、“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烽火重起”、“功荫千秋”、“影视”六个展厅。展览主题以刘少奇同志在皖东为主线,再现了参加中原局三次会议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生活、战斗片断,以彰显他们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现旧址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
2016年结合大桥镇建成区规划,大桥镇新建游客接待中心、中原局五大委员雕像和停车场等。
2019年,在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周边又开始建设大桥攻坚战纪念园,涉及军事博览园、攻占石板桥场景再现、大桥老街旧时生活场景再现、河道堤岸治理等,同时还原战时的堡垒与战壕,以红色旅游为基础,结合农家乐体验为辅助,带动全镇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皖东红色旅游经典之作。
“环境就是民生,生态就是美丽,安居就是幸福”。接下来,大桥镇将继续秉持“民生为先,发展为要,生态为上”和谐发展理念,拓宽、扮美、走稳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