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最新评中国:非敌非友!他到底有什么情绪?

乌克兰和平峰会结束,中国未派代表出席。峰会成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高光时刻。

他在会后的记者会上,针对中国做了一番评价,“我相信中国可以帮助乌克兰,我非常希望中方能参与对话并提出建议。乌克兰从未说过中国是我们的敌人,也希望中国成为乌克兰的朋友。我总是说,乌克兰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普京,因为正是他攻击了我们。至于朋友,我认为朋友就是在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的人。我希望中国成为乌克兰的朋友”。

这是在有记者问中乌关系时做的回应,并不是泽连斯基主动要对中国做一个敌友判断。也就是说,他并不是要有意切割与中国的关系,也不是要给一个大大的拥抱。但还是能隐隐感觉到泽连斯基有情绪。

在他的定义中,中国不是乌克兰敌人,离朋友还有距离,只要中国帮助乌克兰,就有可能成为朋友。所以,他认为中国属于“非敌非友”的状态。

怎样才能成为乌克兰的朋友?按照泽连斯基的定义,要看能提供什么 “帮助”。

首先,中国帮助过乌克兰。如果从物质上说,俄乌冲突后,中国曾向乌克兰提供过不止一批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用于帮助解决乌国内流离失所者等民众的需求。

中国提供的帮助更有价值的是在道义层面上。中国在去年就提出了和平计划,欧亚事务特别代表也两次穿梭访问俄乌等国,展开斡旋,提出过反对使用核武器和生化武器,避免出现核危机,反对武装攻击核电站等和平核设施,遵守核安全公约等国际法等具体主张。主动限制了军民两用品出口。这些可不是帮某一边说话,值得乌克兰人细细体会。

中国没有袖手旁观,更没有从中渔利,帮助的目标是给和谈铺路。虽然和平计划截至目前还没有开花结果,但凡事不可太短视,不可太急功近利。中国人讲人间正道是沧桑。

如果泽连斯基认为,只有提供武器才叫所谓的帮助,对中国不参加这个名不副实的瑞士和平会议耿耿于怀,心怀不满,甚至寄希望中国去劝服普京撤军,把顿巴斯等土地吐出来。泽连斯基定义的帮助,实事求是讲,难实现。

中国最大的筹码和潜在资本在于不是这场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这种超然地位让中国有机会成为“和平制造者”。

如果泽连斯基看不清这些,只是从对抗角度理解“帮助”,那就是陷入一种“援助综合征”,误以为足够军援就能解决问题。到时候就算军援足够,乌克兰人恐怕都不够。

从停火止战到和平,最大最强的动力来自于内生动力,自己渴望安定才是真需要,双方都不想停手,硬要去拆架,中国话叫吃力不讨好,反惹一身骚。没打够,就永远不知道和平的价值。当和事佬也看火候。

中国成功斡旋沙特与伊朗握手言和,也是在双方已有多轮和谈的基础之上,锦上添花,成人之美。

对中国来说,更值得关注的并不是他以什么角度看待敌友,而是如何化解乌克兰长期被利用,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格局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一样。

客观上,泽连斯基不能强迫中国选边站队去做不仁不义的事,更不能勉为其难或道德绑架。如果他对帮助的定义过于功利或短视,对中国的评价就流于一种没有价值的情绪宣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