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有一时之声音、一时之诉求。最近,“躺平”之声就日渐高扬。所谓“躺平”,其实就是年轻人对待“内卷”的一种消极的抗议方式。偶尔躺平固然能缓解紧张的工作情绪,也能为下一次冲刺奔跑积蓄力量,但倘若只“弛”不“张”,放纵躺平成为一种潮流,任由“躺平即正义”的噱头荼毒思想,那我们的社会还可能继续发展前行吗?“躺平即正义”这种逃避现实、自我催眠的病态心理要不得。
心病还须心药医,治理年青一代的“躺”病,最关键的要从关心关爱年轻人做起,让他们能“趟”敢“趟”。在对“躺平”心态口诛笔伐之前,我们需要明白年轻一代爱“躺”的深层原因。动辄几万一平米的高房价、高调宣扬“996”“007”是福报的企业文化、让人恐婚的“天价彩礼”……当现实的压力一股脑压在年青一代身上,我们不能冷漠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是应该帮他们排忧解难、指明道路。多给他们一些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省、自信、自强,勉励他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助力年轻人“趟平”困难,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我们要为年轻人优化奋斗环境,把年轻人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当作我们的心头事,要想办法、出实招、求真效,切实助力他们解决住房、就业、子女教育等难题,不断畅通上升渠道,搭建展示平台,争取让他们付出有回报、追求有希望,让他们能更好地轻装上阵、旗开得胜。当前,我们可以看到,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住建部提出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好青年人住房问题;“三孩政策”也提出“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这些政策既有态度,又有温度,释放着对年轻人的浓浓善意。
值得庆幸的是,躺平的年轻人只是少数,奋斗仍是时代的主流。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年轻的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而上,在与病毒短兵相接中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在长江沿线肆虐的洪水面前,年轻的人民子弟兵闻汛而动,迎难而上,抱着沙袋回答道“洪水不退,我们不撤”;在国家贫困乡村里,年轻的扶贫干部通过一棒又一棒的接力跑,带领贫困乡村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助力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实践证明,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年轻一代不仅能够“趟平”,而且能够“趟好”。
“躺平”与“趟平”,一字之差,却表现出“无为”与“能为”两种态度。从最近热播的《觉醒年代》看,在那个昏乱黑暗的年代,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先辈们承受的压力远比我们大得多,如果一有压力就要“躺平”,那么哪有如今繁荣富强的中国?是啊,也正是因为先辈们选择了“能为”, 我们现在才能享受到他们披荆斩棘之后的幸福。这种幸福应该成为一种传承,万万不能在我们手中断裂,因而我们年轻一代应该继续努力。
总之,“趟平”远比“躺平”更重要。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一时一事可能会有波动,但着眼长远依然东风浩荡。阳光总共在风雨后。只要年轻一代能“趟”敢“趟”,真抓实干、积极进取,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收获更多的惊喜和奇迹。