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供应链危情时刻:“餐饮业不恢复,怎么做都是亏!”

“多停留一天,一个集装箱港口费用1000多元,多的时候我们公司积压了500多个集装箱,一天的成本就增加了大几十万。”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内参君。

根据进口供应商们的保守估计,目前国内白虾库存12万吨、牛肉库存60万吨.......

疫情期间,疯狂清库存成为了他们的经营主题。

甚至有白虾供应商表示:“怎么做都是亏,惨不忍睹。”

同时,也有更多供应商投入C端,做电商、做品牌。

积货:12万吨白虾、60万吨牛肉

年初,新冠疫情在国内爆发,进口供应链陷入了将近两个月的低谷期。

“那段时间基本上没有出货,都压在冷库了。”国内某主营肉类供应链的外贸负责人李林说道,“当时还没有复工复产,港口运输不通畅,港口冷库爆满,没有地方入库。因此,报关延误,货品积压。”

压货的同时,港口费用骤增。

“多停留一天,一个集装箱港口费用1000多元,多的时候我们公司积压了500多个集装箱,一天的成本就增加了大几十万。”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内参君。

“上游压货,下游缺货。一般春节期间餐饮商家消耗量大,节后都会进行补仓。今年过节因为疫情影响,消耗锐减,但一些餐饮门店节后补仓的规律也是照旧进行。”李林说道。

故此,引发了一波短暂的涨价潮。“海外供应商也对后期中国市场保持信心,借助这波小行情,价格开始回升。”李林说道。

此时的巴西,因为中国的进口,稳住了牛肉的产量。据Agrifatto数据,没有获批向中国进口的工厂,4月份的屠宰量环比下降了42%,而那些获批了向中国进口的工厂,4月份的屠宰量只下滑了8%。

在巴西本地,由于此前犊牛的宰杀量偏高,也进一步诱发了价格的上涨。不止巴西,随着海外疫情爆发,全球多地供应链产量、产能在下降,也导致了生产成本的提高。

三月中旬,这波毫无支撑的涨价潮很快落下来了,价格一路下跌。

“但我们低估了国内疫情对消费的影响。目前看消费仍然在缓慢恢复,速度远远赶不上持续到港货物的速度,导致库存越积越多。有行业机构推测全国牛肉的库存约60-70万吨。”

李林提到,“行情下行情况下,国内进口商手中的货如果没有及时流通起来,其自身的资金压力非常大。有些公司在特别需要资金的时候,只能低价出货,造成了市场的进一步混乱。”

海鲜比肉类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

“冻品海鲜的积货从去年就屯下了”。进口海鲜供应商秦风告诉内参君,根据他们的市场统计,目前国内大概屯着5-6千个集装箱,算下来有12-13万吨冻品白虾。

去库存:狂降价、做电商

在国内消费逐步复苏的三、四月份,进口供应商们正在集体去库存。

去库存有两个方法:一是价格让利;二是开辟新的销售渠道。

冻品白虾的价格下跌尤为明显。“2月份开始,价格一跌再跌,销量也明显下滑。”秦风说。

“冻虾八成以上是供给餐馆,餐饮业不恢复,还会一直跌。”秦风说:“我了解的情况是,在电商平台卖的销量都不好。”

虽然冻品白虾有两年的保质期,但供应商们也经不住冷库庞大的租金压力。“怎么做都是亏。”因为大部分进口商都是以预付款和首付款的形式购买产品,现在不得不套现付尾款。

专注鱼类的首育供应链同样在春节前备下了大量的巴沙鱼,清库存成为了年后的主要任务。一方面,面向原来的B端企业给出九折的优惠,另一方面首育供应链从今年2月开始试水新零售业务,面向C端推出飞鱼客品牌。

“在春节的时候,我们估计疫情不是短期的行为,在二月初,我们就开始启动设计,上线产品。2月份很多工厂停工,真正上线的时间3月底。”飞鱼客品牌负责人段徳超说道。

4月中旬左右,首育供应链的库存已经清得差不多,流通速度也逐渐趋向正常。不过疫情也让段徳超意识到做好C端的重要性,不仅是拓宽了销售渠道,也有利于做好品牌化。

此后,首育供应链决定持续发力C端。为了继续推广品牌,飞鱼客在618做足了折扣,以成本价出售。段徳超告诉内参君,618共卖出去50多万件产品。

北京泓睿旗下品牌帕尔司也是走了这一条路。由于帕尔司从2017年就开始布局C端的零售业务,在1月底武汉爆发疫情后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加工类、餐厅的客户需求减少,但C端消费需求上涨。当时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渠道变窄了,集中到了商超和电商,再加上这两个渠道的供应商并不多,当时工厂停产,其他供应商需要反应时间,所以我们占领了一个先机。二三月份商超的销售额上涨比较多。这段时间,单京东这个电商平台,跟去年同期对比销售额增长了4-5倍。618期间,帕尔司在京东平台的猪肉销量第一。”

