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资源型城市转型系列丨创新转型走在前,新泰“蝶变”的实践

编者按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长新,为讲好“人不负青山”系列故事,凝聚保护生态的山东力量,未来一段时间,凤凰网山东将聚焦山东政府、企业、个人的生态“呵护行动”,尤其是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方式推动保护生态等领域,挖掘这些行动背后的故事,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贡献“智慧”,献礼党的二十大。

本期推出资源型城市转型新泰篇……

人不负青山·资源型城市转型系列丨创新转型走在前,新泰“蝶变”的实践

资源型城市转型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倚重资源快速发展的辉煌同时,往往隐藏着因资源枯竭带来的发展隐患,这是资源型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各地都在寻找可行的路径。地处鲁中腹地、泰山东麓的新泰市,曾是以煤炭等传统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工业城市,是全国60个重点采煤县(市)之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累计开采4.6亿吨煤,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发展的深入,新泰在产业结构、生态环保上的问题逐渐显现,2011年,新泰被列为第三批资源枯竭类城市。

从此,转型发展成为新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新泰多届领导班子“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接力工作。

转型启幕

新泰的命名由来久远,公元前601年建平阳城,西汉初期置县,西晋泰始年间羊祜取新甫山(莲花山)和泰山首字改县名为新泰。

后世虽几经变迁,新泰的名字仍被保留下来。现在提新泰,广为人知的是,其域内矿藏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28种,已探明的矿产22种,羊流镇雁翎关一带埋藏有太古宙时期科马提岩,是世界公认的四处藏地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新泰在文化层面也有“富矿”——和圣柳下惠、乐圣师旷、礼圣高堂生、齐国名相鲍叔牙等名载史册,新泰是沂蒙革命老区18个县市区之一,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77项,是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地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

这种文化资源和积淀为新泰资源型城市转型植入了一个文旅突破口,不过前期新泰的“高速”发展仍是依赖地下资源。

依托境内丰富的矿藏,新泰采煤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60个重点采煤县(市)之一,打造了输变电设备、汽车装备、起重机械、矿山设备、纺织服装、高端化工6大传统优势产业,新泰也一度上榜全国百强县,代表着山东在全国竞位争先。

然而,粗放的发展模式并不能持续下去,早在2011年,新泰被列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新泰全市煤炭资源可开采储量6.6亿吨,在过去的岁月里,已累计开采4.6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约2亿吨,如果以2021年新泰原煤产量607万吨计算,如果没有寻找“替代项”,枯竭变成告罄的时间并不难预测。

实际而言,无论是前几年的经济的“挤水分”,还是长时间煤炭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例如新泰翟镇由于长期采煤,全镇三分之二的耕地出现大面积沉降,都让新泰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是继续依赖传统,还是寻找替换方案?

显然,新泰做出了选择——转型发展是唯一出路,近些年的“新泰行动”也证明了这一点。

因地探索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个世界性难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需要“破釜沉舟”下定决心告别单纯“资源依赖”发展方式。

对新泰而言,找到“地上”能源代替“地下”能源,告别“一煤独大”的发展方式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近年来,新泰用实践检验转型路径,尝试将资源枯竭城市向新能源大市转变、“一煤独大”向“工业强县”转型、发展动力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换,这足以给后来者借鉴。

我们可以通过向新能源大市转变窥得新泰转型发展逻辑。

“我这一个棚大约有264块光伏板,平均一天能发200-300度电,整个园区一年能发5亿多度电,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6万吨”,在新泰翟镇光伏产业园区,道路两旁连片的光伏发电设备,以及种满了各种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大棚,成为当地一道独特而壮观的风景。

翟镇作为新泰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示范基地项目的“主战场”和“重头戏”,采取在设施农业大棚安装光伏板“农光互补”模式,利用棚顶或棚间距建设光伏电站,实施太阳能发电,实现农业种植与光伏电站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能,实现采煤沉陷区治理效益的综合提升。

人不负青山·资源型城市转型系列丨创新转型走在前,新泰“蝶变”的实践

目前,翟镇已在采煤沉陷区建起占地2.3万亩,440兆瓦的光伏产业园,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进度最快、效益最好、变废为宝的产业融合综合体,被列入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实施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示范基地项目不仅让新泰探索出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新路,还实现了“地上能源”代替“地下能源”。

目前,新泰全市建成农光互补光伏基地电站8个,总装机容量7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达8.4亿千瓦时,年均发电产值达5.5亿元,带动相关就业农民每年人均增收1.5万元,并成功入围国家能源局第二批光伏“领跑者”计划、国家首批循环经济创建示范市。

新能源大市建设是新泰摆脱传统资源依赖的一个窗口,也是新泰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代表。

自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过十余年间的不懈努力,新泰告别“一煤独大”,规模化提升六大传统优势产业,裂变升级四大新兴产业,并加速布局在线消费、人工智能等N项前端产业,着力构建“6+4+N”工业体系,建成煤电一体化、输变电设备、矿山设备制造再制造、汽车制造、起重机械、新型包材、生物医药、光电科技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发展“有解”

资源型城市转型可能要经过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阵痛”才有可能取得成效,新泰之所以能通过较短的时间扭转发展方向,正是找准了转型路径。

