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硬件其实也很简单。大学的时候学的设计,出了校门进入了后期行业,这在当时还算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但是大家都知道想做好各种炫酷的特效对于电脑要求会非常高。当时《相信品牌的力量》以及《变形金刚》的电影的制作当时都把行业进一步推高。而随着对于工作的喜爱,自己也转而开始玩起硬件DIY。这也是为了工作效率可以更高。
而当时后期特效软件一般常用的是AE这样的软件,对电脑多核处理以及内存要求非常高,内存的大小也直接关系着后期输出的速度,以及我的工作效率。经常晚上半夜在电脑前等着电脑输出也是一件非常崩溃的事情。随着这几年的硬件发展,最新的第九代处理器已经可以支持到最大128G的内存了。这也让我有机会体验更大容量内存。市场看下来,可选择的民用单根32G产品并不多,而且价格还是有蛮大差异的。为了稳定以及价格适中,毕竟剪辑主机,就先入手了一根阿斯加特(Asgard)洛极W2系列的32G DDR4 2666灯条来做测试。看看899的单根32G产品到底能买吗?体验了一段实际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印象:
阿斯加特 包装十分简洁,我买的是单根装的。黑色的包装上只有Asgard的logo。
包装背后采用开窗设计,可以直接看到产品型号。而且这条内存在质保上也是提供终身质保,以换带修的。
打开内部还有一个塑料包装,可以看到产品有灰色的散热盔甲设计,顶部白色部分支持幻彩灯光效果。
内存的参数。
灰色的内存盔甲看起来还不错,整体十分低调。
白色的灯带设计也有Asgard的logo。
安装以及灯光:
内存安装上并没有什么难度,反正插错的话也是插不进去的。
灯光效果,由于是剪辑机所以主机的其他灯光比较低调。有这样一条支持幻彩灯光的内存也感觉非常爽。
使用感受
首先娱乐大师关注一下测试配置,目前的剪辑电脑配置如下。娱乐大师测试内存得分10320。
CPU-Z查看内存,可以看到时序较高。这也就是基本告别超频了,不过对于我这样的大容量用户来讲2666也都够用了,毕竟大部分同事的还都是2400起步的内存。对有高需求的X东还有32G 3000频率的可选。
AIDA64测试内存成绩,由于是单根32G 测试其读取为21733MB/s,写入19935MB/s。延迟57.1.都算是正常水平。
日常任务管理器查看内存占用率基本很少。
AE:
作为后期剪辑特效大户来讲,没什么软件吃内存能干过AE了吧。想玩好AE一台靠谱的电脑自然没跑,多线程以及靠谱的显卡加速都会让你在特效处理的时候更加高效。但是如果想在输出的时候进一步加速,那么更大的内存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首选项设置中可以看到内存的分配情况,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调整。默认像是AE、PR这类软件会占用系统内存总大小的70%。
选取了同一个AE工程模板文件输出,实际看到在输出到35%左右时,内存基本被占满。该工程文件的输出时间为7分左右。
为对比测试,选择了两根8G 3200MHz做对比,时间看到输出时间为10分钟左右。这组测试的16G双通道的3200MHz的AE输出时间要比单根32G 2666MHz的慢了近3分钟。虽然这个时间并不是很长,也就是30%左右的差距。但是其实我感觉快一分钟就意味着晚上少加班一分钟。这些投入都是非常值得的。
Pr以及PS
对于Adobe另一款大家比较熟悉的剪辑软件PR来讲,也是我上手的第一款剪辑软件。目前大部分剪辑工作还都是通过它来完成的,PR虽然不像是AE对内存要求那么高,但是在较多特效以及时长较长的剪辑时更高的配置自然还是非常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的办法。
Ps设置方面仅供参考吧,用的不多。实际提升远不如AE来的那么明显。
总结
经过实际体验可以看到单根32G内存在AIDA64测试的时候虽然读写不如双通道来的给力,但是在实际应用上一分大一分强的道理还是自然的,相信如果再来一条达成64G的组合速度应该会有更明显的提升。而且价格上目前像是阿斯加特的内存并不会很贵,质保方面也是和大厂一样看齐终身质保选择上也没太大后顾之忧。不同于各种游戏主机,出于后期剪辑、或者其他需要大容量内存工作的应用场景来看这样的产品性价比确实很高。
颜值以及外观方面灰色的散热盔甲以及RGB光条都让内存看上去还是很像那么回事的,如果不满意目前2666的频率的话实际也有3000频率的单根32G可选。价格上也并没有贵很多,到底如何选择,建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办了。我是考虑后期再入3根插满128G。给电脑做虚拟硬盘也是不错的体验,毕竟内存速度要远超于SSD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