即便如此,C端的营业额与B端相比还是九牛一毛。不过在王磊看来,“单独讨论C端没有多大意义。它带来了品牌影响力,提升了公司的综合实力,提高了品牌的边际效应。合作的海外供应商对于我们自建品牌这件事还是比较认可的。”

而肉类价格的变动已经体现在C端。一位进口牛肉消费者告诉内参君,前两天她在淘宝下单购买了6片150g的新西兰原切牛排才198元,以前购买同样的产品,最便宜一片也要50元左右。

疫情反复,

“最坏的情况是停止采购”

在全球各地,疫情反复出现的情况已经是常态。近期北京新发地再次出现疫情,新发地、京深等市场被封,一夜之间三文鱼全部下架。

但凡涉及海鲜的菜单都受到了影响。段徳超表示,其合作的餐厅近期对巴沙鱼的需求量下降了30%,主要原因还是消费者不买单。

在C端,今年618的海鲜销售也受到波及。找鱼网创始人姚伯达告诉内参君,今年京东618从6月1日就开始了,顾客从这天就陆陆续续下单订货。而6月中旬北京的疫情爆发后,“退单率比较高”。根据姚伯达介绍,他们有将近70%的产品是进口水产。

近期,德国肉联厂发生聚集性感染,此前美国的泰森、史密斯菲尔德和JBS USA等肉类加工厂也出现了新冠疫情感染者,国内消费者对进口肉类的购买也更加谨慎。

由于北京新发地疫情也对当下的市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海关也加强了对进口冻鲜类动物蛋白的检疫,对于后期市场走势也未可知。

李林说:“我们正在收紧前端的采购,基于今年的消费预测,我们的贸易策略是清库存,快速流通。同时也会更加有针对性,如充分利用好工厂的市场优势,不断和终端客户合作开发新产品。”

秦风想到最坏的情况,甚至是今年停止进货。“下半年价格很难上涨,我们只希望不要再跌了。”

疫情带来行业洗牌,

进口食材仍在上坡

对于进口供应商来说,受疫情波及的海外供应链并非最大的不确定性。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反复无常,才让他们倍感担忧。

整体来看,国内进口供应链的来源仍然有保障。欧洲、澳洲等地的主产国疫情控制能力相对较强,且出口肉类、水产等在当地属于民生行业,当地会对其维持在一定的稳定状态。

短期内,国内对进口食材的需求下降。但从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市场仍然在持续增长中。

1)进口牛肉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数据,中国牛肉进口量265万吨(包含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牛肉进口量)。从全球的数据来看,中国牛肉消费占25%,而牛肉产量只占到11%,算得上是一个牛肉进口大国。

2)进口猪肉

2019年非洲猪瘟导致中国生猪产能深度下调,自中国非洲猪瘟爆发,生猪存栏量减少1.59亿头,较2018年8月减少49%。

国内产量下降的同时,进口猪肉增加。根据USDA数据,2019年欧盟冷冻猪肉出口中国数量同比增加78.1%。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进口冷冻猪肉308.24万吨。

3)进口海鲜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水海产品进口数量达444万吨,同比增长30.59%,进口金额达158.37亿美元,同比增长31.83%。

从长远来看,进口食材其实还在走一条上坡路。而疫情让这个行业进行了大洗牌,一部分企业遗憾离场,另一部分强者会更强。

而走私企业被抑制,对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海关管得更严了,那些走私的进口商停摆。走私的进口食材成本更低,但因为缺少检测环节,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以前可能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在行业更加规范了。”段徳超说。

而品牌化、加工本地化的趋势在疫情期间也更加凸显。那些更早行动起来的供应商,也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对于供应商们来说,还是需要布局线上、C端渠道,做好两手准备。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林、秦风为化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