现在,再提新泰,外界想到的不再是那个“脸上带着煤灰”的样子,而是泰安市的工业制造业高地,这是新泰因地制宜破解资源型城市转型难题的有利成果,新泰的“有解”给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极好的参考“样本”。

“有解思维”是新泰近年来发展的一个高频词,这也是新泰推进落实创新的一个有力举措,是新泰面向未来发展的一种做大做强经济的“必不可少”。

新一届新泰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上任后,比较明显的一个发展思路是“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以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为主攻方向,全力以赴做优产业、做强企业、做大园区,让工业这个发展“脊梁”挺起来,为高质量建设“工业新泰”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抓住工业这个核心,正是新泰实现转型、跨越转型“阵痛”的“有解思维”。

例如在产业发展当中,新泰坚持“国家有需要、市场有前景、新泰有基础、社会有发展”四个原则,聚力打造“3+3”6个支撑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农产品(食品)加工和精细化工这3个传统产业,重点是通过技术改造、数字赋能,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力争让这些传统产业都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新能源及装备、新能源车辆及工程机械、光电科技,瞄准的是下一个市场风口,这是新泰未来发展和未来产业腾飞的翅膀和引擎。

再比如,今年面对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造成的影响,新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对规上工业企业、“小升规”培育企业、新竣工投产项目、科技创新型企业全部实行一名县级领导、一名属地负责人、一名主管部门联络员的“1+1+1”包保制度,通过“听、看、访、查”等方式,用“有解思维”帮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金融、用地等各种“硬骨头”540余个,有力保障了企业健康运转。

此前,新泰市委书记宋鸿鹏在分享新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五个新泰”如何推进具体工作时表示,“坚持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发展,更准确地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为核心、项目建设为重心’这个‘三心’战略。”

正是以有解思维,“有定力,抓落实”,新泰发展越发从容和自信。

今年上半年,“工业核心”——新泰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9.5%,317家重点税源企业实现工业税收10.29亿元,工业税收占比53.55%,增幅12.92%,整个工业的生产速度和效率实现同步提升,经济有了活力,发展也会有动力,转型也有了承载力。

人不负青山·资源型城市转型系列丨创新转型走在前,新泰“蝶变”的实践

华丽“蝶变”

有解思维“大抓工业、抓大工业”这条路子符合新泰实际,让新泰支柱产业得以转型升级。

可能让大多数人始料未及的是,新泰的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最高,202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49.1%,服务支撑作用明显。

这也表明,新泰的转型绝不只是在工业。

“我们将做大莲花山、见子山、墨石山、掌平洼等传统文化旅游项目,做优王芳故居、老瓜峪新泰县第一次党代会遗址、围山庄等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提升泰山百合和园、泰茶‘良心谷’、汉武汤泉等生态文化新魅力,构建全域文旅新格局。”谈到今年打算,新泰文化和旅游局负责同志干劲十足。

人不负青山·资源型城市转型系列丨创新转型走在前,新泰“蝶变”的实践

前文提及的新泰文化“富矿”配合境内独特的自然条件,再加上,近年来,新泰不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实现由“黑色煤城”向“绿色环保”转型,大力实施镇域特色亮点培育行动,打造“毛呢小镇”“光伏小镇”“玻璃小镇”“樱桃小镇”“茶叶小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小镇,这让文旅产业发展在新泰“高歌猛进”。

不止文旅,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必然会加速要素集聚,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要素保障不仅能够进一步补全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也能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空间,避免出现只服务支柱产业的要素保障。

经过整合资源,新泰重点培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

以现代物流为例,作为区域发展和人民品质生活不可或缺的业态,新泰高起点布局,高标准建设,规范化、智慧化管理运营,投资兴建了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大型专业交易市场,初步形成了四个便民消费新商圈,提高了市民的消费品质、提升了城市形象、推动了三产融合发展。

其中的“重头戏”——新泰农批市场,以智慧化的管理系统,实现农产品溯源,打造市场品牌,结合首创的组织化的经纪人队伍和创建农批电商产业平台,持续做大做强市场内农产品交易,带动本地农业种植大发展,在提升城市形象、助力城市现代化发展,打造品质菜篮子市场、守护老百姓食品安全、带动本土农副产品流通和增加财政税收就业有着重要意义。

以此为引,新泰的服务业高速发展,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被评为全国的营商环境示范县市、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全省“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县,影响更为深远的是,新泰发展空间从城乡二元向一体融合迈进。

正如宋鸿鹏所述,“把干事创业作为最大的忠诚,努力践行我们的初心使命,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如今的新泰,驱散资源枯竭的阴霾,转型发展进一步加快,实现了从资源枯竭城市向新能源大市转变、从“一煤独大”向“工业强县”转型,生态环境从“黑色煤城”向“绿色环保”提升、发展动力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换、发展空间从城乡二元向一体融合迈进的华丽“蝶变”。

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绘到底,新泰的转型发展还在继续。

新泰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了“五个新泰”建设目标,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为核心、项目建设为重心”的工作重点和“登高望远、誓争第一”的标准定位,这也意味着面向未来,新泰更多的努力在后头,而早就在历史中证明自己的新泰,自身转型的富有成效,不仅让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活力,势必也会向全省“走在前、开新局”贡献新泰力量。

凤凰网山东 刘培省

人不负青山·资源型城市转型系列丨创新转型走在前,新泰“蝶变”的实践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